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雪峰
摘 要:小說《雪國》中一共有四位主人公出場——島村、駒子、葉子和行男。關于前三位的論述可謂是枚不勝舉,但是卻很難找到關于“行男”的論述。這位從不被人重視的小說主人公實際上在小說中又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那么,他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有著怎樣的成長經歷和感情經歷。本文中將為大家慢慢解析。
關鍵詞:《雪國》主人公;行男;人物像
中圖分類號:I313.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3)09-0178-03
一、不被重視的“主角”
《雪國》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第一部中篇小說。它也是作者在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時被評獎委員會提到的三部小說之一。小說故事很簡單:寫的是一位叫島村的舞蹈藝術研究者,前后三次前往一個北國的山村,與當?shù)匾晃唤旭x子的藝妓及另一位萍水相逢的少女葉子之間的愛情糾葛。
小說以幾位主人公的四角戀愛為主線展開敘述:其中藝妓駒子對島村表現(xiàn)出了強烈的愛意;島村卻迷戀于第二次來雪國時在火車上相遇的年輕女子葉子;而葉子則全心全意地愛著并且精心地照顧著同自己一起回雪國且身染重病的行男;最有趣的是行男恰恰是藝妓駒子的未婚夫,然而駒子雖然是為了給行男治病才在雪國成為藝妓的,卻多次向島村表示自己并不愛行男,甚至在行男去世時都沒有去看他最后一眼,就連在行男去世后也從未去給他上過墳。
國內外評論《雪國》的論述不勝枚舉,其中絕大多數(shù)都是關于小說主人公島村、駒子和葉子的論述。例如:李雪林在《〈雪國〉“生命的徒勞”》一文中這樣描述三位主人公:在小說中島村是一個不可或缺的人物。他三次來雪國的經歷穿起了整個故事。他來自東京。他的身份除了舞蹈研究者、駒子的情人、葉子的仰慕者之外。很重要的是他是雪國生活的見證者?!堆﹪防镉袃蓚€性格特征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駒子和葉子.代表著作者審美的兩極。葉子一出場就充滿了靈性。駒子是藝妓,這是她與葉子最大的區(qū)別。為了幫助行男——一個她并不愛的男人治病,她一步步“成長”為藝妓。從服飾裝扮到言行舉止駒子離純情少女越來越遠[1]。但是對于這場四角戀愛中的第四位主人公——行男,文章中卻沒有加以評論,似乎他只是一個毫不起眼的小角色。不僅限于此,翻閱其他關于《雪國》的評論,也很難找到關于行男的只言片語。那么,這位似乎只能隱藏于幕后的主人公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他有著怎樣的身世和成長經歷、有著怎樣的情感世界、他與駒子與葉子之間到底有著怎樣的感情糾葛?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們在本文中細細探究吧。
二、“行男”的人物像
行男——這個讓駒子“淪為”藝妓、且駒子并不愛的人,他更被冠以“駒子未婚夫”的身份,這就使駒子的頭上增加了一層光環(huán),使她的形象越加偉大起來的人;這個讓葉子為之熱戀的,甚至失去了他葉子就如同遭到了滅頂打擊的人;這個失去了他《雪國》的故事就無法展開了的人。在眾多的《雪國》評論中,行男卻是一個極少被人評論的一個人物。
不僅是關于《雪國》的各類評論中,就連在小說原文中,作者對于他也是“惜墨如金”的。小說從頭到尾作者都沒有正面描寫過行男。這個人物在小說中只出現(xiàn)過兩次,甚至連一句話也沒有說就英年早逝了。就連他的死,在文中連一句直接描寫都沒有,只是從葉子的口中我們才得知他將死去。但他又絕對是個不可或缺的人物,駒子是為了給他治病才再次當上藝妓,葉子也是因為他的離世受到重大打擊才在大火中喪生,小說因此得以展開的,他在小說結構中起關鍵性作用。對于這樣一個既關鍵又總是不被人注意的主角,讓我們來描繪一下行男的人物像吧。
