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競技神”號,人們通常把它與“航母鼻祖”這四個字聯(lián)系在一起。因為,在英國海軍的歷史上,“競技神”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艦名。且不說航母時代之前,單是進入航母時代之后,英國海軍中以“競技神”號命名過的航母,前后就經歷了三代。
第一代“競技神”號是英國海軍改裝的最早的水上飛機航母,也是世界上第一艘水上飛機航母;第二代以“競技神”號命名的航母,是英國第一艘,甚至是世界海軍史上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血統(tǒng)純正”的航母,它不再是由其他軍艦或商船的艦體改裝,而是完全按照航母的標準建造;第三代“競技神”號是英國海軍在二戰(zhàn)末期建造的,為紀念在二戰(zhàn)中被擊沉的第二代“競技神”號,英國海軍把“人馬座”級航空母艦中的一艘命名為第三代“競技神”號,它是英國海軍歷史上服役時間最長的航母之一,經歷了二戰(zhàn),甚至到20世紀80年代還能率隊遠征馬島,航行萬里打贏戰(zhàn)爭。
奮起直追
日不落帝國海空揚威
第一代“競技神”號,是英國海軍改裝的最早的水上飛機航母。
1911年,美國“寇蒂斯”輕型飛機在“賓夕法尼亞”號重型巡洋艦上試飛成功,標志著百年航母的起源。與此同時,傳統(tǒng)海上強國英國也在進行著自己的“航空試驗”。由于英國海軍當時的主要對手是日益崛起的德國海軍,鑒于其擁有世界一流的“齊柏林”飛艇,所以英國將主要人力物力投入在飛艇的設計和試驗上。但是,由于飛艇的升力不夠,加之實驗中事故不斷,英國的“飛艇航空事業(yè)”被迫下馬。德國作為后起的工業(yè)化強國,很多工業(yè)技術是英國已經不太好追,更不太好趕的。此外,英國最早的宿敵之一——法國已經最早玩起了水上飛機。法國是最早組建海軍航空兵的國家,在早期的飛機發(fā)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美國巡洋艦試飛戰(zhàn)機的成功,德國飛艇發(fā)展的望塵莫及,法國率先玩起水上飛機,這一系列事件放在一起,對英國意味著什么?只有兩個字:刺激。
1909年法國飛行家波利里奧駕機飛越英吉利海峽,使英國感到失去了英吉利海峽天然屏障的保護,單純依靠水面艦艇、巨艦大炮難以固守本土。此種情況下,英國轉而發(fā)展水上飛機。沒想到,無心插柳柳成蔭,英國反倒成為第一個建成以水上飛機、水上飛機航母為核心的海軍航空兵的國家。所以,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么英國在發(fā)展海軍航空兵的歷史上后來居上了。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英國海軍在飛艇試驗上的嚴重受挫,反而為水上飛機的發(fā)展開辟了一片全新的天地。當年那些參加過飛艇試驗的骨干們,投身到水上飛機的事業(yè)中。皇家海軍也將研究重心轉向飛機與艦船的結合。1912年1月10日,海軍中尉薩穆森駕駛一架雙翼水上飛機,首次成功從停泊的戰(zhàn)列艦“非洲”號上起飛。同年5月9日,海軍上尉格利格里駕駛“肖特”式水上飛機,首次成功從以10.5節(jié)速度航行的“豪伊伯尼亞”號起飛。這些成功的嘗試,給皇家海軍的“航空事業(yè)”注射了一針“強心劑”。1912年5月,英國國防委員會做出決定,正式組建皇家飛行隊。這就是英國皇家空軍和皇家海軍航空兵的前身。兩年后,皇家飛行隊的海軍聯(lián)隊正式更名為皇家海軍航空兵,從此,已擁有39架飛機、52架水上飛機和7艘軟式飛艇的皇家海軍航空兵,作為一個重要兵種,進入皇家海軍的戰(zhàn)斗序列。
