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皖 范星冉
摘 要:該實驗以初中二年級學生為被試,對聯(lián)想記憶法是否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記憶成績進行了研究。結果發(fā)現:聯(lián)想記憶法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記憶詞語的能力,并且學生的主觀組織值顯著提高。
關鍵詞:記憶;記憶術;聯(lián)想記憶法;主觀組織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05-0196-02
一、問題提出
記憶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特別是學生的學習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已有的研究表明,人們記憶能力不容易改變,但是卻可以通過獲得提高記憶能力的方法。然而在一般的學校教學中,卻沒有專門教授學生記憶方法的學科。所有學生都是根據自己的經驗使用簡單的重復方式進行記憶。因此現在的教學中,如何讓學生們掌握記憶規(guī)律和科學的方法,并且讓學生通過這些規(guī)律和方法來提高自身的記憶能力,愈來愈成為現在亟須要解決的現實問題。
記憶的方法有很多種,而記憶術是一種比較鮮為人知的記憶方法[1]。該方法也被稱為聯(lián)想法,是人為的采用特殊的方式進行記憶,以改善記憶效果的技巧和方法。該方法之前都是出現在一些暢銷書中,沒有實驗證據的支持,但是在天津市的教師資格證的考試用書中提到該方法,該書中指出該方法可以使記憶過程變得生動有趣,因而加強了記憶。并且這種方法對于學習外語單詞,物理或化學符號,地名人名或項目,系列等信息時,非常有用[2]。近年來一些碩博論文中也針對該方法進行了詳細的解釋,在另外一些論文研究中還針對這種記憶方法進行了個體實驗研究,如高睿娜(2012)的研究[3];還有一部分論文是針對單詞的聯(lián)想記憶進行研究的,如張曉瑜(2003)的研究[4]。但是這些研究主要是針對聯(lián)想記憶專家的,或者使用的材料為英語單詞。那么一般的學生經過講解是否也能掌握這種方法,能夠利用該方法提高自己的記憶能力呢?這種方法是否也能夠有效的應用于記憶其他的知識?這個問題還有待于進一步的研究。
聯(lián)想法主要包括地點聯(lián)想,諧音聯(lián)想,縮減聯(lián)想以及關鍵詞聯(lián)想等具體方法。無論使用哪種聯(lián)想方法,都是以以下基本規(guī)則為基礎的。
1.圖像記憶。聯(lián)想時要盡量使聯(lián)想內容形象化、具體化。這與心理學研究中的圖片優(yōu)勢效應是一致的。即多數情況下,人們在完成記憶任務的時候,對圖片的記憶總是好于對字詞的記憶,圖片優(yōu)勢效應在記憶以及再認的研究中都得到了廣泛支持[5]。而使用聯(lián)想記憶主要是將你所看到的需要記憶的對象轉換成相對應的圖像,與圖片優(yōu)勢效應是一致的,并且在轉換成圖片的過程中加上一些其他的原則,就會是記憶痕跡編碼的更加深刻。如當我們看到太陽這個詞語的時候,如果根據一般的方法記憶,那么學生就會根據詞語的聲音來記憶;但是如果被試在頭腦中想出來太陽的形象,就有利于其記憶。
2.畫面生動形象,使用多種感覺通道。人們可以通過視覺、聽覺、味覺、觸覺等各種感覺通道來記憶自己需要記憶的信息,已有研究表明,使用多種感覺通道協(xié)同進行記憶的效果要遠遠好于單一通道的記憶結果?!督逃睦韺W》中指出,人一般可以記住自己閱讀過的信息的10%、自己聽到的20%,看到和聽到的50%,這說明多種感官的參與,能有效增強記憶。
而聯(lián)想記憶法要求在同學們進行盡可能多地使用多種感覺通道來記憶。要求其在想象畫面的時候,要想其具體的顏色、味道、形狀等,因此也能夠提高學生的記憶。
3.荒誕夸張。7S倍速記憶法一書中指出荒誕夸張的東西能夠吸引我們的注意,引起我們較強烈的情緒反應[6]。而注意是記憶的一個基本前提,情緒反應也有利于我們的記憶,我們對有情緒色彩的事會比枯燥的事記憶得更好,對愉快的事會比不愉快的事記得更好[7]。
以上可以看出聯(lián)想記憶法中的每一項原則都有對應的心理學理論或實驗的支持。那么聯(lián)想記憶是否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記憶呢?因此為了檢驗這種方法是否有效以及一般學生是否通過講解都能夠掌握,進行本實驗研究。在實驗開始之前,選取安徽省淮北市某中學初中二年級一個班級的學生作為培訓對象,進行為期一周,每天一節(jié)課的培訓。在培訓過程中,教給學生使用聯(lián)想記憶法的基本規(guī)則,并且運用不同于正式實驗的材料進行了多次練習。使得學生能夠基本掌握這些規(guī)則,將看到的記憶內容按照順序聯(lián)想成一個個連貫的故事,呈現在每個學生的腦海中,加深被試對這些任務的記憶程度。
二、研究方法
1.被試。共64人參加實驗,控制組和實驗組學生各半。其中男生35人,女生29人,平均年齡為14.36±0.73歲??刂平M被試和實驗組被試都為隨機抽取,其中實驗組被試為經過一周培訓的學生,而控制組為同一年級中其他的沒有經過培訓的班級學生。
2.實驗材料的選擇。從《現代漢語頻率詞典》(北京語言學院/語言教育研究所編,1986)中的“表二.(2)頻率最高的前8 000個詞”詞表中選取60個常見的具體名詞。因為具體名詞一般都有對應的形象,對于剛剛接觸這種方法的被試來說,更利于其進行聯(lián)想,但是如果使用的抽象名詞或者動詞,因為沒有具體的形象與之對應,不利于初學者的聯(lián)想。
