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寫作文是一項綜合水平高、創(chuàng)造性強的學習內容,它要用生動準確的語言記錄鮮活的生活及其對它的感受、評判。起步作文歷來是廣大師生棘手而又非常重視的問題,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對起步作文教學做多種嘗試,讓學生愛上作文。
[關鍵詞]小學生;作文;興趣
從小學到中學,作文幾乎成為所有師生需要協(xié)力攻克的堡壘。在以往的教學實踐中,大多數(shù)學生的作文語言表達不通暢,內容空洞,立意不新,以至于談“文”色變,甚至逃避上作文課。俗話說,萬事開頭難。作文起好了步,就意味著作文有成功的希望。因此,起步作文歷來是廣大師生棘手而又非常重視的問題。究竟從哪里講起,講些什么,孩子們寫些什么,怎樣寫好,都是我們艱辛探索的迷宮。
一、注重培養(yǎng)學生親近生活,熱愛生活的習慣,激活學生的寫作興趣
剛學寫作文的孩子對生活中的人和事沒有明確的認識,而且每個學生經歷的事和接觸的人大都不同,要讓他們去回憶曾發(fā)生的事,難度相對而言較大。教師可利用現(xiàn)有的條件來編排一些活動,如組織學生演練“老鷹捉小雞”“盲人貼鼻子”等游戲活動,告訴學生這些活動的重點和精彩的地方,引導學生把參加活動時身邊發(fā)生的事寫成作文,這樣使學生在愉快心情中妙筆生花,寫作出內容充實、文筆出彩的作文,然后趁熱打鐵,結合文字向學生道出生活的意義。通俗地說,生活就是指身邊的人和事,從而使學生對身邊的人和事有進一步的具體認識,留心關注、記憶,不會感到抽象、遙遠、茫然,通過教授學生搜集寫作素材的基本方法的同時,培養(yǎng)他們熱愛生活的熱情,激發(fā)他們對寫作的興趣和熱愛。
二、注重講授課文與寫作教學的有機結合
講學課文是作文教學的重要活動?,F(xiàn)有教材里的文章,無論是信息、內容、思想,還是思路、結構、語言表達技巧,都是我們師生學習的典范。因此,教師不能忽視講學與寫作結合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例如,在講《荷花》一文時,筆者會聯(lián)系到學生習作進行作文教學,從《荷花》文中第一段里的“聞”“走”,引導學生思考出作者的寫作順序是從遠至近,從而指導學生也采納這種方法來描寫田野的景色?!逗苫ā返诙蚊鑼懥私春苫ǖ娜N形態(tài),教師也可聯(lián)系寫作來講,當你來到田野中游玩,蘿卜、紅花、油菜花的形態(tài)又是什么樣的呢?通過不斷的思考,既了講解了課文,又指點了寫作技巧。這種結合教學,對于小學三年級組來說尤為重要。
三、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生活的能力
我們身邊每天會發(fā)生許許多多的事情,但由于學生沒有留心觀察身邊的人和事的習慣,導致寫作時束手無策。出于這種情況,筆者規(guī)定每星期舉行一次“講述自己身邊熟悉的人和事”的活動,要求學生將所聞、所聽和所感進行分享,這樣不僅鍛煉了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積累了寫作素材,養(yǎng)成了留意生活的習慣,而且還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使學生明白:寫作處處有內容可寫,關鍵在于我們要善于觀察和發(fā)現(xiàn)。
四、注重培養(yǎng)學生感受生活的能力
我們的生活豐富多彩,生活中許多事,既有陽光燦爛的一面,又有陰暗的一面,這就要求我們的學生具有欣賞、品嘗生活樂趣和有辨別是非的能力,能感悟出生活中的喜怒哀樂,能品出其酸甜苦辣的滋味,能分清身邊的人是否高尚、卑鄙,能辨得清身邊的事是否真假美丑。這些要求對于八九歲的孩子來說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我們要從今做起,為了讓學生有意感受生活,提高感受生活的水平,每月可開展一次“評身邊的人和事或熟悉的人和事”的活動。
五、注重語言表達的培養(yǎng),遵循量變與質變的規(guī)律
寫一篇作文,材料豐富卻不能生動表達,是一件很惋惜的事。因此,我們不但要把句子寫通順,還要善于使用一些比喻、排比、擬人等修辭手法和生動形象的詞匯來再現(xiàn)生活精彩的方面。平時學生回答問題或寫作時運用了一個好詞,采用了一個貼切的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表達時,就要及時大加表揚。比如:在一次班會上,有個學生用上“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來形容心里害怕,這時我會當場表揚。長期下去,由少到多,由易到難,寫作文就不會捉襟見肘,而是游刃有余,妙趣橫生,有滋有味,文章就漸漸顯得生動有味了。
責任編輯 王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