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高考而言,力學是物理中的重點和難點,但是總是有學生反映:看見題目卻不知從何下手;不知怎樣受力分析;理解不清題意;運用知識模糊等等的問題。于是,在多年的高中物理教學中,我對力學解題做了一些探究:在重視力學概念、規(guī)律教學的同時,把重點放在力學解題的思維過程上,增強學生自主學習力學的思維性。我們如果能把解題過程看作是“獲取信息,思維啟動,思維邏輯,思維深化”的過程,并且能夠做到“明確研究對象,理解相關概念,靈活運用規(guī)律,及時歸納總結”,任何力學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一、明確研究對象
力學題目中有的給出一個物體,有的給出兩個或多個相關聯(lián)的物體。這就需要我們認真審題,明確要研究的物體并對其狀態(tài)做出判斷。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找對象。所有的題目都以解決某一物體的時間、形態(tài),狀態(tài)等為目的,所以我們要先找出這個“物體”,把它從周圍眾多物體中獨立出來(或把某一個整體獨立出來)。2.定狀態(tài)。確定物體的初、末狀態(tài),然后,根據(jù)題意推出物體處于什么狀態(tài),做什么運動,形成一定條件下的物理圖景。3.畫草圖。確定了研究對象后,我們一般先畫物體的受力示意圖(按一重二彈三摩四其它的方法),再畫出物體運動過程的草圖。
二、理解有關概念
物理概念是物理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若我們對物理概念的界定模糊不清,就會出現(xiàn)思維混亂,解題注意分配不合理等問題,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加深對概念的掌握:1.加強引入過程。增強物理概念的物質意識。每引入一個力學概念,應充分利用實驗或學生生活積累的已有經(jīng)驗加以證實,并在以后遇到同樣的情景及時復習思考涉及到的概念,總之要把物理概念建立在充實的物質基礎上,真正理解物理概念的物理意義。2.重點理解相似概念。力學中有些物理概念的界定很嚴格,而且容易和其他概念混淆,這樣的概念可以借助與它相類似的概念的比較來區(qū)別理解。如速度與加速度、速度和速率、功和功率、動能和動量、重量和質量等是一字之差,它們的物理意義卻不相同。功和能的單位相同,前者是過程量,后者是狀態(tài)量,它們也有嚴格的界定。
三、靈活運用規(guī)律
高中課程學習中物理規(guī)律相對來說比較抽象,而且有一定的適用條件和范圍,學生對規(guī)律的理解不夠深刻、全面,這也是學生易錯的重要原因。因此,我們要熟練運用牛頓運動三定律、萬有引力定律、機械能守恒定律、動能定理、動量定理、動量守恒定律等。一些學習中下的學生把物理規(guī)律成立的條件及適用范圍置于思維盲區(qū),需要對已建立的解題信息加以選擇。1.深刻理解規(guī)律。物理中的每一道規(guī)律都有來龍去脈,我們要先理解其條件和適用性。如果有條件可以通過做實驗加深對規(guī)律的理解。對于規(guī)律要特別注意需要說明的內容,這些可能就是容易產(chǎn)生理解錯誤或是忽視的地方。2.正確選擇規(guī)律。怎樣選擇物理規(guī)律,是解決物理題目的關鍵。這就需要我們根據(jù)題目中的物理條件對定律加以選擇,以達到準確,簡單,快速的目的,產(chǎn)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梢酝ㄟ^如下方式選擇規(guī)律:根據(jù)物理過程選擇規(guī)律;從已知條件選擇物理規(guī)律;從解題結果檢驗物理規(guī)律選擇的合理性。
四、多總結多思考
“溫故而知新”,一個人只有多去溫習已學過的、已做過的習題,才能有進步,才能更好地學好新知識。在做題過程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已經(jīng)會解的題過一段時間不會解了,這并不能說明知識點沒有掌握,只是做題時是為了完成任務而做題,沒有對問題的思維方式,處理方法及時做總結。力學中經(jīng)常在不同的章節(jié)會遇到同一類型的題目,這樣的題目有一些固定的解題思路,若在做題的過程中不斷的總結,比較,歸納,不僅會鞏固所學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夠深化邏輯思維,久而久之,邏輯思維能力就會到達一個更高的臺階。
責任編輯 徐國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