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秋紅
養(yǎng)成教育就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我認為這里的行為習慣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學習習慣,二是語言習慣,三是思維習慣。在養(yǎng)成教育方面,班主任的作用很大,學生是否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檢驗班主任工作是否到位的一個重要標準。同時,檢驗一個班級是否有朝氣、有秩序、有凝聚力,要考察細節(jié),細節(jié)最能考驗一個班級的軟實力。而軟實力的形成源于好習慣,也就是養(yǎng)成教育,尤其是一年級,學生年紀小,隨意性大,是養(yǎng)成教育的起點,更應注重養(yǎng)成教育。
一、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
在學校教育中,課堂可稱之為學習的主陣地。好的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不僅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我認為,一年級學生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主要包括三方面:
1.養(yǎng)成正確坐立讀寫姿勢的習慣
我們班堅持每堂課的課前口號“身坐正、腿放平、抬起頭、挺起胸,一拳一尺和一寸,我們永遠記心中?!绷己玫淖⒆x寫姿勢習慣的養(yǎng)成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聽課效率,還可以讓課堂井然有序,是學習習慣養(yǎng)成的“敲門磚”,是有效課堂的“鋪路石”。
2.養(yǎng)成正確擺放物品、學具用具管理、書包整理的習慣
物品、學具用具、書包等都是為有效學習服務的。一年級學生自理能力相對較差,隨意性大,許多學生為了找一個本、翻一支鉛筆而耽誤大量課堂時間。如果不能養(yǎng)成“各就各位”的習慣,所有物品擺放雜亂無章,必定影響學習。我引導學生學會看課程表,在每節(jié)課下課后先把這節(jié)課的教材學具用具整理好放入書包,把下節(jié)課需要的物品拿出,按照大小順序依次疊加擺放在桌角,把用過的鉛筆、橡皮等文具放到文具盒里,掉到地上的及時拾起來,然后再出去玩。久而久之,既避免了“鉛筆橡皮滿地跑”、學生上課沒鉛筆用、錯了沒橡皮擦的情況,又可以為下堂課爭取更多的有效時間。我還通過家訪和家長座談會等形式與家長配合,由家長監(jiān)督指導或幫忙完成學生的書包整理。
3.養(yǎng)成良好的作業(yè)書寫、預習、復習的習慣
在家學習是課堂學習的延伸,非常重要。有效地完成作業(yè),學會預習和復習,并養(yǎng)成預習和復習的好習慣,不僅可以提高第二天學習的效率,而且能讓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為學生今后的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我校正在進行《語文批注式教學》的實踐和研究,我提前把批注符號教給學生,然后固定預習模式,在一定時間內督促強化,時間長了不用我具體講,只要說回家預習,學生就知道怎樣去做了。
二、語言習慣的養(yǎng)成
良好語言習慣的形成能影響學生的一生,一年級小學生無論在語言的表述上,還是在語言的運用上,都處于“初級階段”,正是打好基礎的關鍵期。
1.養(yǎng)成使用文明用語的習慣
教師應教會學生使用最基本的禮貌文明用語,定期開展文明之星評比活動。格外要注意的是,學生不僅要在學校使用禮貌文明用語,在校外也同樣要使用禮貌文明用語。
2.養(yǎng)成完整、正確表述語言的習慣
首先,教師應鼓勵學生敢于表達,抓住語言運用得體的地方及時表揚;其次,教師應經常模擬貼近學生生活的場景,讓學生樂于表達;最后,教師應利用語文積累的詞匯多說句子,時間長了定會有質的飛躍。
3.養(yǎng)成適時表達的習慣
雖然學生樂于表達,但這并不代表他們可以隨心所欲、無所顧忌地說。教師應讓學生知道何時該說,何時不該說,比如在別人說話的時候要傾聽,等別人表述完再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的訓練不僅能維護應有的秩序,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知道這是一種文明和禮貌的體現。
三、思維習慣的養(yǎng)成
1.養(yǎng)成想一想再回答、想一想再動筆的習慣
有些學生做事急躁,想到哪做到哪,不管對錯,也不計后果。當教師提問后,有些學生可能不經思考就脫口而出。書寫的時候也是這樣,還沒等看清楚就急于動筆。如果不經過強化訓練,這不僅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更不利于他們今后做事形成認真的態(tài)度。為此,我專門準備了一些小粘貼,給它們起名字為“細心明星”,每月進行評比,這樣既增強了趣味性,也讓學生養(yǎng)成了細心的好習慣。
2.養(yǎng)成愛提問題會提問題的習慣
有些學生不愛動腦筋,不喜歡提問題,思維不活躍,習慣聽而不思,尤其在數學課上。于是,我干脆把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交給學生自己處理。比如,在學習《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時,在學完不進位的問題之后,我讓學生自學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書上的例題是給出兩種方法來解決,可是我的學生卻用了四種辦法來解決,拓寬了思路,效果很好??磥?,“放手”有時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3.初步養(yǎng)成善于透過現象看本質的習慣
在閱讀過程中不斷思考可以有更多收獲。于是,我由簡到難地設置不同層次的問題,每讀一遍回答不同層次的問題,時間長了學生也會自己給自己提問題了,帶著問題去閱讀,最終理解文字背后的含義。
養(yǎng)成好習慣是很重要的,小學一二年級正是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黃金階段,班主任與其想各種方法和手段來管理班級,不如抓緊時間開展好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當然,這需要我們堅持不懈,讓我們用學生的好習慣鑄就班級的軟實力,塑造好的班級,為每個學生的發(fā)展而努力。
(責任編輯 馮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