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呈芳(福建省邵武市立醫(yī)院血透室,福建 邵武 354000)
血液透析技術是用于終末期腎臟疾病的有效替代療法之一,專業(yè)性強、工作風險大,治療過程中存在各種不安全因素,給患者帶來心理和生理的損害。因此,應加強護理人員的風險意識和法律意識,及時發(fā)現和處理各類風險,確保血液透析護理安全。
我院血液透析室共有血液透析機11臺,連續(xù)性血液透析機1臺,固定患者數80余例,每個月透析次數達600余人次,因此每周一到周五均為三班透析。在血透室進行透析的患者最大為81歲,最小為27歲,最長透析史為18年。有各種疾病并發(fā)尿毒癥的:最多的數原發(fā)性腎臟疾病,其次是糖尿病腎病,高血壓性腎病。
2.1 出血:動靜脈管路與透析器及穿刺針連接不緊密、管路分支與機器連接不緊密、穿刺針固定不妥引起針頭滑脫、回血時錯拔靜脈針、穿刺部位滲血、穿刺失敗引起巨大血腫、透析器漏血等,如果沒有發(fā)現就可能在短時間內造成大量失血,致使患者在數分鐘內休克,甚至死亡。
管理措施:①透析前做好管路的檢查工作,包括檢查泵管和動靜脈壺是否完好、管道各分支夾子有無夾緊、管路與透析器的螺紋口是否連接緊密;②穿刺針及管道應妥善固定,神志不清或不合作者可用約束帶固定雙手腕,防止針頭滑出。血液透析過程中,經常檢查穿刺部位有無滲血;③上機時,動靜脈端管路與穿刺針切忌接錯,如因流量需要將動脈管路接于靜脈端穿刺針時,應做好交接班工作;④加強血液透析中的巡視工作,觀察患者的面色、生命體征的變化,仔細聆聽患者的主訴,不放過任何疑點。
2.2 空氣栓塞:空氣進入血液引起空氣栓塞是嚴重的致命并發(fā)癥。達5 ml空氣進入體入可引起死亡[1]。常見原因:①靜脈管路內空氣未排盡;泵管方向裝反,導致動脈管路內的空氣進入體內;②血泵前動脈管路破損或動脈管路與穿刺針連接不緊密;③預沖管道后或進行輸液后未及時關閉輸液處夾子及輸液器上的調節(jié)器,使空氣進入血路管;④空氣監(jiān)護裝置失靈或忘記打開;⑤回血時注意力不集中,當血液末端到達靜脈濾網時未及時關泵,致使空氣進入體內。
管理措施:①立即夾住回路血管,關泵,使患者取頭低左側臥位,并輕拍背部,鼓勵患者咳嗽,給予大流量吸氧或激素治療。嚴重者可以進行右心房穿刺或送高壓氧艙治療;②上機前應仔細檢查管路是否完好,安裝是否正確,連接是否緊密、各分支是否夾緊、機器報警系統(tǒng)是否完好;③回血時注意力要集中,嚴格按照操作程序,及時關泵。給予患者靜脈補液時應密切注意,及時關閉輸液夾。
2.3 發(fā)熱:防止致熱原是預防感染的關鍵,致熱原反應臨床表現為寒戰(zhàn)、高熱、嘔吐、背痛等[2]。產生熱原反應的原因有:①復用透析器被病原體污染、消毒劑沖洗不徹底 、水處理系統(tǒng)消毒不充分;②反復動靜脈穿刺或深靜脈置管時消毒不嚴、不徹底,并發(fā)醫(yī)源性感染;③室內空氣質量不符合要求。
管理措施:①血液透析時必須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規(guī)程,非工作人員不得進入透析室,操作者進人透析室要更換拖鞋,衣帽整齊,戴口罩,血液透析室每天早晚用消毒液濕式擦拭,每天紫外線照射1 h,每周空氣消毒1次;②每次透析完成后透析機應用化學消毒劑消毒、也可進行熱消毒處理,用于血液透析的消毒液以及與血液透析接觸的容器、物品等器材均應定期更換、嚴格消毒;③復用透析器用0.35%的過氧乙酸灌注,消毒滅菌時間不少于11 h。過氧乙酸在常溫下極不穩(wěn)定,須冷藏,消毒有效期僅為3 d[3]。血液透析護理的操作中內瘺管的穿刺是一項損傷性操作,它將16號的穿刺針直接穿入血管,將血引出體外,但要求血流量充足,每分鐘血流量起碼達到200 ml以上[4]。盡可能要做到一針見血,方能保證內瘺管壽命的持久性,如果患者血管條件不好給穿刺帶來困難,容易造成血腫,影響內瘺管壽命。對于臨時性和長期性血管通路的護理要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否則極易造成敗血癥的發(fā)生。
通過以上的管理措施,全體工作人員提高對錯誤、事故的防范意識,使日常預防對策徹底地具體化。透析前做好透析器及管道的各項準備工作,透析中提高觀察病情能力和急救處理能力,透析后對復用的透析器作好消毒工作,病室做好終末消毒處理,避免各種透析風險的發(fā)生,保證了服務質量,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
護理安全管理直接關系到患者的根本利益,也是提高護理服務質量的保障。只有護理安全,才能提高透析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患者的生命。
[1] 沈清瑞,葉任高,余學清.血液凈化與腎移植[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9:85.
[2] 項呈喜,華 云,李愛梅,等.透析器與灌流器串聯(lián)治療老年尿毒癥的臨床觀察[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5,12(25):1559.
[3] 林惠鳳.實用血液凈化護理[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5:206.
[4] 吳谷奮.血透室護理安全管理的認識和探討[J].中國現代臨床醫(yī)學,2007,6(1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