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傳生
老洪是個平素連傷風感冒都不沾邊的人,自打今年春節(jié)外出打工回來,妻子發(fā)現老洪的臉時常發(fā)紅,尤其是下午特別明顯,脖子也變粗了,村里人見面都會問他“喝酒了?”開始,老洪也沒當回事,可是不到一個月,原本每天兩包煙,連抽了30多年的老洪一點著煙就咳嗽不止。老洪在家人陪同下住進了省醫(yī)院腫瘤中心。經胸部CT檢查發(fā)現老洪右上肺有個8厘米×6厘米的腫瘤,病理學檢查確診為“小細胞肺癌”。
小細胞肺癌臨床較為少見,其發(fā)生與吸煙相關,癌瘤生長快,一旦發(fā)現多有全身轉移。目前小細胞肺癌綜合治療的模式包括化療、放療、手術等,化療是小細胞肺癌治療的基石。老洪經過一個周期的化療后,臉不紅了,脖子也恢復了原樣。下一步準備做肺部癌瘤根治放療和腦預防性照射等治療。
原先老洪的脖子莫名變粗,是他的上腔靜脈被右上肺的癌腫和腫大的淋巴結壓迫引起梗阻所致。正常人的上腔靜脈長6~8厘米,直徑1~2厘米,居于縱隔的右前部,主動脈右側,氣管的前面,位置固定,腔內壓力低,一旦周圍“鄰居”有風吹草動,哪怕是一枚腫大的淋巴結也有可能壓迫上腔靜脈引起梗阻。在引起上腔靜脈梗阻的罪魁禍首中,肺癌居首位,其次是惡性縱隔腫瘤。良性病變也有,但很少。發(fā)生上腔靜脈梗阻一般是由輕到重,如先出現頭面部腫脹,皮膚發(fā)紅或略帶紫色,給人以酒后或醉酒感覺。再者可以出現眼結膜水腫、眼球外凸、眼結膜充血。隨著梗阻的加重,在斜臥體位、彎腰屈身時可能出現呼吸困難、咳嗽或劇烈咳嗽后暈厥甚至意識模糊。在明確診斷和進行有效治療之前,可以讓患者臥床休息,抬高頭部,謹慎輸液,充分吸氧,腫脹明顯者可以短時間應用利尿藥和激素,緩解癥狀,為明確診斷和那些可以得到外科手術治療者贏得時間。
發(fā)現上腔靜脈梗阻,通過胸部CT或磁共振檢查即可明確診斷。對惡性腫瘤所致上腔靜脈梗阻的病例,手術治療很有價值。對縱隔腫瘤所致的上腔靜脈梗阻,治療應該更積極一些,只要估計有手術切除的可能,皆應剖胸探查,可以采用腫瘤根治切除,上腔靜脈置換重建,在此基礎上根據腫瘤的組織學類型輔助放療、化療,可以減少腫瘤復發(fā),延長患者生存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