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記憶深處,有這樣一位老校長,他以質樸而溫暖的話語滋潤了我的心田,他用獨特的智慧開啟了我封閉的心靈世界。一路走來,他源源不斷地給我思想和智慧,引領我開啟輕松快樂的教育之門,走上多姿多彩的人生之旅。
那是1995年春天,畢業(yè)5年的我已連續(xù)在本鄉(xiāng)被調動了4個學校。開學的前一天,我租了一輛手扶拖拉機,帶著一顆無限傷感的心去新學校報到。一路上翻山越嶺,經過了近3個小時的顛簸,終于到達了一所建在半山腰的學校,我的情緒也低落到極點。
車子剛停穩(wěn),一位年近花甲的老校長就出來迎接了。他親自幫我拎下行李,領著我來到一間舊的房子前,一面從口袋里摸出一把鑰匙,一面抱歉地說:“小易,學校實在找不到像樣的住房,只能委屈你住這兒了。”
我從校長手中接過那把有些發(fā)銹的鑰匙,插進銹跡斑斑的鎖,才發(fā)現鎖芯也上了銹,根本擰不動,就準備找工具將鎖一撬了之。老校長卻攔住了我,并說:“好好的一把鎖,不能就這樣廢了,總有辦法把它打開的。”老校長匆匆離開,一會提了個油瓶回來,一滴一滴把油滴到鎖孔上,讓油慢慢滲到鎖芯里。他告訴我:“過10分鐘后,你再試試吧,一定行?!?0分鐘過去后,我去開鎖,使勁擰,還是一動不動;又過了10分鐘,我再試著擰了幾次,只聽見細微的“啪”的一聲,鎖開了。我驚喜地取下鎖,擦拭干凈,握在手里,感覺沉甸甸的,真是一把好鎖,險些毀了它。
我進了房間。在清掃這個雜物間時,竟然發(fā)現幾本雜志,上面蒙著厚厚的一層灰塵,輕輕地撣去灰塵,細細一看,原來是幾本關于教育的書。出于一種讀書人對書籍本能的愛好,我把它們疊放整齊,擺在案頭。
吃過晚飯,我一個人在房間發(fā)呆。不經意間,老校長開鎖的情景又浮現在眼前。我感覺自己就是那把銹跡斑斑的鎖。說起來,我曾經也是一把好鎖,當初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取中師,終于跳出農門,覺得無比幸運。沒想到幾年之后,又被拋回山村,并且被扔到了更加偏遠的地方?,F實與理想的巨大差距讓我無法理解和接受。我開始隨波逐流,甚至討厭自己的工作。我看到孩子就煩心,覺得一個比一個難管理,本想著用撬鎖的辦法來馴服他們,結果越馴越頑劣。因此教學成績總是一塌糊涂,我對自己也失去了信心,認為根本不是教書的料,成了一把銹跡斑斑的鐵鎖。
正想著,老校長敲門進來,找一把凳子坐下,和我拉家常,問寒問暖,臉上始終掛著笑。臨走的時候,他語重心長地說:“年輕人,可不能灰心,好好干,一定會有結果的?!崩闲iL的話如同春天的甘霖,讓我看到了希望。
我的心漸漸安靜下來,對教育教學不那么討厭了,對孩子們也不那么心煩了。夜深人靜的時候,放下手中的備課本后,我不自覺地翻閱起擺在案頭的書,沒想到這一翻,還翻出了習慣。我挑著搶眼的文字細讀,感覺這些教育文字仿佛是老朋友在與自己促膝相談。讓我找到了久違的充實,也讓我理解了教育的另一種含義:教育完全可以像開鎖一樣的有竅門……
后來,我不再滿足于讀一些教育書刊。書讀多了,我開始將一些好的教學方法和技巧運用于自己的課堂,試著解決實踐中的難題。教學的目的不只是學會開鎖,尊重、理解和關愛才是萬能的鑰匙,幫助學生開啟快樂之門、智慧之門。用愛心和責任去潤澤孩子的心扉,用智慧和真誠去打開孩子所有的心結。
因為懂得了這些道理,我忽然覺得教育的枝頭詩意盎然,教育的風景無比壯闊美麗。那個學期,我任教的五年級語數雙雙獲得了全學區(qū)第一名,所帶班級榮獲了學區(qū)優(yōu)秀班級,輔導學生的書畫作品也獲得了縣級二等獎。總結自己的成功,是老校長幫我打開心靈之鎖,不斷鼓勵我走出困惑,走出自卑和封閉的怪圈;是閱讀引導我找到教育之門,啟迪我推開教育之窗。
前年,我調到了鄉(xiāng)中心小學。離開了老校長。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對閱讀更加癡迷。我長期訂閱教育書刊,購買了大量的教育經典。隨著閱讀的逐步深入,我的人生視野越來越開闊。我將閱讀融入生活的每個細節(jié),用閱讀充實每個平凡的日子。我的人生之路因此走得越來越精彩。我從一名普通教師成為學校優(yōu)秀教師,后來又被評為縣級骨干教師。我的育人典型事跡被刊登在市級報刊上。近年來,我多次受到上級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