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江
(高州師范學院圖書館,廣東 高州 525200)
信息資源共享能使公民自由、平等地獲取信息,是圖書館事業(yè)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數字圖書館聯(lián)盟建設的目的是為用戶提供區(qū)域層面的文獻保障,而統(tǒng)一的門戶建設的目的則是支持用戶檢索,方便用戶利用數字資源,它是一個資源集成的平臺,提供一站式的信息服務、統(tǒng)一的檢索認證以及個性化服務。讀秀是基于元數據整合的多面檢索技術的超大型數據庫,其后臺建構在一個由海量全文數據及資料基本信息組成的超大型數據庫基礎上,以10億中文資料為基礎,為讀者提供深入內容的章節(jié)和全文搜索、部分文獻試讀、參考咨詢等多種功能。同時,讀秀的一站式搜索模式實現了館藏紙質圖書、電子圖書等各種資源在同一平臺的統(tǒng)一搜索、獲取,致力于為用戶提供全面特色的數字圖書館整體解決方案和文獻資源服務。不論是學習、研究、寫論文、做課題,讀秀都能夠為讀者提供最全面、最準確的學術資料,是全球最大、最完整的中文文獻服務平臺,讀秀含有眾多圖書館無館藏的圖書資源,讀秀學術搜索系統(tǒng)將圖書館館藏書目檢索系統(tǒng)和鏡像的電子圖書館系統(tǒng)的全部圖書數據進行了對接[1]。讀秀還提供區(qū)域內各聯(lián)盟館所有資源數據庫的整合搜索,完整揭示資源在各館之間的分布情況,方便讀者和參考咨詢員確定獲取途徑,并利于聯(lián)盟館今后資源采購;幫助區(qū)域內各聯(lián)盟館紙本圖書的館際互借;有助于區(qū)域內聯(lián)盟館電子資源的文獻傳遞,實現電子資源共享,并通過協(xié)作減輕經費與需求的矛盾。
知識產權制度在保護權利人利益的同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信息的自由傳播與使用。而知識產權制度是信息資源共享必須遵守的基本規(guī)則,沒有合法的壟斷就不會有足夠的信息生產出來,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包括數字版權、管理系統(tǒng)、共享結算系統(tǒng)等技術手段。知識產權制度通過確認與保護知識生產者智力勞動成果,賦予人們一定的精神權利和財產權利,使智力勞動得到應有的報酬甚至增值,這樣就能調動智力勞動者的積極性。但是有了合法的壟斷又不會有太多的信息被使用,信息資源共享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涉及知識產權問題,知識產權制度必須妥善解決信息資源共享與知識產權保護的關系[2]。在進行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時,知識產權保護機制應該與信息資源共享機制同步建立。制定的法規(guī)一方面切實加強產權人合法權益的保護,另一方面以有利于信息流通、推動資源共享、擴大社會效益為基點,注意避免私權過度膨脹,以尋求信息資源共享與知識產權保護之間合理的平衡。
2.2.1 讀秀的圖書資源數字化加工知識產權保護與經濟利益運作
讀秀作為國內的數字圖書館聯(lián)盟的整合平臺,必定要和國內的許多圖書館合作,超星公司在國內各大公共圖書館、高校圖書館都設有圖書資源掃描加工場,把各大圖書館的各種圖書、古籍、孤本、地方文獻、珍貴手稿等通通掃描制作成數字資源上庫。紙本圖書的版權不是屬于圖書館的,而是屬于作者的。對于寫書授權給超星公司的作者是有一張卡的,只要一直授權給超星公司,書的作者可以永久免費使用超星公司的產品,這樣就很好地解決了版權問題,使作者獲得實在利益,促進數字資源共建共享。