行男第一次出場是在島村來雪國的火車上,那時葉子護送病重的行男返回溫泉村。這時的行男“頭靠窗邊躺著,把彎著的腿擱在姑娘身邊。”、“蠟黃的手緊緊攥住姑娘的手,”、“只有望著姑娘胸脯的時候,臉上才顯得安詳而平靜?!薄ⅰ笆萑醯纳眢w,盡管很衰弱,卻帶著一種安樂的和諧氣氛。[2]”葉子極其自然和熟練地看護著行男,這使島村一度懷疑葉子與行男是夫妻關系。之后通過盲人按摩女才得知行男竟然是駒子的未婚夫。之后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展開,駒子與行男的關系也漸漸明朗起來。
駒子和行男雖然不是一起長大的,但是也說的上是“青梅竹馬”了。而且駒子去東京時,也只有行男一個人來送她。關于去東京前駒子與行男的關系,駒子是這樣向島村解釋的,為了能讓讀者更加客觀地了解小說,此處引用了原文以及與之相對應的三種譯本:譯文1:我明說吧,師傅也許想過要讓少爺同我成婚??梢彩切南攵?,嘴里從來也沒有提過。師傅這種心思,少爺和我也都有點意識到了。然而我們兩個人并沒有別的什么。就是這個樣子[3]。譯文2:跟你明說吧,師傅未嘗沒這么想過:我和少爺若能成婚,倒也不錯。盡管她心理這么想,嘴上可從沒提過。不過,師傅的心思,少爺也好,我也好,都隱隱約約猜到一些。可是,我們倆本人也并不怎么的,如此而已[4]。譯文3:讓我明說吧。師傅也許有過想讓她的兒子跟我配成對的意思,但也不過是心理這么想,嘴巴上可從來沒有提過??墒?,她的兒子和我對師傅的心思都略有所知。不過,我們倆個人之間并沒有什么。事實就是這樣了[5]。
師傅曾有意讓行男和駒子結婚,而行男和駒子也都知道師傅的心意并且兩人之間還互有好感,但是他們兩人之間卻沒有什么。實際上從現(xiàn)實角度來講,在當時,對于十六歲的駒子來說,與其去東京當藝妓,與行男結婚并且在婚后繼承師傅的舞蹈教室,這種選擇當然是更為理想。但是這一切卻沒有發(fā)生,那她為什么卻選擇了去東京呢?
究其原因是很可能是在行男的母親——師傅身上,我們不妨推測:師傅雖然心中喜歡駒子,有意讓駒子與行男結合,但是卻從未把這種想法明確地表達出來。不明確地說出口的原因則可能是:駒子雖好卻家境貧寒,作為母親的師傅當然更希望自己的兒子可以與比駒子更好條件的對象結婚。而駒子與行男也對師傅的心思也有所了解。所以,駒子在無奈下選擇了去東京,雖然在駒子去東京時只有行男一個人去送她,但是這時行男的沉默不言已經深深地傷害了年輕的駒子,以至于駒子在行男的彌留之際都不愿意見他最后一面。
以上的推測并非空穴來風,下面還有一段對于師傅與行男的生平的介紹,通過這一段介紹,我們就更能了解行男這個人的人物性格,也更加能夠證實駒子去東京前所發(fā)生的一切了:
譯文1:說是“家鄉(xiāng)”,其實他并不是在這個地方出生。這里是他母親的老家。母親在港市不當藝妓之后,就留在這里當了舞蹈師傅。她還不到五十歲得了中風癥,就回到這個溫泉來療養(yǎng)了。他則自幼愛擺弄機器,特意留在這個港市,進了一家鐘表店。不久,好像到東京上夜校去了。也行是積勞成疾吧,今年才二十六歲[6]。
譯文2:說是家鄉(xiāng),其實少爺并不生在這里。這兒是他母親的故里。母親原在一個港口小鎮(zhèn)當藝妓,后來便成了教日本舞的師傅,在那里住了下來??墒侨诉€沒到五十,便得了中風,這才會溫泉村來養(yǎng)病。少爺從小喜歡表弄機器,進鐘表店學手藝,一個人留在鎮(zhèn)上。不久又去了東京,好像是上夜校讀書。大概是積勞成疾,今年才二十六歲[7]。
譯文3:雖說是他的家鄉(xiāng),但他并不是在這里出生的。這里是他母親的故鄉(xiāng)。母親在港口附近的一個市鎮(zhèn)里做藝妓,退休后就留在當?shù)禺斊鹞璧笌煾?。想不到不到五十歲就中風,為了療養(yǎng)身體,她便回到這個溫泉地來了。她這個兒子從小就喜歡機器,有心進鐘表店學藝,所以當時就一個人留在港口,但不久他好像去了東京念了夜校。大概是積勞成疾吧,據(jù)說今年只有二十六歲[8]。
三段翻譯大致相同,將師傅和行男的生平介紹給了讀者。行男進入鐘表店工作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為了這份工作,作為獨生子的行男甚至沒有陪自己身患重病的母親回家鄉(xiāng)。由此可見行男是一個對于美好生活懷有強烈欲望的人,他不滿足于自己已有的生活現(xiàn)狀,盡一切努力爭取比現(xiàn)狀更好的生活。為了這個,他沒有陪身患重病的母親返還家鄉(xiāng),自己一個人獨自留在港口小鎮(zhèn)。又是因為他的這種性格,決定了他放棄難得的、在鐘表店工作的機會,獨自一個人去了東京開拓新天地。那么,放棄雖然自己心儀、卻出身貧寒的駒子,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三、師傅、行男、駒子、葉子
