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昊陽
習題課難上,是許多數(shù)學教師的共同感受。教學中,對于有些復雜的“幾何證明題”和“代數(shù)應用題”,教師有時一節(jié)課只講一道題,最終還是有一大部分學生不會;有的題型講了好幾遍,做了好幾遍,仍有學生不會。歸結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做題不及時、不認真,二是聽課無目的性,三是課后不歸納總結。最近,筆者嘗試著改變習題課的課堂教學模式,把全班學生分成了八個小組,每個小組都安排一個學習帶頭人,實施積分獎懲制,將平時課堂表現(xiàn)、作業(yè)完成情況以及考試成績都納入積分的范疇,努力把課堂交給學生,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1.認真做題
要求學生獨立思考、獨立完成,像考試一樣快速、準確、高效地完成習題。努力做到“三仔細”:仔細看,仔細想,仔細做。做到“四不”:不應付,不草率,不放松,不放棄。對有疑問的題,做好標記。
2.積極研討
完成習題后在小組內(nèi)交流,要求先解決個性問題,再解決共性問題。也就是說,讓組長分派任務,解決個別學生的問題,誰會誰講,之后再解決大多數(shù)學生的問題。如果仍有解決不了的,要做好歸納,最終反饋給老師。
在這一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兵幫兵”“兵教兵”的作用,學生在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思維會變得更活躍,會迸發(fā)出很多新想法,發(fā)現(xiàn)很多新問題。因此,這個階段耗費的時間比較長,教師要靜下心來等待,引導學生把難題充分解決。
3.參與聽評
學生在小組交流之后,會反饋一些仍然存在的問題。這時的問題分兩種:一是個別小組遺留的問題,二是全班學生的共性問題??梢韵茸寱男〗M幫助不會的小組解決問題,然后由老師講解共同存在的問題,不要僅僅講過程,還要講思路和方法,幫助學生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及時整理
習題處理完后,應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整理習題,讓學生把易錯的、不會的題分類整理到“改錯本”或“習題集”中。具體要求為:注意細節(jié),不僅要改正,如果是錯題,還要標清原因;如果是易錯題,要標出易錯點;如果不會,要寫清解題思路,標出解題的關鍵步驟。這樣可以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易錯點和不足之處,真正掌握所學知識。另外,應適當進行變式練習,以便鞏固知識,拓展思維能力。教師要定期檢查“改錯本”或“習題集”,及時表揚完成好的學生。
這樣學生帶著任務去做題,帶著目的去研討,帶著收獲去歸納,每個環(huán)節(jié)都積極參與其中,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做題的主動性增強了,課堂的學習效果也好了。學生經(jīng)歷親自動手、思考、反思這一過程后,對題型認識更透徹,記憶更深刻,對知識掌握得更靈活,并在小組交流的過程中增強了團結合作的意識。
(責任編輯 趙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