對圖書館的紙本圖書資源掃描加工的人員是聘用的,工資先由超星負擔,加工后的數據提供一份給圖書館保留使用,圖書館也要交一定的費用給超星公司購買這些掃描加工好的數據,但這個費用比圖書館自己加工的費用小得多,所以圖書館也愿意購買,而且圖書館使用讀秀所有資源還是要正常交納費用的。對于圖書館提供給他們的孤本、古籍圖書、地方文獻、珍貴手稿,超星公司則可以免費加工這部分資源,超星公司和圖書館只是在加工的數據上合作,圖書館都會保留一份加工的數據,版權是作者的,跟圖書館沒有關系,圖書館只是收藏了,并非擁有版權。所以對于知識產權的保護問題,只要超星公司和書的作者協(xié)調好就行了。
2.2.2 讀秀促進圖書館資源共享與各圖書館的利益平衡運作分析
讀秀是整合數據庫,讀秀學術搜索將館藏紙質圖書、中文電子書、隨書光盤等各種學術資源整合于同一平臺,讀者可以在讀秀上即時查找、獲取知識文獻。在高效服務讀者的同時,也節(jié)省了文獻單位的人力、物力,提高了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讀秀學術搜索將搜索框嵌入到圖書館等文獻單位門戶首頁,為讀者提供整合多渠道文獻資源后的統(tǒng)一搜索,讀者可在讀秀平臺上查詢、獲取目標資源。讀秀不但搜索精準,使用方便,同時也提高了文獻服務單位現有資源的利用率。
讀秀集成了業(yè)界先進的搜索技術,突破以往傳統(tǒng)的搜索模式,讓搜索深入到內容的章節(jié)和全文,利用讀秀的深度搜索,讀者能在毫秒級的響應速度內獲得深入、準確、全面的文獻信息。搜索結果不僅限于書名、作者、主題詞等MARC字段,而是圍繞關鍵詞深入到章、節(jié)、目,直至全文之中進行搜索。通過基于內容的搜索,揭示圖書中豐富的知識內容。讀秀不是以搜索文獻單元為根本目標,而是以搜索文獻所包含的知識點為根本目標,是將各類文獻中所包含的同一知識點內容搜索出來,圍繞關鍵詞進行全面、發(fā)散式的搜索,其搜索結果顯示的是與關鍵詞有關的所有知識點。讀秀還提供擴展的知識增值服務,例如發(fā)布中文圖書被引用情況,幫助讀者對學術主題內容根據年代進行學術趨勢分析,生成本單位館藏結構分析報告,提供搜索主題的學術基本情況等等。這樣就可以使實力不強的圖書館不需要任何投入開發(fā)就能應用到先進的資源整合檢索服務,解決大部分高校圖書館館藏不足、資金有限等問題,幫助圖書館用較低成本獲得海量的知識資源,有效地補充本館圖書資源,實現各種圖書資源在同一平臺上統(tǒng)一管理,節(jié)省圖書館的人力、物力,減輕圖書管理人員的工作負擔,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3]。
讀秀可以通過圖書館聯(lián)盟開展各種特色服務,綜合很多圖書館的地方文獻、古籍、孤本、地方志等等,整合圖書館資源數據庫可以使分散零亂的特色文獻資源得到系統(tǒng)化的整理和深層次挖掘,并通過網絡傳播使用,使傳統(tǒng)文獻在網絡環(huán)境下重現其知識價值。讀秀和各個圖書館合作將館藏資源進行數據化,使各成員館用戶能共享到其他圖書館的特色資源,是對原有資源的保護和延長并發(fā)展其使用范圍,是一種公益性保護。
圖書館將自己館藏數據化并不完全就是屬于“合理使用”,例如,某進入市場不及一年的教學題型練習書籍,圖書館將其數字化并以自己的名義通過信息網絡提供服務,這樣的行為可能導致該書籍的市場銷售受到影響,屬于侵權行為。這就明顯超出圖書館對館藏書籍進行合理化使用的范圍,所以代表讀者和社會公眾權益的圖書館,必須在著作權人和公眾的權利之間尋找平衡點,進一步完善合理使用機制,既不能一味強調著作權人的權利,也不能忽略保護著作權人的合理權益??梢栽趯傔M入市場的圖書進行數字化前咨詢作者是否同意,著作權人是否會有不同的意見,例如有些作者認為作品的廣泛網上傳播也是他們的利益所在,通過網上傳播可以提高書的知名度,促進銷售,因為有些習題書的讀者認為買紙本文獻更適合于閱讀和做練習,自己從網上打印一本書的費用比購買一本書的費用要高。