根據(jù)以上的敘述,我們不妨整理一下駒子、行男和師傅三個人之間的關系:行男的母親原來在港口小鎮(zhèn)當藝妓謀生,退休后留在小鎮(zhèn)成為了舞蹈師傅。出身貧寒的駒子為了生計準備去東京作藝妓,來到師傅這里學習舞蹈,那時與行男相識。師傅曾經在心里想過讓駒子和自己的兒子結婚,但是出于對更高目標的追求,從沒將這個想法說出口。行男雖然也對駒子有著好感,但是由于受母親的影響、或是和母親有著同樣的想法停止了對駒子的、尚處于萌芽階段的好感。所以駒子和行男雖然對師傅的心思略有所知,但是兩個人之間并沒有發(fā)生什么就分開了。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行男放棄了駒子。
在東京的駒子雖然很快得到了經濟贊助者得以贖身,但是那個經濟贊助者僅僅在一年半后就“與世長辭”。本打算從此以舞蹈師傅為業(yè)安身立命的駒子經歷了滄桑變幻,一年半后回到港口。根據(jù)以后駒子與師傅的關系看,可以推測當時駒子是和師傅、行男住在一起的。駒子與行男再次相遇,但是以這時的駒子的情況來看,更不會成為行男和師傅選擇的對象了。之后駒子與“那個男人”相遇并有了曖昧關系。“那個男人”又趁師傅回溫泉村之際,將駒子托付給了師傅。這樣駒子陪同患中風的師傅回到了家鄉(xiāng)——溫泉鄉(xiāng),而師傅的兒子行男則因為鐘表店工作的緣故繼續(xù)留在了港口小鎮(zhèn)。
不久這個二十出頭的少年,又懷揣著對大都市的憧憬,放棄了好不容易到手的工作和自己青梅竹馬的女伴,將自己生病的母親留在家鄉(xiāng),獨自一人奔向東京,去開創(chuàng)自己的新天地。在東京他努力奮斗,白天工作,晚上去夜校學習。希望可以出人頭地。但是現(xiàn)實是殘酷的:最后他積勞成疾,在葉子的看護下又回到溫泉村等死。就像他的名字一樣,他是一個行將遠去的男人。
至于行男與葉子的關系,文章中雖然沒有多加筆墨描寫,我們卻可以從只言片語中得知葉子對行男深深的愛意。只是行男對于葉子抱有的又是怎樣的一種感情呢?
小說中從未有過任何關于葉子的身世的描寫,葉子與行男是在什么時候認識的、他們是在哪里相遇的,這一切我們都無從推論。但是,葉子曾經在東京上過護士學校,可以推定葉子在東京的這段時期是與行男在東京的時期是重合的,至少期間的某一段時期是重合的。行男在東京罹患重病的時候一直也都是由葉子照顧的,由此可見在這段時間兩個人之間相處了較長的一段時間并且由此產生了親密關系。在回雪國的火車上行男極其自然地接受著葉子無微不至的照顧,這一細節(jié)也驗證了這一點。
那么,也就是行男生病、且與葉子以戀人身份生活在東京的這段時期,與師傅回到了師傅的家鄉(xiāng)——雪國的駒子,卻為了昔日的戀人再次成為了藝妓。不知當駒子決定再次從操就業(yè)的那一刻,她的心情會是怎樣的五味雜陳呢。
談及與行男關系的時候,駒子總是輕描淡寫地一句帶過。但是若不是有過真摯的感情,想必也不會為了他去從操就業(yè)——再一次當上藝妓吧。只是,駒子無法面對曾經帶給她傷害的行男,所以,在行男彌留之際都沒有去看他一眼,甚至無法去面對行男的孤墳。
四、結論
通過以上的論述,行男、駒子與葉子以及行男母親——師傅的關系漸漸清晰了起來,在這樣的人物關系中,行男的人物像也漸漸由幕后走到了臺前。對于行男這樣一個連作者都不多加以筆墨的人物,推測他的人物像在《雪國》研究中并非畫蛇添足。他的存在與死亡決定了小說中兩位女主人公的命運與結局,通過對行男生長經歷、人物性格的分析,我們可以更加深刻、立體地了解兩位女主人公——駒子與葉子。從而在更深層次上把握小說《雪國》。
參考文獻:
〔1〕李雪林.《雪國》生命里的徒勞[J].山東社會科學,2001.110.
〔2〕〔3〕〔6〕葉渭渠.川端康成小說選[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29,61,54.
〔4〕〔7〕高慧勤.雪國[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62,55.
〔5〕〔8〕金溟若.雪國[M].臺灣:星光出版社,1995. 55,43.
(責任編輯 姜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