當然,擁有水上飛機,并不等于擁有水上飛機航母,更不等于擁有航母。實際上,雖然美國、法國最早發(fā)展了水上飛機,甚至法國最早組建了海軍航空兵,但他們遲遲沒把航母發(fā)展起來,原因就在于他們對水上飛機的探索、對海軍航空兵的探索,僅僅滿足于水上飛機能夠從戰(zhàn)列艦、重巡洋艦等大型戰(zhàn)斗艦艇上起飛,完全沒有想到改裝或建造專門用于搭載水上飛機的航母。而這重要的一步,是英國首先邁出去的。
英國海軍在組建航空兵前后就發(fā)現(xiàn),水上飛機從戰(zhàn)列艦、重巡洋艦上起飛存在很多問題,隨后就下定決心要改裝一艘專門用于搭載飛機—當時的水上飛機—的母艦。這就是之后發(fā)明的水上飛機航母。
1913年5月,英國對一艘原標準排水量5700噸的輕巡洋艦“競技神”號首次進行大規(guī)模改裝。這是一艘1900年下水的輕巡洋艦,在英國海軍的歷史上,它是第8艘以“競技神”號命名的作戰(zhàn)艦體,因此也被稱為“競技神八世”。眾所周知,巡洋艦沿著軍艦的軸線配置有大量大口徑、中口徑的火炮?!案偧忌癜耸馈北徊鸪伺烎己团烎旱娜恐匦突鹋?,艦艏安裝了飛行甲板作為水上飛機起飛的平臺,后半部取而代之的是停機平臺。此外,在軍艦、艦橋、上層建筑的后部以及主桅桿的下面,用帆布臨時搭成了一個活動機庫,用于搭載當時英國海軍水上飛機的主力機型——“肖特”式。為搭載更多的飛機,機翼做了折疊。
經過一系列改裝,“競技神八世”前面變成了起飛平臺,后面變成了停機平臺,還搭好了機庫。如此一來,一艘輕巡洋艦“競技神”號搖身一變,成為世界海軍史上第一艘水上飛機航母。這可以說是“競技神”號這個艦名在歷史上的一次華麗轉身。
作為世界上第一艘以搭載水上飛機為使命的“競技神”號航母,在下水服役不久,就趕上了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然而,這艘聲名煊赫的航母,在一戰(zhàn)中并沒有什么杰出表現(xiàn)。沒有任何反潛經驗,也沒有任何反潛能力的第一代“競技神”號航母,在航渡英吉利海峽時,遭到德軍U-27潛艇的伏擊,被德軍以兩枚魚雷擊沉。
不懼失敗
航母之路柳暗花明
第一代“競技神”號被擊沉后,英國感覺到水上飛機航母已是一種必不可少的艦種,因此馬上對輔助船“皇家方舟”號及另外3艘高速渡輪進行改裝。但是,此時水上飛機、水上飛機航母已不能滿足英國海軍的需要,他們開始考慮改裝或新建真正意義上的航母,能夠搭載作戰(zhàn)飛機而并非水上飛機的航母。
為什么水上飛機和水上飛機航母不能滿足英國海軍的需要了呢?原因很簡單。雖然水上飛機的起降非常方便,即使軍艦的平臺不夠,只需隨便找艘船,就能使飛機在水中起飛時將其拉著走,在水中降落時將其吊上船來。凡事有一利,也必有一害。水上飛機之所以可在水上起飛降落,是因為它有特殊的機體結構。水上飛機下部帶有大浮桶,以保證它在海面上起降和漂浮,所以它的機體和外形通常都非常龐大,重量相對比較重。但是水上飛機臃腫笨重,飛行速度不夠快,機動性能也較差,導致它不適合進行海上空戰(zhàn),甚至不適合對對方的水面艦艇展開空中攻擊。
英國海軍開始嘗試把常規(guī)飛機裝備到軍艦和水上飛機航母上,攔截大洋上空的德國“齊柏林”飛艇。1917年初,英國海軍裝備了外形輕巧的索普威斯“幼犬”式單座雙翼戰(zhàn)斗機,這種采用輪式起落架的小型戰(zhàn)斗機,可以從水上飛機航母的飛行甲板上直接滑跑起飛,滑跑的距離只需4.6米。但艦載“幼犬”仍有一個致命的缺陷:它們能從甲板上起飛,卻不能在甲板上降落,只能在海面上迫降,飛行員由軍艦撈救,飛機則只能遺棄。
為解決這個問題,1917年3月,英國海軍決定將一艘正在建造的大型巡洋艦“暴怒”號改建為一艘新的飛機母艦?!氨┡碧柕那爸髋诒徊鸪谂烍w前半部加裝了69.5米長的飛行甲板,鋪設了木制的飛行跑道。改裝后的“暴怒”號被稱為“飛機搭載艦”,“肖特”式艦載機利用艦上的臺車滑跑起飛,返回時仍然是先降落在海面上,再用吊車吊回母艦;而“幼犬”式戰(zhàn)斗機,由于母艦上高聳的塔式桅桿和煙囪的阻礙,仍然無法重返母艦。
