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會科技日益發(fā)展的今天,計算機已經進入了千家萬戶,互聯(lián)網的優(yōu)越性給人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帶來了極大地便利。在學校的教學工作中,信息技術也成為非常重要的教學輔助手段。教師可以借助網絡這一平臺,搭建一個平等、和諧的班集體。
[關鍵詞]信息技術;班級;發(fā)揮作用
一、建立學生電子成長檔案袋,時刻關注學生的成長歷程
教育是一項長期的工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學生的成長是一個過程。這過程也許并不是沿著一條老師設計好的軌跡而發(fā)展,有表現好的時候,也有犯錯誤的時候。教師要時刻關注每個學生的成長過程。從而采取不同的方法進行針對性的教育,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
開學之初,教師應該給每個學生建立一份學生電子成長檔案袋,上面?zhèn)浜脤W生的基本信息、性格特點、家庭情況、考勤情況、學習成績、獎懲記載等內容。學生的基本信息由學生自己填寫,性格特點、家庭情況等由教師進行家訪和通過其他同學了解來獲得。教師只有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具體情況,才能做到心中有數,開展工作時才不會傷害到學生。學生每一次考試成績、每周的表現都應及時載入個人的電子檔案。學生的點滴進步、偶爾的錯誤、科任老師的評價、學校的獎懲都要記入檔案袋。當學生進步時教師給予適當的表揚,學生犯錯時給予適當的批評。這樣的交流與比較,學生也可以看到自己一路走過的印記。教師在和家長交流的時候也有充分地材料,該表揚的表揚、該批評的批評。
二、QQ交流,搭起師生交流的心靈橋梁
網絡不是洪水猛獸,不能一棍子打死,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的學生的家中都裝了電腦,如果老師引導得好,互聯(lián)網是獲取知識的一條很好的途徑。有一位教師一開學就告訴學生自己的QQ號,并希成為學生的好友。這位老師為此專門創(chuàng)建了一個班級的QQ群,但是要求學生必須星期六上網,上課時間一律不可以上網,教師積極和家長取得聯(lián)系以達到監(jiān)督作用。通過QQ,這位教師經常會和學生交流思想,探討班級管理的方法,了解每一個學生的真實情況。在網上,師生突破空間的限制,很多的學生會向老師表達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有的甚至是對老師的看法。有時學生不方便和父母溝通的事情,他們卻愿意和老師分享,把老師當成了真心的朋友。教師通過和學生在網上溝通卻發(fā)現:教師為學生著想的很多做法并受學生的歡迎,有時還會傷害到一些學生。這時教師才知道自以為很好的治班方法并不是學生所愿意接受的。
在班級QQ群里,教師可以作為主持人,提出一些關于班級建設的問題,大家學生讓積極參與討論,每位學生也會很積極踴躍地發(fā)言,他們就建設良好的班風學風獻計獻策。同時,學習上的問題,作業(yè)問題也可以在群里討論,這個虛擬的網絡平臺就像一個小課堂,充滿著活力。在這里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增進了師生間的感情。
三、創(chuàng)建班級網頁,給學生的發(fā)展提供一個平臺
教師還可以創(chuàng)建一個班級網頁,網頁上設置班級概況、學校新聞、班級活動掠影,學生作品展覽,學生的榜樣、家長建言幾大板塊。可組織學生編寫學校新聞,由老師每天進行更新學校的新聞、班上的活動,及時發(fā)布老師、學生獲得的各種榮譽。尤其是學生的作品展覽,最受學生的歡迎,大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學生的書法作品、美術作品、作文等發(fā)布在學生作品一覽中,給了學生才藝展示的空間,是學生獲得一種成功的體驗。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價值,大大的增強了學生之間的凝聚力和班級的榮譽感。同時,教師建設網站還要積極爭取家長的參與,教師在網站中要定期發(fā)布一些學校的制度、學校對學生在家的要求、安全知識等,讓家長及時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家長關注學校的情況,關注班級的情況,關注子女的進步,積極鼓勵學生家長通過建言欄目參與到學校的互動活動中來。這樣實現了家長和老師的聯(lián)動,達到家校公共同管理的目的。
將現代信息技術運用到班務工作中是教師管理班級工作的一種嘗試,只有經過不斷的實踐,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從而不斷被促進建設和諧文明的班級。
責任編輯 沁 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