以前讀秀對購買了讀秀數據資源的單位用戶限于單位的IP范圍內使用,現在為了單位用戶能在單位網絡IP范圍外的計算機使用讀秀資源,又推出了可以在本單位的有效IP內提交認證資料,通過認證后,用戶可獲贈10年讀秀漫游權限,只要輸入認證的用戶名和密碼就可以在單位外免費使用讀秀10年;隨時隨地在擁有240萬冊電子書、330萬冊圖書書目、3億條目錄、10億頁全文、7,000萬篇中文期刊、7,000篇中文報紙的讀秀庫中找到您想要的任何資料,這樣就進一步促進了資源共享利用。
在數字信息環(huán)境下,為滿足用戶需求,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與服務對合作與共享的要求更為迫切,讀秀起到協(xié)調各圖書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中各獨立的利益主體的關系,圖書館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及用戶需求決定是否參與共建共享及參與何種形式的共建共享。實施共建共享后,系統(tǒng)要建立結構合理的決策部門,保證各參與方在充分協(xié)商和自愿互利的基礎上開展合作。資源豐富的大圖書館和規(guī)模小的圖書館之間的利益平衡運作可以在信息資源共享系統(tǒng)決策部門協(xié)調下進行。例如:OCLC的成功運行就得益于其所建立的由監(jiān)管機制、會員圖書館、會員委員會和理事會組成的由下至上的監(jiān)管機制。這種機制使得會員館在OCLC決策制定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會員委員會是由會員館選出的代表組成,擁有批準或否決理事會提出的OCLC公司章程和管理條例的修改案等權利。而在我國的信息資源共享系統(tǒng)中,CALIS負責發(fā)展規(guī)劃和決策的則是由圖書情報專家、信息技術專家和教育部、高校相關領導組成的專家委員會和領導小組決定。
一般來說,規(guī)模大、基礎好的圖書館在資源共享中投入人力物力多,部分小圖書館則在付出較少甚至不付出的情況下,獲得較大利益,但大圖書館、著名高校圖書館的用戶多,越多用戶的使用也等于得到越大的回報。讀秀知識庫所有文獻資料都可以實現傳遞與參考咨詢的服務,所以應該建立有效的利益平衡機制,保證參與各方在共享中的投入均得到相應的回報,使信息資源共享擁有持續(xù)的發(fā)展動力。例如讀秀可以對提供較多信息資源的圖書館采取購買使用讀秀所有資源使用權的更多優(yōu)惠,制定館際互借的利益平衡辦法,制定文獻傳遞收費補償的標準,這樣就可以鼓勵大圖書館的館員積極參與網上信息咨詢和文獻傳遞。
聯(lián)盟成員館開展館際互借與文獻傳遞,往往是制作和傳遞用戶所需的文獻資料副本,這種服務很容易引起侵權風險,因此,一定要遵循合理使用的原則,控制傳遞的數量。聯(lián)盟可制定和推行館際互借的原則與知識產權風險預警機制,另外還可以從與數據庫商簽訂的許可協(xié)議中獲取數字資源館際互借與文獻傳遞的合理使用權,以規(guī)避知識產權風險。另外,在網上進行文獻傳遞由于電子文獻的易擴散性也不能起到保護所傳文獻的知識產權的作用,我們可以借鑒大英圖書館的文獻傳遞服務系統(tǒng)采用加密電子文獻傳遞方式——SED(secure electronic delivery),這種集掃描、文件格式轉換、傳遞于一體,并能對傳遞的PDF文件進行加密處理的文獻傳遞方式,從技術上解決了被傳遞文獻的版權保護問題[4]。
