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
(上海市閘北區(qū)共和新路街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 上海 200072)
格林-巴利綜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 GBS)是急性或亞急性的周圍神經(jīng)系統(tǒng)炎性疾病,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理改變?yōu)橹車窠?jīng)脫髓鞘,臨床表現(xiàn)呈四肢對稱性、弛緩性癱瘓。病因及其發(fā)病機制尚未闡明?;颊呤紫瘸霈F(xiàn)雙下肢無力,繼之癱瘓部位逐漸上升,且程度加重,嚴重者出現(xiàn)四肢癱瘓,呼吸肌麻痹嚴重者會導致呼吸功能不全;累及自主神經(jīng)系統(tǒng)時可致心律失常[1]。因此,患者的臨床護理對于治療效果及預后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對近年有關GBS的護理,從呼吸護理、飲食護理、泌尿護理,血管并發(fā)癥護理、心理護理及褥瘡護理及康復幾方面進行文獻復習,以期對臨床護理工作有所幫助。
GBS患者常并發(fā)呼吸肌麻痹,對患者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可以降低呼吸機的使用條件,改善患者呼吸麻痹的臨床癥狀[2]。
首先應快速建立人工氣道及時進行呼吸支持,并注意觀察痰液的性質及痰液量,為評估患者的感染情況提供信息[3]。如出現(xiàn)缺氧,則要調整氧濃度,可先將氧濃度調至45%左右,監(jiān)測動脈血氧飽和度,保持SaO2>98%。如紫紺改善不良,可以增加氧流量到60%,使血氧飽和度升至97%以上再調整氧流量[4]。
另外需正確應用呼吸機,及時調整呼吸機參數(shù),重視呼吸機的報警提示,及時準確的解除報警原因。高壓報警時,應檢查呼吸機管道是否扭曲、受壓,報警設置是否恰當,患者氣管內是否有痰液淤積等。臨床多見于氣道內痰液淤積后的高壓報警,予以吸痰后通??山獬龍缶?,若一時無法確定原因,應先用氣囊輔助呼吸,再進一步尋找原因,以防因呼吸機原因造成窒息、通氣過度等情況加重病情[5]?;颊哂捎诤粑÷楸约皻庑爻霈F(xiàn)極度的呼吸困難,原則上在胸腔閉式引流建立的前提下,呼吸機選擇小潮氣量(6~8 ml/kg)輔助通氣模式,只要保證血氧飽和度(SpO2)≥90%,動脈血氧分壓(PaO2)≥80 mmHg即可。每日查血氣分析,根據(jù)血氣分析結果調整呼吸機參數(shù)[6]。有些患者因病情需要應用大量激素,加之采用較多的氣道正壓通氣,易興奮而出現(xiàn)人機對抗,因此需應用力月西及丙泊酚等鎮(zhèn)靜藥物,并密切觀察患者SpO2、呼吸頻率、血壓等。在應用呼吸機時應設置好窒息通氣參數(shù)并應用Ramsay評分,使評分在3~4分之間[7]。
總之,重癥GBS患者恢復慢,輔助呼吸時間長,生活不能自理,語言表達障礙,各種儀器報警多,給護理工作帶來極大的不便。因此在護理過程中應制定詳細的護理計劃,正確掌握呼吸機的使用方法,合理調節(jié)呼吸機各項參數(shù),加強呼吸道的管理,是有效進行機械通氣的關鍵之一[5]。
開放氣道(即氣管切開)患者應重視吸痰護理。吸痰時堅持從氣道深部向淺部的原則,即先吸氣管內分泌物再吸口鼻腔分泌物[8]。定時給予吸引及霧化氣道,每4 h清洗及消毒內套管一次。吸痰時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動作應輕柔,以減少對氣管壁的損傷。吸痰管一般選用硬度適中、表面光滑、內徑相對大的12或14號橡膠或硅膠導管,也可將導管前端較厚的盲端剪去,使之成向內凹之月牙形,再在兩側剪兩個小孔,以減少頭端吸痰時的負壓,增加吸痰面積[9]。有報道顯示配合中醫(yī)治療可減輕痰液分泌,予以針刺前臂掌側,腕關節(jié)至肘關節(jié)上1/3處,掌長肌腱與撓側腕屈肌腱之間的肺病穴,可以理氣潤肺、止咳、退熱、消炎[10]。對于氣管切開患者的房間要定時通風換氣和進行紫外線消毒,謝絕探視,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和氣管切開護理常規(guī),開放式吸痰要強調無菌觀念,一人、一管、一部位[11]。
