魏波
摘 要:聾校學生學習英語是時代的需要,只要根據(jù)聾生實際,使用切實可行的方法,是可以學好英語的。本文著力于介紹幾種適合聾生學習英語的方法。
關鍵詞:聾校學生;手語;語言;健聽人
隨著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聾校學生不再滿足于做個普通的技工,他們在追求接受高等教育,這也決定了聾校學生必須要學習英語。
對于聾校學生而言,由于聽覺的缺失,學習漢語已經(jīng)很為難了,何況是英語呢?在此,筆者想結合自己的英語教學工作,談談我對聾校英語教學的幾點淺見。
一、要遵循語言學習規(guī)律
英語是一門語言,就當遵循語言學習的規(guī)律。從學習漢語發(fā)現(xiàn),任何語言的學習都要經(jīng)過語言的輸入、加工儲存、識別(再認)和運用(重現(xiàn))這樣幾個過程。
同理,聾生學習英語也當如此。教學中應側重于英語的理解性輸入,在大腦中儲存,在課堂和生活情境中再現(xiàn),最后在教學語言、課堂溝通以及生活中的反復出現(xiàn)已達到完全掌握和運用的目的。在教學實踐中要根據(jù)實際情況相應地突出“學中用”、“學后用”,不能拔苗助長,盲目追求即學即用。
二、激發(fā)好奇心和求知欲
1.視覺刺激
英語教學的開始,聾生會有為難情緒。怎樣解決這樣的問題呢?要抓住聾生的特點來尋找合適的方法。聾生通常對視覺的事物比較敏感,他們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就是通過視覺。那么激發(fā)好奇心就要靠視覺刺激了。在教學中,可常做小游戲——用身邊的事物,讓聾生猜事物的英文名稱,把黑板上的英文名稱和事物對應起來,猜對了有小獎品,通過看和猜來接觸英語單詞,在玩中理解單詞的意思。再請聾生給教室中的實物“起名字”,制作精美的英文卡片貼在相應的實物上。這樣把被動的學習漸漸轉化為主動的求知,聾生自然愿意學習。
2.文化差異
英語有其特定的風土人情和人文藝術。給學生講解這些,他們對于英語的用法有了感性認識,同時會想知道更多有關的知識。例如,“Autumnfestival”這一單元中,涉及到中國的“Mid-autumnDay”和美國“Thanksgiving”共同點和差異及包含的文化、風俗等知識,學生都非常有興趣。對于中外姓名的寫法差異,給聾生帶來了自主探究的空間。
三、手語帶動英語學習
聾生沒有學習英語的語言環(huán)境,初學英語時,他們的思維受到手語(聾人的母語)的制約,所以學習中必須借助于手語來帶動英語的學習。在教學單詞時,可以用手指語打出每一個字母,然后借助指語來幫助學生發(fā)出聲音。理解詞義也是在手語和書面語的輔助之下完成的。在句子的學習中,聾生一般會嘴里發(fā)模糊的英語聲,而手上打的是手語,同學間用英語交流的過程也是在手語的輔助下完成的。反過來,老師打手語,同學們通過看手勢、看口型來判斷相應的英文句子。在聾生掌握手語的基礎上學習英語減少了英語和漢語互譯的麻煩,聾生也在潛移默化中借助手語來學習英語。
四、從聾生實際出發(fā),制定適合的教學目標
要求聾生在聽、說、讀、寫上完成普通小學、初中英語大綱的要求,這是不切實際的?,F(xiàn)在英語新課程標準的最終目標是改革過去“啞巴英語”現(xiàn)狀,基本思路掌握有聲英語。顯然,從聾生存在聽力、語言障礙的實際來說,這個目標是不切實際的高要求。因此,我們要從聾生特點和補償缺陷出發(fā),制定適合聾生的教學目標。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很多聾生是能發(fā)出一些聲音的,就用這些聲音教聾生大膽的去讀去背去說英語單詞、句子、短文,不求發(fā)音多么準確,只要能起到理解,記憶以及掌握的目標即可。不回避說,而是鼓勵說,指導說,豐富說,圍繞“說”做文章,將會起到更好的效果。
1.注重單詞的讀和寫
英語掌握好壞,60%靠單詞。學生害怕記單詞。我從思想上引導聾生,告訴他們單詞就像砌房子的磚,沒有磚怎樣砌房子呢?
英語是一種拼音文字,健聽人可以把英語單詞的拼寫和讀音做為一個整體來掌握,見到一個單詞就可以根據(jù)其拼寫形式讀其音;反過來,聽到一個單詞的發(fā)音,就能夠根據(jù)讀音正確地拼寫出這個單詞來。對絕大多數(shù)重度聽力障礙學生來說,他們聽不到語音,無法充分利用語音和單詞之間的“一一對應”關系幫助記憶,所學單詞對他們來說是雜亂無章,毫無規(guī)律可言的字母組合,而且,他們的閱讀視野又很窄,學習的單詞得不到再現(xiàn),使得記憶單詞的難度要比正常人要大得多,完全是靠機械記憶法死記硬背。聾生要突破單詞學習難關,也要遵循英語的語言特點,充分應用到“讀音”和“拼寫”“一一對應”規(guī)律。在單詞教學中,教師不要因為聾生發(fā)音不準,而忽視單詞發(fā)音教學,同樣必須引導學生在單詞的拼寫形式和讀音之間建立一種對應關系,借助唇形來輔助聽力,這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于聽力差的學生,盡管發(fā)音不準,但是,基本上是可以根據(jù)語音判斷出一個單詞的第一個輔音和基本的元音。比如,desk這個單詞,聾生都能發(fā)出[de]音,至少能夠在寫“桌子”單詞時,嘴里邊發(fā)出[de]音,邊可提示聾生這個單詞的第一個字母是“d”,而不是徒勞地搜尋大腦中的單詞庫.
2.在“說”和“寫”中強化英語詞匯量、短語和基本句型的積累。
不掌握一定的詞匯量,學習英語無從談起。詞匯和語法的掌握也有一定的技巧,除了在課堂不斷傳授這些技巧外,重要的是讓學生在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要“說”或者寫。學生有了一定詞匯量的積累,再掌握一定的語法知識和句型以后,才有“說”和寫的材料。反過來,又可以通過“說”和寫,把所學的知識再現(xiàn)出來,鞏固知識。凡是上完一個單元的重點句型和語法,我經(jīng)常布置的一個作業(yè)就是要求學生利用所學的單詞或者句型寫句子,鼓勵學生盡可能多的寫句子來達到再現(xiàn)。
聾校英語教學工作是一項需要耐心和愛心堅持去做的工作,需要更多的教師共同來開發(fā)和實踐,相信聾生也能和健聽人一樣融入主流社會。
參考資料:
[1]《外語教學心理學》朱純編著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語言獲得理論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靳洪剛.
[3]《特殊教育學》葉立群,樸永馨主編福建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