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
教材分析
《圖文混排》內容選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發(fā)行的《計算機應用基礎》教材第四章第五節(jié)。本節(jié)課主要學習在Word文檔中插入圖像并對圖像進行編輯,使學生能根據(jù)文章主題的需要來調整文字與圖像的位置關系。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掌握在WORD文檔中插入圖片的方法;掌握圖片編輯的方法。
能力目標:能使用“插入”菜單中的“圖片”命令插入圖片;能熟練使用圖片工具欄對圖片進行編輯和修飾;能對圖文混排的作品進行評價。
情感目標:通過自由練習,感受word軟件的強大功能,激發(fā)學習計算機技術的興趣;通過作品展示,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習計算機技術的信心,培養(yǎng)學生的欣賞水平和審美能力。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教師課前準備好純文字版和圖文混排版兩份文檔,并在課上展示文檔。提問:同學們說說更喜歡哪一份?喜歡的原因是什么?以此引出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
(設計意圖:通過問題引導學生積極尋找答案,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
二、任務驅動,新課講授
任務一:圖片插入。
1.教師出示任務:打開文檔“風景.doc”,插入“百合花.jpg”文件圖片。
2.學生閱讀教材,回憶藝術字的插入方法, 嘗試插入圖片。
3.教師總結操作的關鍵步驟。(大屏幕演示,教師略講)
4.發(fā)現(xiàn)問題:插入的圖片的大小和位置不一定合適,怎樣調整?以此引出任務二。
(設計意圖:讓學生運用已學知識舉一反三,將知識有效遷移)
任務二:調整圖片的大小和位置。
1.教師提出任務:將“百合花”圖片放到第三自然段中;調整“荷花”圖片的大小。
2.學生操作。(提示:利用已學的藝術字調整方法)
3.提問:還有別的方法可以改變圖片的大小嗎?(提示:利用圖片工具欄中的裁剪工具)
4.學生練習使用裁剪工具。
5.教師總結。(多媒體課件與word軟件結合操作,給學生演示)
6.提問:怎樣精確改變圖片的大???以此引出任務三。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的提問引導,讓學生動手自己操作,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能力)
任務三:設置圖片的格式。
1.教師演示:打開“設置圖片格式”對話框,通過“大小”選項卡精確改變圖片的大小。
2.學生觀察教師操作。
3.教師提問:除了改變圖片的大小,我們還能對圖片的哪些項目進行調整。
4.學生分析并回答。(明確:版式、顏色與線條等)
5.教師提出任務:大小設置為50%,線條顏色設置成藍色,環(huán)繞方式為“四周型”,“環(huán)繞文字”為“只在左側”。
6.學生練習,教師輔導。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觀察教師操作和根據(jù)任務進行練習,培養(yǎng)學生仔細觀察的習慣)
任務四:作品制作。
1.學生進行分組練習。
2.給學生提供幾篇文章和一些與文章相關的圖片,讓每一組的學生自由選擇文章和圖片,制作出圖文并茂的板報作品。
3.學生操作。(提出要求:所選的圖片要和內容有一定的聯(lián)系,圖和文要協(xié)調美觀)
4.學生討論,教師個別輔導。
5.成果展示:學生作品完成之后,請每組派一個代表表述自己的作品,同時給全班同學展示,并請其他組學生進行評價。
(設計意圖:通過分組練習,加強學生之間的團結協(xié)作精神,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三、總結本課,課后延伸
1.教師小結:出示板書,總結主要學習內容,請學生回想本節(jié)課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辦法,還有哪些問題需要解決。(大屏幕展示)
2.作業(yè):教師節(jié)即將來臨,做一個電子賀卡送給老師。
板書設計
(責任編輯 趙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