讀秀以資源整合為載體,以共建共享為途徑,以建立圖書文獻信息資源的保障、支撐、服務體系為目標,實現大平臺、大網絡、大聯(lián)盟和“一站式”服務。讀秀不改變資源所有權、管理隸屬關系,只是集中揭示、統(tǒng)一檢索、統(tǒng)一調度、人人享用,是一條“服務鏈”。但數字資源的傳播與共享會在不經意間發(fā)生侵權行為,這多少與各成員館和公眾用戶的知識產權意識淡薄有關,因此要把讀秀平臺作為宣傳工具,加強知識產權教育,提高公眾的知識產權意識。例如在每個數據庫打開的同時自動彈出版權公告,告知用戶使用數據庫應注意的版權規(guī)定。另外,還要加強用戶的道德教育,自覺遵循知識產權法,維護權利人的利益。使人們認識到知識產權保護的目的不是限制信息共享,而是通過保護權利人的利益,激發(fā)其創(chuàng)作更多的智力成果。圖書館要努力培養(yǎng)一種尊重知識產權的環(huán)境,澄清教學及服務中使用的各項資源的知識產權問題,為用戶提供充分適當的資源。對用戶而言,他們既是作品的使用者,又是新作品的創(chuàng)作者。所以說,知識產權保護的意義是深遠的,不僅是對已有作品的保護,而且在為潛在的、未來的權利人帶來利益。
在使用網絡數據庫中版權問題的突出表現有:①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下載軟件短時間內批量下載數據庫內容;②私設代理服務器讓非授權IP地址的用戶使用;③以數據庫內容為素材自編數據庫;④下載數據庫內容用于商業(yè)牟利目的[5]。例如南京師范大學在讀秀數據庫試用開通時進行版權聲明如下:“圖書館引進的電子資源僅限于南京師范大學校園網上使用,呼吁校園網用戶尊重并維護原作者和出版者的知識產權利益,嚴格遵守版權法的規(guī)定,嚴禁將下載的數據用于任何商業(yè)或其他營利性用途。嚴禁用戶在下載全文時使用“網絡螞蟻”和“Flashget”之類網絡機器人軟件進行批量下載;嚴禁私自設立代理服務器為校外用戶提供下載權限。對于違規(guī)IP,我們有權封鎖該IP地址的使用權限;情節(jié)嚴重的,停止該IP地址所屬單位的所有IP地址使用圖書館電子資源的權利,并在校園網上公示違規(guī)者姓名、所在單位、所犯錯誤的事實[6]?!?/p>
“讀秀學術搜索”由北京世紀讀秀技術有限公司創(chuàng)建,是全球最大的圖書、期刊搜索及文獻傳遞系統(tǒng),很多國內的公共圖書館和絕大部分高校圖書館都使用讀秀作為統(tǒng)一的資源檢索平臺圖書館,其代表了中國國家水平,是一個能夠與國際抗衡的數據庫,如果進一步完善加強與圖書館的合作,促進圖書館資源共享,實踐完善知識產權保護的平衡機制將是以后獲得更大發(fā)展,走向國際舞臺的成功之路。
[1] 李志明,胡國芳.圖書館OPAC與讀秀知識庫的比較及啟示[J].圖書館建設,2008(7):61 -63.
[2] 楊秀平.公共信息資源多元主體的利益平衡研究[J].甘肅聯(lián)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3).
[3] 吉林電子信息技術學院圖書館.讀秀使用說明.http://www.jltc.edu.cn/models/tsg/detail.aspx?artid=4618,2012 -9 -5.
[4] 李云芝,王益廣.區(qū)域性圖書館聯(lián)盟信息共建共享過程法律風險規(guī)避[J].圖書館學研究,2008(9):66-70.
[5] 張思敏.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與知識產權法規(guī).http://www.studa.net/Library/100620/15181671.html,2012 -9.
[6] 閻婷婷.讀秀知識庫再次開通試用.http://hxlib.njnu.edu.cn/htm_file/duxiu_080526.htm,201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