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俊潔
(柳州市圖書館,廣西 柳州 545001)
近年來,各級公共圖書館立足本職,在提升未成年人服務核心能力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許多寶貴的經驗,但隨著免費開放工作的全面推進,一些問題和困難也凸顯出來,如讀者數(shù)量激增、管理難度加大、運行成本增加等。面對新的形勢與挑戰(zhàn),我們如何發(fā)揮公共圖書館的優(yōu)勢,克服前進中的困難,提升未成年人服務的核心能力,是亟需圖書館人思考并加以解決的問題。
公共圖書館因經費所限,每年購進的新書數(shù)量相當有限,尤其是西部不發(fā)達地區(qū),館藏文獻更是嚴重匱乏且更新緩慢。原文化部副部長周和平曾披露,中國平均45.9萬人擁有一所公共圖書館、一年購書經費人均不足3元。[1]圖書館又以入藏成人文獻為主,未成年人的讀物相對較少,且多為傳統(tǒng)紙質文獻,價格較為昂貴的電子文獻鮮有購入。筆者所在的柳州市圖書館少兒部館藏紙質書刊6萬多冊,音像資料800多百張,每年的購書經費僅有5萬多元;而柳州市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有70.9萬人,紙質圖書人均不足0.01冊。2011年5月推行免費開放工作以來,隨著未成年讀者的成倍增長,月平均借閱量也翻了兩番,達到了10,000多冊次,很多小讀者反映借不到想看的圖書,尤其是一些新書和熱門圖書,文獻資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加劇。
溫馨舒適的閱讀環(huán)境及充滿文化氣息的氛圍是未成年人讀書學習、開啟智慧、提高文化修養(yǎng)的必備要素。[2]但很多公共圖書館因條件所限,少兒閱覽室的閱讀空間狹小,沒有固定的少兒活動場所;設施設備陳舊,計算機數(shù)量少,無法滿足青少年利用現(xiàn)代化技術設備的需要。柳州市圖書館少兒室面積240多平米,集藏、借、閱、活動于一室,各功能區(qū)之間沒有有效間隔,節(jié)假日借閱高峰期平均每天接待1,500多名少兒讀者,可以用“摩肩接踵”來形容;計算機數(shù)量、閱覽座席、存包柜嚴重不足,且各種設施設備使用年限較長,陳舊老化現(xiàn)象嚴重,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未成年人服務能力的有效提升。
因資金、場地及服務理念、管理水平的限制,公共圖書館未成年人服務工作的輻射面較窄,服務的深度也有受到很大的局限。在我國各級公共圖書館中,除了一些經濟發(fā)達地區(qū)設立有獨立建制的少兒圖書館外,一些貧困地區(qū)的基層圖書館,甚至連獨立的少兒閱覽室都沒有,更談不上專門的活動空間;很多公共圖書館的服務理念仍停留在傳統(tǒng)的坐等讀者上門、簡單的借借還還的服務模式上,加之工作人員的素質所限,尚不能為未成年人提供有針對性、專業(yè)性及系統(tǒng)性的深層次閱讀指導、信息檢索及課題咨詢服務工作。
服務機制不健全甚至缺失,使得公共圖書館未成年人服務核心能力的提升受到很大限制。具體表現(xiàn)為:服務工作不規(guī)范,隨意性大,服務效果不明顯;沒有專門的少兒服務工作人員,不能對未成年人進行專業(yè)化的導讀咨詢工作;購書經費、活動經費沒有保障,經常被擠占;讀書活動沒有創(chuàng)意,內容單一,有時僅僅是為了完成上級部門下達的階段性任務,活動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性不強,持續(xù)性差,缺乏循序漸進與逐步完善的過程,未成年讀者對圖書館的認知度、對文獻資源的利用率仍停留在較低水平,公共圖書館傳承先進文化,開展社會教育的職能無法得到充分體現(xiàn)。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曾說過:“一種生機勃勃、穩(wěn)定和諧、健康向上的環(huán)境氛圍,本身就具有廣泛的教育功能”。圖書館應結合未成年人的身心特點,精心打造溫馨舒適、輕松活潑的閱覽環(huán)境,吸引未成年人走進圖書館,自由徜徉在書的海洋,伴著書香快樂成長。維修改造中的柳州市圖書館將著力改善少兒部的閱覽設施及環(huán)境,擴建后的少兒室的面積將達到500多平方米;因地制宜地劃分其功能區(qū),即,藏書區(qū)、新書陳列區(qū)、閱覽區(qū)、借還區(qū)、影視區(qū)及活動專區(qū)等,各功能區(qū)之間有效隔離,避免相互影響;書架、閱覽桌椅由廠家專門定制,力求既美觀可愛,又符合未成年人的人體工程學原理;更新各種設施設備,增加計算機臺數(shù),滿足未成年人的上網需求;閱覽室四周墻壁以色彩鮮明的卡通畫及讀書名言警句加以裝飾,室內栽種綠色盆景植物等,使少兒閱覽室成為孩子們流連忘返的讀書樂園。