為打破這個長期困擾的飛機著艦禁區(qū),勇敢的海軍少校鄧寧決定冒生命危險,在“暴怒”號上進行一次著艦試驗。1917年8月2日,鄧寧少校駕駛“幼犬”,用側滑的方法艱難地降落在航行之中的“暴怒”號的前甲板上,在世界上首創(chuàng)飛機在航行狀態(tài)的軍艦上降落的奇跡。
然而,幾天之后,鄧寧在駕機重復這種驚險的“特技動作”時,險情發(fā)生。他駕駛的飛機翻出艦外,墜入水中,鄧寧少校帶著他的豪情壯志不幸溺水身亡。
付出血的代價后,1917年底至1918年初,“暴怒”號再次進行大改裝。軍艦的后主炮和后桅全部被拆除,在艦體的后半部加裝了86.6米長的飛行甲板。以艦體中部的上層建筑為界,前部飛行甲板上的跑道供飛機起飛用,后部飛行甲板上的跑道供飛機降落用。這樣,在改裝
后的“暴怒”號上,飛機就可以互不干擾地同時進行起降作業(yè),搭載飛機的數量也增加到16~20 架?!氨┡碧柍蔀榈谝凰揖哂谐R?guī)飛機起降功能的真正意義上的航母。
在兩次改裝“暴怒”號的過程中,英國海軍意識到,從滿足艦載機起降要求的角度講,最理想的狀態(tài)是全通飛行甲板。1917年,英國海軍把一艘建造中的客輪改裝為“百眼巨人”號航母。它是世界上第一艘具有全通飛行甲板的航母,它的飛行甲板一馬平川,沒有任何建筑,甚至艦橋也被拆掉壓在飛行甲板的下面。
全通飛行甲板雖然能夠滿足飛機起降的要求,但是也帶來諸多其他不便。比如,艦橋被全部壓在飛行甲板下面,給軍艦的操控、艦載機起降的指揮造成不便。此外,煙囪以水平煙道向艦艉排煙,用的時候豎起來,不用的時候放倒,這在實戰(zhàn)過程中非常不便利。
改裝完第二艘“百眼巨人”號后,英國海軍終于明白,他們需要的到底是一艘什么樣的航母。換言之,他們終于明白,航母應該是什么樣的外形了。所以說,改裝航母是建造航母的一個前奏,或者說是必經的一個階段。如若不改裝一艘甚至幾艘航母,就不知道現(xiàn)代意義上的航母到底是什么樣的外形、什么樣的內部結構。這就是改裝和新建航母的關系,這一點適用于一切國家,特別是剛剛開始發(fā)展航母的國家。
1917年7月,英國海軍部訂購了第一艘“血統(tǒng)純正”的航母,將其命名為“競技神”號,以紀念第一艘水上飛機航母“競技神”號。
第二代“競技神”號從一開始就是按照標準的作戰(zhàn)艦艇來設計的,采用封閉式艦艏和全通甲板相結合。封閉式艦艏為“競技神”號首創(chuàng)。在北大西洋、英吉利海峽這種風高浪大的海區(qū)作戰(zhàn),開放式的艦艏顯然不適合,一個大浪上來,飛行甲板、艦艏甚至機庫都可能變成“汪洋大海”??紤]到這樣的戰(zhàn)場環(huán)境,第二代“競技神”號需具備良好的密封性。此外,全通飛行甲板從“百眼巨人”號就已存在,但第二代“競技神”號又有了新的設計:巨大的飛行甲板上一個環(huán)繞著煙囪的大型艦島被配置在艦體的右舷。此后,世界各國新建造的航空母艦,幾乎都采用類似的島式結構,一直沿用至今。第二代“競技神”號是世界上第一艘采取封閉艦艏加全通飛行甲板的島式結構航母。
第二代“競技神”號設計上的另一個突出特點是首次在航母上配備前所未有的強大火力。此前的水上飛機航母和其他航母,建造時考慮的主要是搭載飛機,很少顧及軍艦自身的防御火力問題。第二代“競技神”號裝配了4門140毫米火炮,既可用于對海射擊,又可用于對空射擊;4門102毫米高射炮、4門47毫米高射炮,主要用于防空作戰(zhàn)。第二代“競技神”號是第一艘把防空作為主要使命的航母。這種想法是非常前衛(wèi)的,因為在后來的二戰(zhàn)時期,航母最需要的火力,不再是對敵方艦艇進行水面炮戰(zhàn)的火力,而恰恰是應對空中威脅的防空火力。第二代“競技神”號在這個問題上再開先河。