3.方案設計。本實驗為單因素實驗設計。自變量為使用聯(lián)想記憶法與否,因變量為被試的正確提取率和主觀組織值。主觀組織在1962年首次由圖爾文提出,他認為人們在記憶時使用自身的策略進行組織,這樣在回憶時也會使用與自身策略相對應的方式進行輸出,針對自己的假設提出了多種計算這種組織程度的具體計算方法,如PF配對比率(pairfrequency),SO主觀組織值(subjectiveorganization)、ARC(AdjustedRatioofClustering)分數等具體方法[8]。已有很多研究表明主觀組織值與回憶成績之間有一定的正比關系,隨著組織程度的升高,回憶成績也會提高。
本文中使用的主觀組織值為配對比率PF(pairfrequency),由Sternberg和Tulving提出,適用于計算兩列數據之間的主觀組織值,取值范圍為-E(ITR2)到c-1-E(ITR2)[9]。計算公式如下。
PF=O(ITR2)-E(ITR2)=O(ITR2)-2c(c-1)/hk
其中O(ITR2)表示實際觀察到的兩列數據中相鄰詞語的次數,不考慮詞語的先后順序,只要詞語是相鄰的就可以;E(ITR2)表示期望中兩列數據中相鄰詞語的次數。c表示兩列數據中都包含的項目數,h和k分別是指兩列數據中數據的個數。
該計算方法適用于計算同一個被試前后不同次數回憶時候的主觀組織值,如果所得到的數值大,就說明被試組織比較穩(wěn)定,如果所得數值小,則說明該被試的組織比較不穩(wěn)定。
4.實驗程序。本實驗包括學習、干擾、回憶、干擾、再回憶5個階段。
學習階段:實驗材料使用E-prime軟件呈現,每屏呈現十個詞語,每屏幕詞語的呈現時間為50秒,詞語呈現順序固定。告知被試隨后會有一個記憶測驗,其中控制組學生使用自己的方法按照順序記憶,實驗組學生要求使用聯(lián)想記憶方法中的串聯(lián)法按順序進行記憶,學習過程中不允許出聲復述,不允許紙筆記錄。
第一次干擾階段:學習結束后進行3分鐘的簡單乘法運算,共30題,每題的呈現時間為6秒鐘,要求被試將答案寫在答題紙1上。
第一次提取階段:讓被試將自己所記得的詞語盡可能的按學習時的順序寫在答題紙2上。如果不記得學習時候的詞語順序,只需要盡可能多的寫出記得的所有詞語即可。使用spss15.0軟件對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
第二次干擾階段:提取結束之后,讓被試進行3分鐘的迷宮實驗。
第二次提?。涸摶貞涬A段和第一個回憶階段相同。
三、實驗結果
計算出實驗組和控制組被試的正確提取率,結果見表1。
對控制組和實驗組的正確提取率以及主觀組織值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表明實驗組和控制組第一次和第二次的正確提取率差異極其顯著,p<0.001,與控制組相比,無論是第一次回憶還是第二次回憶,實驗組正確提取率都顯著高于控制組;實驗組和控制組的主觀組織值差異極其顯著,p<0.001,與控制組相比,實驗組的主觀組織值顯著高于控制組。
四、結論
研究結果表明,通過短暫的一個星期的培訓,聯(lián)想記憶法確實提高了學生的記憶詞語的成績,提高了被試的主觀組織程度,是一種有效的記憶方法。
五、討論
經過一周共五次課的講解,實驗組學生的第一次以及第二次的回憶成績都顯著高于控制組被試的成績,并且實驗組被試的主觀組織值顯著高于控制組被試,說明實驗組被試的組織程度顯著高于控制組,聯(lián)想記憶法對于提高學生的記憶詞語確實有很大幫助。這與尚菲(2011)研究結果一致。因此如果該方法如果能較好的應用到實際的教學中,教給學生針對具體學科的記憶方法,讓學生在日常學習中能夠有效利用該方法,將會較大程度地提高學生記憶知識的速度,并且這種方法因為是自己進行聯(lián)想記憶的,記憶的是動態(tài)化的圖片,因此更有利于學生的記憶保持,減少學生平常重復的記憶,減輕學生的記憶負擔。
另外聯(lián)想記憶不僅僅是一種記憶方法,而且在使用這種方法時,要求所有學生使用右腦的圖片功能,因此其右腦一直得到很好的訓練,有利于學生右腦的開發(fā);并且使用這種方法進行聯(lián)想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創(chuàng)造過程,因此這種方法還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車麗萍.記憶術——科學的記憶方法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4.
[2]盧強.教育心理學[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0:139-140.
[3]高睿那.一位日本記憶專家的記憶方法[D].上海: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2.
[4]張曉瑜.大學新生運用聯(lián)想記憶法在詞匯學習中的效果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06.
[5]Paivio A & Csapok.Picture superiority effect in free recall:Imagery or dual coding?[J].Cognitivepsychology,1973,(5).
[6]高效能學習研究機構.7S倍速記憶法[M].北京:中國民航出版社,2005:122-123.
[7]李雪冰,羅樂嘉.情緒和記憶的相互作用[J].心理科學進展,2007,(1).
[8]Tulving.E.Subjective organization in free recall of “unrelated”words[J].Psychology Review,1962,(69).
[9]Robert J.Sternberg & Endel Tulving.The measurement of subjective organization in freerecall[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77,Vol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