豐富的文獻資源,科學的藏書結構,是公共圖書館為未成年讀者提供優(yōu)質服務的前提和基礎,也是吸引未成年人走進圖書館,充分利用圖書館的重要因素。為此,公共圖書館要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來加強文獻資源建設,優(yōu)化藏書結構。首先,加大少兒紙質文獻的購進量,增加優(yōu)秀、熱門圖書的復本量;加快文獻資源的更新速度,減少新書與小讀者見面時間滯后于書店的現(xiàn)象。其次,加強對未成年讀者及家長閱讀需求調查、借閱數(shù)據分析,開展“你薦書,我買單”的服務模式,針對未成年人的心理特點、求知欲望、興趣愛好等,采購那些兼具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的兒童讀物,讓先進文化滋養(yǎng)孩子們的心靈。同時,充分利用、廣泛采集網上數(shù)字資源,建立少兒文獻數(shù)據庫,使未成年人能方便、快捷地獲取優(yōu)秀的網絡資源,接受多元化文獻載體的教育。
公共圖書館必須徹底改變原有的坐等讀者上門的服務模式,主動走出館門,將服務觸角向館外延伸,擴大服務的輻射面;同時,加強電子閱覽室的建設和管理,借助現(xiàn)代網絡技術及縣、鄉(xiāng)、村三級全覆蓋的共享工程的強大優(yōu)勢,將海量的信息和優(yōu)秀的文化送到城市、鄉(xiāng)村孩子們的身邊,使公共文化服務惠及更多的未成年讀者。近年來,柳州市圖書館利用多功能基層文化流動車深入各中小學校園、社區(qū)、鄉(xiāng)鎮(zhèn),開展圖書展閱、借書證辦理、影視展播、讀書講座等活動,將優(yōu)秀文化送到師生們的身邊。此外,還與全市近十所中小學校簽訂了長期服務協(xié)議,將部分圖書委托學校代管,定期派員到學校進行圖書交換,使廣大師生不出校園就能隨時借到所需圖書。
公共圖書館應結合時代主題,創(chuàng)新活動載體,豐富活動內容,打造各種有益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動,以豐富他們的課余文化生活,開闊他們的視野,提高他們的社會實踐能力,使公共圖書館真正成為未成年人的第二課堂。一直以來,柳州市圖書館充分發(fā)揮館藏資源優(yōu)勢,開展形式多樣、內容鮮活、未成年人喜聞樂見的活動。一是接待中小學生參觀圖書館。成立了專門的講解員隊伍,對圖書館各部門設置、功能、藏書情況進行實地講解,讓孩子們感受濃厚的讀書氛圍,激發(fā)他們的讀書興趣。二是開展“小小管理員”社會實踐活動。鼓勵中小學生在節(jié)假日、雙休日及寒暑假到圖書館參與“小小管理員”社會實踐活動,協(xié)助圖書館員開展書庫管理、圖書借閱、導讀咨詢等工作,讓孩子們體驗勞動的艱辛和快樂,培養(yǎng)服務社會的意識。三是堅持開展“兒童影視城”活動。節(jié)假日、寒暑假在“兒童影視城”免費為未成年人播放優(yōu)秀影視作品,用這些生動形象的“有聲圖書”來感染、熏陶未成年人。四是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結合各種紀念日、傳統(tǒng)節(jié)日、寒暑假及每年的“世界讀書日”、“圖書館服務宣傳周”等活動,圖書館精心打造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引導未成年人多讀書、讀好書。柳州市圖書館近年舉辦的具有一定社會影響力的大型少兒活動有:“基層服務號進校園——紅五月情系農民工子弟”活動、少兒暑期故事會系列活動、英語口語大賽、與三江縣獨峒鄉(xiāng)小學合辦的“城鄉(xiāng)兒童手拉手共繪美好明天書畫大賽”、與全市12所小學及幼兒園共同舉辦的“情頌宗元 愛溢龍城”大型詩朗誦活動等。