第二代“競技神”號是英國海軍歷史上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新建航母,成為此后各個航母大國建造航母時仿效的樣板,這是第二代“競技神”號最大的意義和價值所在。
第二代“競技神”號在1923年7月建成服役后,經歷了一戰(zhàn)與二戰(zhàn)之間的20年和平年代。就在它寶刀漸老的黃昏時代,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了。
珍珠港事件后,日軍在整個西南太平洋展開了大規(guī)模的攻勢作戰(zhàn),目標是美國和英國。1942年4月,第二代“競技神”號被編入英國海軍遠東艦隊,隨主力倉促出航,到印度洋去迎戰(zhàn)日本海軍的航母特混艦隊。
日本作為新崛起的航母大國,在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初期,航母勢力甚至超過美國。而第二代“ 競技神”號從1923年7月下水服役,到1942年艦齡將近20年,在當時已經是一艘“高齡”老艦。
建成之初,第二代“競技神”號配有強大的對空火力,可搭載飛機20 架,后來由于艦載機不斷發(fā)展,尺寸、重量增加,到二戰(zhàn)前夕載機數量減少到15架,而且面臨零件老舊的窘境。
1942年4月上旬,第二代“競技神”號與空襲科倫坡返航的日本海軍航母特混艦隊相遇,遭到日軍從航母起飛的80多架俯沖轟炸機和魚雷機的密集攻擊。面對蜂擁而至的日機,第二代“競技神”號,這艘只搭載數量有限、老舊不堪的“劍魚”式和“大青花魚”式魚雷攻擊機的老航母,幾乎毫無還手之力,在日軍的第一波攻擊中就連中十彈,隨后沉沒在印度洋的波濤之中。
為紀念這艘以身殉職、戰(zhàn)死沙場的歷史名艦,英國海軍將1944年6月開工建造的“人馬座”級航空母艦中的第4艘命名為“競技神”號,這就是第三代“競技神”號。
厚積薄發(fā)
鍛造一代名艦
第三代“ 競技神”號建造周期非常長,1944年6月開始建造,1953年才下水,1955年才真正建成服役,歷時12年。為什么建造時間如此之長呢?1945年二戰(zhàn)結束后,戰(zhàn)爭需求的消失,致使造艦速度放緩。另外一個原因是,在這12年中,航母的性能和特點發(fā)生了重大變化,建造過程中的第三代“競技神”號原有設計不斷變更,導致建造周期一再延長。
在第三代“競技神”號航母20多年的服役過程中,先后經歷了幾次大規(guī)模改裝,既是為適應戰(zhàn)后航母技術性能的發(fā)展,也折射出英國這個早期航母大國在航母發(fā)展上力不從心的窘境。
第三代“競技神”號剛剛建成服役下水時,是按照大型艦隊航母,或者按照當時的劃分標準,叫做攻擊型航空母艦來建造的。它有彈射器,可以搭載固定翼艦載戰(zhàn)斗機和攻擊機,但是隨著英國航母、艦載機以及海軍航空兵部隊規(guī)模的不斷縮水,在幾次改裝中,它的用途也在不斷發(fā)生變化。
在1971~1973年的第一次改裝中,這艘原攻擊型航母被改裝成以支援兩棲作戰(zhàn)為主要任務的兩棲突擊型航母,甚至拆掉了專門供大型固定翼作戰(zhàn)飛機起降的彈射器。在當時的情況下,彈射器一旦被拆掉,大型噴氣式艦載機、固定翼艦載機根本無法在航母上起降。
在1976年的第二次改裝中,在完全保持原有兩棲作戰(zhàn)能力的同時,又被改裝成一艘以反潛作戰(zhàn)為主要使命的反潛航母,因為70年代末、80年代初時,蘇聯(lián)潛艇對北約在北大西洋上潛艇的威脅已經非常大了。在北約傳統(tǒng)的任務劃分中,英國海軍承擔主要的反潛任務,而北約在北大西洋的反潛任務,70%由英國海軍承擔。
