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久 王志富
【摘要】目的:探討面部除皺手術中懸吊預控張力方法的應用觀察。方法:本次研究共選擇60例面部除皺手術的患者作研究對象,均為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隨機分組就常規(guī)手術即頭皮釘直接全層縫合頭皮術(對照組)與手術中運用懸吊預控張力法(觀察組)預后加以對比,回顧臨床資料。結果:兩組手術均成功完成,隨訪示觀察組顳部毛發(fā)密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切口瘢痕寬度明顯小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面部除皺手術中應用懸吊預控張力方法,可保障手術成功實施,降低不良事件率,達到年輕化的目的,具有非常積極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懸吊預控張力方法;面部除皺手術;應用觀察
【中圖分類號】R6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4949(2013)09-13-02
近年來,經濟體制改革成績顯著,居民生活質量明顯提高,對健康及美的需求呈不斷增強表現(xiàn),除皺術以使面部"年輕化"為目的,在美容手術中占較高實施比例,極大的滿足了中老年人群美容要求。但任何手術均具一定風險性,在醫(yī)患關系緊張的大環(huán)境下,若處理不當,極易引發(fā)各種并發(fā)癥,誘導醫(yī)療糾紛發(fā)生,對患者身心健康及美容整形行業(yè)的有序進展產生不利影響,故選擇一種合適的手術方式是保障預后的關鍵[1]。本次研究選擇相關病例,就手術中運用懸吊預控張力法與常規(guī)術式進行比較,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本次共選擇研究對象60例,男2例,女58例,年齡32-60歲,平均(42.1±2.5)歲。均以面部皮膚老化、出現(xiàn)皺紋、松垂為主要表現(xiàn),術前心電圖、凝血功能、血尿常規(guī)等檢查無異常,患者均自行簽署本次試驗知情同意書,采用數(shù)字表抽取法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組間一般情況具可比性,無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對照組:本組采用常規(guī)除皺術式,冠狀切口平行頭發(fā)方向,在帽狀腱膜下分離額部,顳淺筋膜淺面分離顳部,常規(guī)切除額肌、降眉肌、皺眉肌,向外上提拉顳淺中筋膜,于顳深筋膜固定,不行減張懸吊操作,直接用頭皮釘對頭皮行全層縫合。觀察組:本組采用懸吊預控張力方法開展手術,具體操作為:依據手術范圍選擇切口位置,顳面部先行處理,顳淺筋膜表面為顳部,廣泛剝離皮下層至口角外側約2cm,外眥外側1cm為面部,潛行在顴脂墊下行剝離操作,長約2cm,外被皮膚、顴脂勢及其下SMAS原有的附著關系仍維持。在帽狀腱膜下對額部加以剝離。促使顳部有含面神經顳支、顳淺血管的顳淺筋膜蒂瓣形成。向外上提拉顳淺筋膜蒂瓣,于顳深筋膜固定,后自下而上依次行顴脂肪墊、眼輪匝肌瓣、顳部三點減張三種懸吊法的懸吊預控張力法。①灌脂肪墊懸吊法:用可吸收線(4-0)穿過顴脂墊及其包膜,斜向外上方向,分3點(鼻翼上、下1cm,水平鼻翼)以適當張力對顴脂肪墊縫合提升懸吊至耳前筋膜三針,重新在SMAS定位附著顴脂墊。②眼輪匝肌瓣懸吊法:分離眼輪匝肌淺面至外眥,使魚尾紋徹底松解,向外、上方懸吊眶外側眼輪匝肌外緣至顳淺筋膜,對外眼角下垂、魚巴紋進行矯正。③顳部三點減張懸吊法:牽開顳部皮瓣,以4-0可吸收縫線,手指頂在顳部發(fā)際處,于顳淺筋膜層進針(自無毛囊一側),向外上方向,在頭皮瓣毛囊區(qū)橫行跨越,于筋膜層(切口下方)出針,后縫線拉緊并打結。觀察眼角、雙側眉高度是否對稱,每針即可減張切口和顳部毛發(fā)區(qū),且發(fā)揮提拉作用,以相同手法在顳部跨越毛囊區(qū)行三針減張懸吊,促使一個平面形成。完成上述操作后,與未做懸吊前比較,傷口閉合張力明顯降低,皮瓣縫合減張較充分。
1.3 統(tǒng)計學分析:統(tǒng)計學軟件采用SPSS13.0版,組間計量數(shù)據采用(x±s)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手術均成功完成,隨訪示觀察組顳部毛發(fā)密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切口瘢痕寬度明顯小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傷口閉合張力為除皺手術中的關鍵內容。沿傷口縫線,手術操作過程中,張力呈均勻分布,為獲得理想的手術效果,通常采取使傷口張力增加的方法,易引發(fā)瘢痕增生、切口裂開、禿發(fā)、壞死等嚴重后果[2-3]。若減少提拉程充,以減少傷口瘢痕,但年輕化的不明顯,患者較難接受。即減少術后禿發(fā)和傷口瘢痕,又可獲得長期效果,為手術目的。除皺力學在SMAS懸吊術應用后,出現(xiàn)較大改變,與傳統(tǒng)未做SMAS懸吊術比較,傷口主要錨著點閉合張力下降,應用懸吊預控力法,將顳部三點減張懸吊、眼輪匝肌瓣懸吊、顴脂肪墊懸吊同時溶入,分別以顳淺筋膜、眼輪匝肌、顴脂肪墊為懸吊組織,均屬SMAS一部分,于年輕化位置提升重置[4]。且重新分布張力至深層結構,明顯減小了皮膚縫線路徑張力,可多切除皮膚組織,提升除皺效果,且使傷口閉合張力減少,對禿發(fā)和瘢痕增生等并發(fā)癥起到了良好的預防作用[5]。本次研究中,觀察組顳部毛發(fā)密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切口瘢痕寬度明顯小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面部除皺手術中應用懸吊預控張力方法,可保障手術成功實施,降低不良事件率,達到年輕化的目的,具有非常積極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劉通.面對除皺術的術式選擇及并發(fā)癥防治[J].山東醫(yī)藥,2006,46(18):95-96.
[2] Harley SD,Pcter AH.Comparison of incision closures with subcuticular and percutaneous staples[J].Arch Facial Plast Surg.2009,11(5):320-326.
[3] 張志宏,歐陽鐘石,王海波等.擴張后動脈筋膜皮瓣的張力與血流變化的關系[J].中華整形外科雜志,2010,26(4):286-289.
[4] Michael EV,Deirdre SL,Andrew DJ,et al.Effects of endoscopic forehead.midface-lift on lowcr eyelid tension[J].Arch Facial Plast Surg,2005,7:227-230.
[5] 王佳琦,趙作均,王黔等.淺表肌肉腱膜系統(tǒng)多重懸吊的全顏面除鄒術[J].中華醫(yī)學美學美容雜志,2005,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