公共圖書館服務質量的高低,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取決于工作人員素質的高低。因而,培養(yǎng)一支專業(yè)精深、知識廣博、綜合素質高的人才隊伍,是公共圖書館提升未成年人服務核心能力關鍵所在。為此,公共圖書館應多渠道、多途徑引進和培養(yǎng)人才,建立和完善學科館員制度,極大地激發(fā)學科館員的責任感、求知欲和成就感,充分的調動其工作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3],從而當好未成年人的書海導航員,讓孩子們在盡情享受閱讀快樂的同時,提升他們獲取信息及運用信息的能力。柳州市圖書館高度重視未成年人服務隊伍的建設,通過招收應屆大學畢業(yè)生,引進同行業(yè)、教育界優(yōu)秀少兒工作者,在職館員進修、培訓等方式,組建了一支年輕有為、富有活力、熟悉兒童心理、精通圖書館專業(yè)知識、計算機應用和網絡信息檢索等專業(yè)技能的少兒服務隊伍,為孩子們提供專業(yè)化、全方位、人性化的服務。
經費困難是困擾公共圖書館的主要問題,也是阻礙未成年人服務核心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為此,公共圖書館除了做好本職工作,提升圖書館的社會效益,引起政府的重視,加大對其投入,保障事業(yè)發(fā)展的經費來源之外,還應積極探索公共文化多元化的投入機制,充分借助社會力量,走聯(lián)合辦館之路[4]。一是吸納機關、學校、企事業(yè)單位、慈善機構、社區(qū)及其他社會團體的捐贈和投入;二是與機關、學校及社會團體共同舉辦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三是與學校、社區(qū)圖書館(室)、其他城市公共圖書館實現(xiàn)文獻資源的共建共享等。柳州市圖書館長期開展吸納社會團體的捐款、捐贈活動,以緩解經費、文獻資源匱乏的困難。2011年,由中共柳州市委宣傳部、市精神文明辦主辦,柳州市圖書館、市新聞出版局等單位共同承辦了“書香滿鄉(xiāng)村”大型捐書活動,共收到各類圖書近萬冊,捐款25,000元,為缺少書籍的山村孩子奉獻愛心,送去可貴的“精神食糧”,讓山村孩子跟城市孩子一起品味書香,共享智慧人生。
公共圖書館發(fā)揮自身資源優(yōu)勢,為未成年人提供知識援助,開展素質教育,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系統(tǒng)工程,也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需要有健全完善的機制加以規(guī)范,才能保證工作的持續(xù)性和長效性。一方面,應完善未成年人服務的各項工作制度、措施,從資金、人員、設備等方面加以保障,避免形式化和隨意性,保證工作的持續(xù)性;另一方面,要健全未成年人服務工作的考評機制,保證服務工作的規(guī)范化和實效性,確保服務質量和服務效果。
未成年人服務工作任重而道遠,公共圖書館只有發(fā)揮豐富的信息資源優(yōu)勢,不斷創(chuàng)新工作模式和手段,豐富服務內容,拓展服務空間,提升服務的核心能力,才能更好地引導未成年人充分利用圖書館,快樂閱讀、有效閱讀,讓公共圖書館真正成為未成年人的終身學校、精神嘉園。
[1] 趙園.建議完善覆蓋城鄉(xiāng)的公共圖書館系統(tǒng)[EB/OL].[2010-03-15].http://www.nlc.gov.cn/newtsgj/yjdt/2010n/3y_2174/201003/t20100315_34030.htm.
[2] 柴秋香.公共圖書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探討—以青海省圖書館為例[J].群文天地,2012(7).
[3] 高曉燕.知識服務的圖書館核心競爭力思考[EB/OL].[2010-12-09].http://www.nmgkjyjj.com/Article_Show.asp?ArticlID=7245.
[4] 海南日報.發(fā)展公共圖書館 推進文化建設[EB/OL].[2010-11-10].http://news.163.com/10/1110/11/6L4HT38A00014AE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