1980~1981年,第三代“競技神”號第三次進廠進行大規(guī)模改裝,改裝的主要項目是,在艦艏加裝一段7.5度的滑躍起飛甲板,這是后來英國20000噸輕型航母的標準艦艏。借助滑躍起飛甲板,“海鷂”式艦載機可搭載在第三代“競技神”號上,并且能輕松實現(xiàn)起降。也正是這樣的改裝,使第三代“競技神”號再一次恢復搭載固定翼艦載機的能力。盡管搭載的不是彈射起飛的常規(guī)艦載機,而是滑躍起飛的“海鷂”式戰(zhàn)斗機,但是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這直接決定了一年之后,當馬島戰(zhàn)爭突然爆發(fā)時,第三代“競技神”號是否有能力搭載“海鷂”與“無敵”號航母雙艦合璧,前往南大西洋參戰(zhàn)。
1982年4月,馬爾維納斯群島戰(zhàn)事突然爆發(fā)。
面對13000公里之外的南大西洋突然燃起的戰(zhàn)火,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做出用戰(zhàn)爭奪回馬島的決定。馬島距離阿根廷400海里,距英國本土8000海里。英國海軍要穿越半個地球到阿根廷的家門口去作戰(zhàn),面對阿根廷的200多架海空軍作戰(zhàn)飛機,沒有航母,就不可能有制空權。并且,這種長時間的制空、制海作戰(zhàn),以及兩棲登島作戰(zhàn)的支援任務,需要以雙航母為核心,組成雙航母戰(zhàn)斗群,才具備起碼的作戰(zhàn)穩(wěn)定性。
但是,此時除了那艘剛剛下水服役的“無敵”號外,英國海軍惟一能夠派出的,就是艦齡接近30年的老艦第三代“競技神”號。無兵可派,老艦遠征,這是一個很無奈的選擇。此時,凸顯出第三代“競技神”號第三次改裝的異常成功。由于第三代“競技神”號擁有近3萬噸的大排水量,可以攜帶12架“海鷂”,而新艦“無敵”號可以攜帶
8~10架。這20架“海鷂”,是當時英國海軍能夠出動的全部遠洋艦載機??梢韵胂螅绻麤]有第三代“競技神”號的參戰(zhàn),英國海軍將面臨怎樣的境地。
在整個馬島戰(zhàn)爭中,人們的關注焦點一直是那艘作為特混艦隊旗艦的新型航母“無敵”號。但是,對于維持英軍特混艦隊在南大西洋,特別是馬島海域的制空權和制海權的作戰(zhàn)需求來講,第三代“競技神”號的作用是無法替代的,甚至是功不可沒的。它攜帶的艦載機數量,與“無敵”號相比,只多不少。而且,30多年艦齡的老艦,經過多次改裝,已是一艘非常成熟的航母,作戰(zhàn)中的某些穩(wěn)定性,反倒是那艘剛剛下水服役的“無敵”號無法比擬的。雖然馬島戰(zhàn)爭中航母最大的亮點是“無敵”號,但是第三代“競技神”號應該是英軍特混艦隊遠征南大西洋的核心,甚至是靈魂之一。它為英國收復馬島立下赫赫戰(zhàn)功,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取代的。
但在馬島戰(zhàn)爭結束兩年后的1984年,第三代“競技神”號就退出現(xiàn)役,被封存起來。幾年后,又被轉手出售給印度。既然這艘航母還能用得上,關鍵時刻還能頂得住,還能參加戰(zhàn)爭并打贏戰(zhàn)爭,為什么會迅速地退出現(xiàn)役、被出售呢?原因很簡單。新艦服役,老艦必須退役。馬島戰(zhàn)爭爆發(fā)時,“無敵”級只有首艦“無敵”號服役了。馬島戰(zhàn)爭的爆發(fā)對英國“無敵”級航母的建造,起了巨大的推進作用,“無敵”級的二號艦和三號艦,即“卓越”號和“皇家方舟”號,很快相繼建成下水服役?!盁o敵”級三艘姊妹艦服役,英國海軍養(yǎng)不起更多的航母了,所以老艦必須要退役。
作為英國海軍一艘經典的歷史名艦,作為英國海軍的第三代“競技神”號,作為參加過馬島海戰(zhàn)的一艘功勛艦,現(xiàn)在以如此高齡,能夠繼續(xù)在印度海軍中服役,恐怕也是第三代“競技神”號的一件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