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芳 宋小燕
【摘要】目的:探討手指末節(jié)斷指再植術后的常用護理方法。方法:對46例手指末節(jié)斷指再植術的患者采取小切口間斷放血,并適量間斷滴入肝素,同時采用相應的心理護理、疼痛護理以及其他方式的護理。結果:46例患者成活44指,失活2指,成活率為95.6%。結論:手指末節(jié)斷指再植術后小切口間斷放血配合相應的護理可以有效地保證手指末節(jié)斷指再植的成活率。
【關鍵詞】末節(jié)再植;小切口放血;術后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4949(2013)09-169-02
臨床上常見的手指末節(jié)甲根部以遠及甲中以遠的離斷在術中往往難以找到合適的動脈和靜脈進行相應吻合,最常見的是只吻合小動脈保證其血供,但是靜脈回流無法解決,這樣致使術后再植失敗率較高。為了提高末節(jié)再植的成活率,醫(yī)護人員探索了很多方法,來解決靜脈回流的問題以及術后常見的其他問題。我們術后采取指端側小切口放血、局部應用肝素代替吻合靜脈的手術方法,以維持再植指的血液循環(huán),解決血液回流障礙問題,可以提高末節(jié)斷指再植的成活率,我們在多年的臨床護理工作中使用此護理方法對手指末節(jié)再植患者進行護理,效果明顯,現(xiàn)將相關資料及一些細節(jié)問題總結如下。
1臨床資料
患者68例70指,男37例38指,女31例33指,切割傷12指,電鋸傷44指,擠壓傷14指。術后成活68指,成活率約97%。
2術后護理
2.1再植手指小切口放血以及使用局部濕敷肝素:在指端或者吻合血管對側側方縱行切開0.5cm,切口深達真皮層,有鮮紅的血液流出即可,然后用肝素浸潤棉球濕敷于小切口上,使小切口處于持續(xù)滲血狀態(tài),2~3h更換一次,至7天側支循環(huán)建立后停用。在操作過程中要注意無菌操作,注意避免感染,如果自始至終都用一個針頭,很容易把細菌帶到傷口里去,增加感染幾率,所以無菌盤換的同時也應重新更換針頭。小切口放血時間不宜過長,小切口流出鮮紅色血液后不可再繼續(xù)放血,以免造成再植指干癟。另外小切口放血的時間和方案應因人而異,按照病人的情況靈活變化。
2.2心理護理:由于疼痛、臥床時間長,小便困難以及對放血的恐懼,患者極易產(chǎn)生焦慮心理,嚴重者可誘發(fā)血管危象,對此應及時進行心理疏導。過度恐懼、緊張、悲傷等不良情緒均影響末節(jié)的成活。積極對患者進行心理疏通與教育,給予必要的解釋和安慰,可以有效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也能更好地配合治療和護理。
2.3保溫:保持室溫25℃左右,避免冰冷手指或物品直接接觸再植指,術后用應用烤燈照射再植的手指,燈距30~45cm,,需1周左右,濕度60%,可有效促進末梢血液循環(huán),減少血管危象的發(fā)生。同時要注意烤燈不能距離皮膚太近,一面發(fā)生燙傷皮膚的意外。如果烤燈影響患者休息,可以適當遮擋,同時要避免遮擋物與烤燈的距離。
2.4疼痛的護理:術后疼痛明顯影響再植手指的毛細血管反應,術后適當應用止痛劑,可以減輕疼痛對血管的影響,有效防止血管痙攣和血循環(huán)危象。
2.5 動脈危象:如果在護理過程中突然出現(xiàn)動脈危象,可以給予肝素12500單位加入0.9%生理鹽水500mL中,以每分鐘10滴靜點,同時用5ml注射器自指端注射罌粟堿1ml,皮膚轉為紅色后停止。
2.6 注重夜間護理:加強夜間的護理非常必要,夜間人們的迷走神經(jīng)張力比白天高,小血管容易收縮,加之夜間血液粘稠度升高,容易在吻合口出形成血栓。再植術后給予低分子右旋糖酐緩慢維持靜滴是很有必要的。另外,患者夜間做夢容易不自覺的活動,有時甚至會傷及患指,加強夜間護理可以有效避免一些意外的發(fā)生。
3小結
通過對手指末節(jié)再植患者的護理,深刻體會到手指末節(jié)再植術后小切口放血及肝素濕敷治療可以有效保持再植手指的血液回流,同時給予必要的心理護理和對疼痛等影響血管狀態(tài)的因素的護理,可以有效提高末節(jié)再植的成活率。當然這些工作都是有限的,以無限的細心關愛我們的患者才能最有效的幫助我們的患者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 游玉珠,楊范敏 1000例末節(jié)再植的觀察與護理.中華現(xiàn)代護理學雜志,2011,7(8):122
[2] 張曉嵐,賽詠梅,鄭田淑 末節(jié)斷肢再植術后的護理.中醫(yī)正骨,2012,6(24):111
[3] 何裴英 末節(jié)斷指再植術后放血療法的護理.護理與康復,2006,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