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穎,周尚成,王 靜,陳 晉
氣候變化、人口流動和衛(wèi)生狀況等因素,使人類正面臨新老傳染病的雙重威脅,傳染病防治工作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因此科學評估傳染病的疾病負擔顯得十分迫切[1]。本研究將疾病負擔評價的新指標——傷殘調(diào)整壽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s)中早死引起的生命損失(YLL)引入十堰市傳染病疾病負擔評價,為十堰市制定具體的傳染病防治措施、減少以至消除傳染病新病例提供重要的參考價值。
1.1一般資料2007—2009年十堰市城區(qū)居民死亡資料來源于十堰市城區(qū)疾病監(jiān)測點死因監(jiān)測系統(tǒng),死亡診斷以醫(yī)院出具的《死亡原因醫(yī)學證明書》為依據(jù),人口資料來源于十堰市民政、公安部門的人口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每年對轄區(qū)內(nèi)死因報告專業(yè)人員進行經(jīng)常性培訓,定期對報告單位及人員進行督導以確保數(shù)據(jù)質量。所有死因分類依據(jù)國際疾病分類(ICD-10)標準。
1.3統(tǒng)計學方法所有資料采用SPSS 17.0建立數(shù)據(jù)庫并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同組內(nèi)兩個或多個構成比比較采用組內(nèi)構成比比較的χ2檢驗,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趨勢分布采用趨勢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不同年份傳染性疾病死亡率及YLL2007年,十堰市城區(qū)死因監(jiān)測點總人口數(shù)為377 300人(男196 949人,女180 351人),居民傳染性疾病死亡率(/10萬)及YLL(人年/1 000人)分別為14、2.2;2008年總人口數(shù)為379 405人(男199 101人,女180 304人),死亡率及YLL分別為12、2.1;2009年總人口數(shù)為379 014人(男197 975人,女181 039人),死亡率及YLL分別為12、2.2。傳染性疾病的死亡率三年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467,P=0.792)。
表12007—2009年十堰市居民各年齡組傳染性疾病死亡率(/10萬)和YLL(人年/1 000人)
Table1Infectious diseases mortality and YLL in each age group in Shiyan during 2007—2009
年齡組(歲)2007年死亡率 YLL2008年死亡率 YLL2009年死亡率 YLL合計死亡率 YLL0~ 6 1.800113.261.75~ 0 000000015~ 0 000000030~102.4143.3143.5133.145~173.1173.1132.6162.960~354.7121.7263.4243.370~443.9524.4363.5443.980~743.8563.2573.3633.4合計142.2122.1122.2132.2
注:YLL=生命損失
2.3不同性別傳染性疾病死亡率及YLL男女傳染性疾病的死亡率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7.501,P=0.000,見表2)。
2.4主要傳染性疾病死亡分布主要傳染性疾病死亡分布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96.262,P<0.05),兩兩間差異亦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主要傳染性疾病YLL構成情況見圖1。
2.5乙型肝炎性別、年齡別的疾病負擔2007—2009年十堰市乙型肝炎早死引起的YLL均為30歲及以上年齡組人群,見表4。
表22007—2009年十堰市居民不同性別傳染性疾病死亡率(/10萬)和YLL(人年/1 000人)
Table2Infectious diseases mortality and YLL of different gender in Shiyan during 2007—2009
年份(年)男死亡率 YLL女死亡率 YLL2007193.281.32008152.791.52009172.981.7合計172.981.5
表32007—2009年十堰市居民主要傳染性疾病死亡分布〔n(%)〕
Table3Death distribution of major infectious diseases in Shiyan during 2007—2009
年份(年)乙型肝炎肺結核其他2007 43(82.7) 7(13.5) 2(3.8) 2008 32(69.6) 7(15.2) 7(15.2) 2009 29(61.7) 8(17.0) 10(21.3)合計104(71.7)22(15.2)19(13.1)
