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寫是一種綜合能力的訓練,是對學生所學語言知識的綜合運用,是一個系統工程,它應貫穿于教學活動的全過程。教師應該長期、堅持不懈地對學生進行寫作指導,把日常訓練、寫作策略與應試注意事項結合起來,賦予寫作以新的內容和深度,在思考、分析和指導中不斷總結和完善寫作教學方法。
【關鍵詞】 寫作策略 語言知識 引導學生
近年來,中考英語書面表達命題形式趨于多樣化,體裁趨于豐富化,題材趨于開放性,分值有增加趨勢。中考書面表達題型連續(xù)兩年都在發(fā)生變化—由寫別人到寫自己;由寫故事到寫感受;由寫虛構情景到寫真實問題等,這體現了寫作題型設計方面的創(chuàng)新性、個性和多樣性。這就要求教師改變英語寫作教學策略,幫助學生提高英語寫作綜合能力。
1. 寫作教學現狀
首先,教師對英語寫作的教學功能認識不清,自身的寫作教學意識薄弱。
其次,許多學生對寫作缺乏應有的重視,花費在英語學習上的時間很多,但用在寫作練習中的時間很少,以致綜合成績始終不理想。
再次,從人教版英語新目標Go for it!中可以看出,教材非常重視對寫作素材的呈現和積累,基本上每個單元的B部分Selfcheck或Reading練習中都設置了相應的寫作訓練。這些練習既有教材內容的鋪墊又有相關語言信息的輸入。教材設計強化了寫作教學,它要求教師在平時組織教學活動時重視寫作訓練,并把寫作教學納入課堂教學活動設計之中,但是,許多教師忽視了利用教材進行寫作訓練,致使寫作教學和教材相脫節(jié)。
2. 寫作指導的有效途徑
2.1明確要旨
內容引導、時態(tài)確定、篇章表面結構是一篇書面表達的三個組成部分,也是三個大方向。
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時,應使學生明確寫作目的,考慮內容、時態(tài)和文章結構三個方面,以體現文章表達的完整性;應從內容、時態(tài)和結構三個方面加強寫作訓練,幫助學生提高英語寫作能力。
2.2利用教材
教材包含各類話題,而話題實際上就是很好的寫作資源。老師利用教材開展寫作訓練不但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而且也可以幫助他們縮短寫前準備時間(縮短處理、篩選、提煉寫作素材的時間),縮小寫作范圍,使他們有針對性地切入問題,精確地把握題目的中心思想等。
教師可以通過這樣的寫作訓練,幫助學生到在寫作時,首先應把握題目的中心思想,并根據自己的立意有針對性地進行闡述;了解到有時為了議論的需要,可以有記敘和描述,但應盡可能用最少的詞句,簡明扼要地把事情概括出來。
2.3結合訓練
現代教學講求精講精練、講練結合。因此,教師應在學生完成寫作任務后,幫助他們分析寫作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并加以改進,加強寫作方法和技能方面的指導,促使他們舉一反三。
2.3.1確定體裁
不同體裁的文章(記敘文、應用文、說明文、議論文)使用的語言和文章的布局結構是不同的。因此,教師應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學會確定文章體裁。
2.3.2學會取舍
初中英語書面表達要求用80~100詞進行完整表達。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學會取舍文字,注意把握表達重點,使文章達而有意。
2.3.3適當展開
適當展開,即除了題目的提示外再進行適當的拓展和延伸。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學會適當地展開內容。在表格類的英語書面表達題型中,這顯得尤為重要。
2.3.4拓展形式
為了使學生對寫作學習保持興趣,教師應該對寫作訓練進行統籌規(guī)劃,適當地進行一些拓展性寫作訓練。
3. 寫作指導的方法
3.1連詞成句,連句成文
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平時的朗讀過程中摘記好詞、好句并反復朗讀,再將摘記下來的詞、句重新組合,進行連詞成句、連句成文的練習。
3.2變化人稱,改編短文
教師應引導學生經常進行變化人稱、改編短文,變對話為獨白,變采訪為報道的寫作練習,并將這些練習書面化,促使他們在寫作的同時發(fā)現和思考問題,提高他們的綜合審題能力。
3.3自覺構思,獨立寫作
教師可以向學生提高寫作要求,要求學生把完整書寫和簡略寫作結合起來練習。教師可以結合當前生活中的熱點話題,如綠色奧運、我與奧運、結合家鄉(xiāng)創(chuàng)衛(wèi)寫一份倡議書、給災區(qū)的同齡人寫一封信等,讓學生構思并寫出寫作思路、互評互學,以略寫的形式展開寫作訓練,再選擇部分題目進行全面的寫作訓練,以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與創(chuàng)作的能力。
4. 結束語
教師應引導學生將學到的寫作練習所得融入到自己原有的知識中,成為自己認知結構的有機組成部分,即內化寫作技能和方法,提高英語寫作能力。
[1] 教育部.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2] 中學生英語教學與研究[M].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