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駿說,對于他而言,每一個本命年都發(fā)生了一些重要的變化:第一個本命年,他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規(guī)劃;第二個本命年,他遠赴日本開始了留學生涯;第三個本命年,他進入微軟,人生軌跡從此改變……
“我發(fā)現(xiàn)我的企業(yè)做不大,我做事情就喜歡將事情做大?!?/p>
1994年的一天,唐駿忽然接到一個電話:“你好,我是微軟公司,臺式婚姻配對機是不是您的發(fā)明?產品顯示了您杰出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有沒有興趣加盟我們公司?”
“過去,我好歹是個老板,想讓員工做什么,他們就得做什么;到了微軟,我是個員工,上司讓我做什么,我就得做什么。每晚寫工作匯報的日子讓我感覺落差很大。實際上,作為一個新入職的員工,我那時不可能每天做什么有實質效果的工作,但是,既然要寫匯報,總得寫點東西出來。所以,我當時壓力很大,每天都給自己找事情做。”唐駿曾回憶。
有過當小老板的經驗,他能從老板角度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迅速從幾千名程序員中脫穎而出。
“人類只有在熱情滿懷時才顯出真正的偉大?!钡纤估劾镌凇犊茖幩贡取分羞@樣寫到。
唐駿從洛杉磯跑到西雅圖,“只要讓我進微軟,讓我干什么都行?!?994年的唐駿想進微軟學習兩年市場,然后出來自己做。唐駿沒有做市場的背景,他被分到windows NT開發(fā)組做程序員。那個時候的唐駿,就像一粒沙子被扔進了大海。當時的微軟擁有像唐駿這樣的工程師不下萬人,這些小工程師的年薪通常在五六萬美元。
微軟當時正在開發(fā)Windows,先做英文版,然后由一個300多人的大團隊開發(fā)成其它語言版本。剛進微軟幾個月的唐駿覺得這種辦法很愚蠢。能不能改一下?下了班,唐駿開始動腦筋……半年后,他寫出幾萬行代碼,反復運行,證明他的程序經得起檢驗,才找老板面談,微軟公司又花3個月認證,于是,原先的300人大團隊一下縮到了50人!
“雖然是做程序員,但是不能只把自己當成程序員。你還可以為你的老板和公司著想。但并不是找到問題就萬事大吉,任何公司從來不缺挑刺兒的人。因為你看到的問題,可能不曉得有多少人早抱怨過了!所以你與其就這么跑去找老板而于事無補,還不如調查研究后,帶著解決方案去找老板,這才是上策。只有一個指出了核心問題又拿出了有效解決方案的員工,才會得到老板的重視和信任?!碧乞E說。
1997年,唐駿在微軟總部的發(fā)展遇到了瓶頸,而此時的他正好看到了比爾·蓋茨在中國的發(fā)展戰(zhàn)略,1998年1月1日,經總部批準,時任微軟總部Windows NT開發(fā)部門高級經理的唐駿從美國帶了4個經理來到上海,組建微軟大中國區(qū)技術支持中心(即下文中提到的“上海微軟”)。
沒有一兵一卒,從美國總部帶來的4名經理一年之內必須送回。一番緊張籌備,唐駿親自面試,首批招收了27名員工,迅速構建了“上海微軟”最初的班底;3個月后,管理系統(tǒng)初步建成,技術中心開始運轉;6個月后,唐駿領導的技術中心各項運營指標已位居微軟全球五大技術支持中心之首,唐駿也因此獲得了比爾·蓋茨總裁杰出獎,這是微軟公司內部的最高榮譽。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2001年10月18日,在上海召開的APEC會議上,比爾·蓋茨宣布,微軟亞洲技術中心升級為微軟全球技術中心,唐駿擔任該中心總裁。而此時的唐駿也完成了職業(yè)生涯中的3次飛躍,唐駿兩度被授予微軟公司最高獎項——比爾·蓋茨總裁獎,這在微軟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當1999年5月的一個上午,微軟中國區(qū)總裁吳士宏女士辭職。微軟亞太區(qū)總裁羅麥克打電話給時任微軟亞洲技術中心總裁的唐駿,問他有無興趣,唐駿回答“不。”而等到2002年3月,微軟(中國)總裁的位置再次空出來時,唐駿接受了。唐駿在上海微軟創(chuàng)下的業(yè)績?yōu)樗?002年入主微軟中國總裁一職提供了最好的理由。
“某一天,如果一定要我離開微軟中國去微軟的其它地方,我寧愿辭職?!边@是唐駿在2003年初說過的一句話,沒想到一語成讖。
2004年2月8日,微軟大中國區(qū)總裁陳永正說這是唐駿正式從微軟退休的日子。唐駿終于沒能擺脫他的前任們留下的夢魘。
“我要做的是每天上班都要有激情,我要找到一種我最能接受的方式”。唐駿在從微軟退休時說。為了解決微軟(中國)和微軟大中華區(qū)的重復架構問題,唐駿讓出了自己的“奶油蛋糕”,并在反復思量后選擇了離開。因為他在新管理架構下已經找不到北,也失去了激情。
“職業(yè)經理人要認清自己在公司里永遠只能是老二,是輔佐董事長的,不是分江山的。職業(yè)經理人就應該看淡權力,甚至放棄權力。先做人,后做事,偶爾做做秀。”這是唐駿信奉的哲學。
“獨辟蹊徑才能創(chuàng)造出偉大的業(yè)績,在街道上擠來擠去不會有所作為?!庇娙薟·布萊克曾這樣寫道。
中國信息化周報2013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