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學,作為美的一種特殊形態(tài),也具有美的本質(zhì)屬性。英語語言本身就具有無可比擬的美。由于學生對這門語言似懂非懂,英語的存在就具有神秘的距離美;同時英語又鮮活地存在于各國家和各民族的民俗背景之中,英語還充滿了異域風情美;英語字母有著線條流暢、揮灑自如的美;英語語調(diào)富有抑揚頓挫,舒和鏗鏘的美。因此,英語課堂教學可以豐富為一個發(fā)現(xiàn)美,體驗美,創(chuàng)造美的美育過程。
一、 美化課堂設計
只有獨特新穎的課堂設計,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作用于學生審美心理結構,激發(fā)他們的一種樂趣,使他們產(chǎn)生強烈的求知欲。如在教動物詞匯時,老師先播放一些動物的叫聲,在此起彼伏的大自然的聲音中,孩子們就會充滿好奇地辨別出不同動物的叫聲,此刻,老師可以表情夸張的問到:“Wow! What’s that ?” 然后模仿動物的聲音及動作,從而自然而然地引出其英語單詞的發(fā)音。這就要求教師的教學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風格,要使教學引人入勝,具有情趣美。
二、 美化教學手段
1. 美化板書
南宋時宗炳曾在《畫山水序》里講過“應目——會心——暢神”和“悅耳悅目——悅心悅意——悅志悅神”的藝術欣賞心理進程。秀美、工整的板書能給人以賞心悅目的感覺,同時可以利用色彩或變體字母將重點詞匯加以突出,通過圖畫的方式將個別詞匯生動化。這樣漂亮的書法必然能吸引學生的審美注意,同時也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 優(yōu)美音樂
音樂美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凈化人的心靈;音樂美可以通過情感共鳴提高人的感受力、觀察力;音樂美是開發(fā)右腦、培養(yǎng)智能,提高素質(zhì)的有效途徑。因此,有了音樂的英語課堂便會充滿生機和靈氣。同時,英文歌曲和童謠的學習不僅能調(diào)節(jié)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習興趣,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啟迪他們的智慧,而且音樂素養(yǎng)使學生在英語語音、語調(diào)上比較容易接受正規(guī)訓練。如英文歌曲“Edelweiss”優(yōu)美的曲調(diào)和旋律使孩子們充分感受到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愛國熱情;歌曲 “Farewell ”令孩子們有如親臨其境體驗那種純真的友情,令他們熱淚盈眶,情感得到升華。音樂作用于孩子們的審美心理結構,激活了他們的審美感受,從而產(chǎn)生了撼動心靈的力量。正所謂:“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3. 寓教于戲
針對小學生活潑好動的天性設計適當游戲,使孩子們在玩中學,在游戲中思索,從而使他們產(chǎn)生一種快感和愉悅,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此外,通過每個學生的參與,也充分體現(xiàn)出孩子們純真的心靈美,團結協(xié)作的和諧美、整體美。在游戲過程中可以用精美的道具來烘托場面,以達到盡善盡美的效果。在游戲中,學習不再是負擔,而成為孩子們內(nèi)心的向往;在游戲中,孩子們一次又一次受到美的熏陶。
4. 生動多媒體
信息時代,多媒體電腦等相關的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越來越得到廣泛的應用。多媒體的表達更直觀、更科學,它的表現(xiàn)能力輻射到傳統(tǒng)手工教具所不可企及之處。多媒體帶來的聲、光、色及線條等感官刺激都讓人驚嘆不已。在課堂中,教師通過動手制作的教學軟件來展現(xiàn)一個個生動場景,不但可以深深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使孩子們更準確更完善地掌握語言,同時也讓他們受到畫面美、音樂美的陶冶。
三、 美化教育者自身
形象美。墨子認為:“人性如素絲——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庇捎趯W生們具有一種普遍的“向師性”心理傾向,他們憑審美直覺去觀賞教師的語言(包括口頭語言和身體語言等)、風格、方法等構成的形式美和形象美,然后會不自覺地模仿老師的一言一行。如果老師的言行是美好而富有感染力的,那么學生耳濡目染,便會終身受益。因此,教師應該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讓這種無聲勝有聲的教育潛移默化地真正影響學生的氣質(zhì)和性格修養(yǎng),使自己成為學生們學習的美的典范。
語言美。教師在美化個人形象,展示個人魅力的同時,還必須美化教學語言。英語語言具有韻律美、動感美,而教師就是最直接的體現(xiàn)者。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力求運用純英式語言,語音語調(diào)純正、優(yōu)美、地道、流暢的語言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其韻律美和節(jié)奏感,從而增加學習的濃厚興趣。此外,在教學中教師應運用多變的語調(diào)、跳躍的語速,配合豐富的表情和恰當?shù)膭幼鱽戆l(fā)出指令、設置疑問和回答問題,盡顯語言的感性美,進而帶動學生對這種美的語言的探求和學習。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