圖1 2007—2009年十堰市居民主要傳染性疾病YLL構成情況
Figure1The consist of major infectious diseases YLL in Shiyan during 2007—2009
表42007—2009年十堰市居民性別、年齡別乙型肝炎YLL(人年/1 000人)
Table4Hepatitis B YLL of different gender and age in Shiyan during 2007—2009
年齡組(歲)2007年男 女2008年男 女2009年男 女合計男 女0~000000005~0000000015~0000000030~3.61.02.71.02.90.63.10.945~4.11.73.42.23.00.93.51.660~5.21.52.003.21.53.51.070~3.04.62.03.54.903.32.780~1.903.73.43.903.01.1合計2.71.11.91.02.10.52.20.9
隨著一些傳染病在上世紀得到有效控制,人類疾病譜發(fā)生了明顯變化,傳染病呈現(xiàn)新的流行趨勢。目前,我國傳染病發(fā)病總人數(shù)多,仍是威脅人民健康乃至生命的重要因素。十堰市是鄂、豫、陜、渝毗鄰地區(qū)惟一的區(qū)域性中心城市,傳染病的控制直接關系到鄂西北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及社會的安定。因此,找出本地區(qū)主要傳染性疾病,制定有針對性的措施刻不容緩。傳統(tǒng)指標(如死亡率、發(fā)病率等)僅說明健康狀況的某一側面,不能全面反映疾病對健康的危害程度。用疾病負擔來衡量疾病嚴重程度的研究可幫助確定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衛(wèi)生服務和衛(wèi)生研究重點,為制定更合理的衛(wèi)生資源分配政策提供有力依據(jù)。
本研究結果表明,十堰市城區(qū)居民2007—2009年傳染性疾病YLL(人年/1 000人)分別為2.2、2.1和2.2,相對國內(nèi)一些地區(qū)較高。1990年我國感染性、寄生蟲病YLL為7.5[3],2003年云南石林縣為2.1[4],2008年成都市為1.19[5],2002—2005年杭州市西湖區(qū)傳染病YLL為0.24[6]。
本研究顯示十堰市居民傳染性疾病的死亡主要發(fā)生在30歲及以上年齡組,死亡率隨年齡增長而逐漸升高,且傳染性疾病死亡引起的死亡損失健康生命年主要由30歲及以上成人承擔。從性別上看,男性人口的疾病負擔高于女性人口,這與國內(nèi)多數(shù)調(diào)查基本一致[4-5]。可見30歲及以上男性人口應該成為本地區(qū)傳染性疾病防制的重點人群。
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乙型肝炎與肺結核是本地區(qū)傳染性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乙型肝炎是本地區(qū)傳染病死亡的第一位死因,占總死亡近3/4;肺結核為第二位。乙型肝炎死亡病例全部發(fā)生在30歲以上年齡組,男性疾病負擔總體高于女性。這需要引起足夠重視,應該將乙型肝炎與肺結核病列為今后十堰市傳染病防制策略的重中之重。在制定防治策略上,提示應把30歲及以上成人作為乙型肝炎和肺結核防治重點人群,應強化乙型肝炎和肺結核疫苗接種,加大控制力度,加強監(jiān)督。
本研究僅對十堰市居民傳染性疾病的疾病負擔進行了初步的探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要系統(tǒng)地評估十堰市疾病負擔水平和特點還需要大量的工作,有待于深入的后續(xù)研究。
1WHO.Clinate change and human health-risks and responses.Summary[R].2003.
2WHO.DALY Template[EB/OL].http://www.who.int/healthinfo/ global.burden.disease/tools.national/en/index.html.
3周尚成,萬崇華,蔡樂,等.云南省某地農(nóng)村疾病負擔分析[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1,15(1):25-28.
4周尚成,蔡樂,萬崇華,等.云南省石林縣早死所致生命損失(YLL)分析[J].實用預防醫(yī)學,2007,14(5):1354-1356.
5馮敏,廖江,魏詠蘭,等.成都市居民疾病負擔中早死所致生命損失分析[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1,38(18):3770-3772.
6戴苡,沈毅.杭州市西湖區(qū)疾病負擔中早死所致生命損失[J].海峽預防醫(yī)學雜志,2007,13(3):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