氣管切開的患者氣道失去濕潤,故應對其進行濕化處理。通過對患者氣道濕化可稀釋患者的痰液,以防止氣道干燥,痰液黏稠甚至形成痰栓阻塞氣道,有利于稀釋痰液,有很重要的意義。對患者進行濕化處理的方法如下:間歇濕化,生理鹽水500 ml+慶大霉素12萬IU,每次吸痰后緩慢注入氣管2~5 ml,每日總量約200 ml;持續(xù)濕化法,以輸液方式將濕化液通過頭皮針緩慢滴入氣管內,滴速控制在每分鐘4~6滴,每晝夜不少于200 ml[12]。有研究表明應用持續(xù)的氣道內滴藥濕化方法,對氣道刺激性小,能減少刺激性咳嗽、黏膜出血、痰痂形成及肺炎等并發(fā)癥,并能維持較好的肺功能[13]。除此之外,還可配用生理鹽100 ml+沐舒坦30 mg每2 h滴注一次,每次4~6滴[14]。
有效護理氣管套管可減少感染。需定時清洗消毒內套管,觀察套管是否在氣管內。氣管切口過低,頸部腫脹或開口紗布過厚均可導致外管脫出。內套管的清洗程序為熱水沖洗,浸泡,紗布條擦洗內管腔,2%戊二醛液浸泡20 min,生理鹽水沖洗,重新插入內套管。每隔4~6 h置換并清洗內套管1次,氣管切開第2日分泌物較多,需增加清洗次數(shù)。每3 h清洗1次,做好交班。用生理鹽水浸泡過的紗布蓋在套管口上,定時進行更換,防止吸入的空氣干燥,造成痰液結痂,阻塞呼吸道[15]。另有報道認為氣管套管的護理包括:①固定要松緊適宜,過松容易脫管,過緊則影響呼吸并損傷患者的皮膚;②內套管每6 h煮沸消毒1次,消毒前將內管沖凈,每次消毒30 min。在更換套管操作中強調技術性,減少更換次數(shù),避免機械刺激;③每4~6 h氣囊放氣1次,放氣時患者取平臥位,先吸凈氣管內的痰[16]。
呼吸機撤機護理也很重要,機械通氣時間越長,呼吸機相關肺炎發(fā)生的危險性越高,應嚴格掌握撤機時機。撤機時必須做到患者神志清楚,有意識交流,對刺激有反應,自主呼吸增強,暫時脫離呼吸機無呼吸困難的表現(xiàn),動脈血氣分析穩(wěn)定在正常范圍。試脫機時可讓患者由臥位改為半臥位,一般停用3~5次/d,30 min/次,直到徹底脫機?;颊咄耆S煤粑鼨C后無發(fā)紺、呼吸平穩(wěn)、咳嗽有力、能自行排痰,即行試堵氣管套管。先堵管徑的1/4,患者主訴無不適,呼吸平穩(wěn),1 d后試堵1/3~1/2,直至全堵管24~48 h?;颊吆粑椒€(wěn)、無發(fā)紺、能有效排痰、主訴舒適,即可拔管[17]。
最后,拔管后的切口可用碘伏消毒2次,用蝶形膠布拉攏,以無菌紗布覆蓋即可,拔管最好在上午進行,以便日間觀察[18]。
重癥GBS患者多伴有吞咽障礙,不能自主進食,為滿足患者的營養(yǎng)供給及代謝需要,應給予鼻飼。鼻飼前回抽胃管,證實胃管在胃內,鼻飼時,患者應呈半臥位,注入量由少到多,速度應放緩。當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減少、吞咽功能恢復后,可以先進食流質或糊狀食物,并逐漸增加患者食物的數(shù)量及種類[19]。進食時和進食后30 min應抬高床頭,以防止反流導致的窒息[20]。吞咽困難者因誤咽發(fā)生吸入性肺炎的比例較高,因此預防誤吸尤為重要。預防誤吸的方法:①調整食物的性質和每次喂食的量,最適于吞咽的攝食量約為20 ml。對患者進行攝食訓練時,一口食量過多,就會從口中漏出或引起咽部殘留導致誤咽;過少會因刺激強度不夠難以誘發(fā)吞咽反射,所以一般先以一小勺開始,以后酌情加量,且要等前一口吞咽完全后再喂,避免兩次食物重復入口的現(xiàn)象。②采用45°的坐姿可以促進殘留食物從咽峽部排出,向下排到后咽部和梨狀窩,以防止進入氣管。同時,進食后要及時做好口腔護理,以防患者將殘留食物誤吸入氣管。一旦發(fā)生窒息應立即降低頭部,吸出呼吸道內吸入物,并抽吸胃內容物,防止反流。由于誤吸易發(fā)生于睡眠中,故睡眠時應抬高床頭15°~30°,睡前減少進食,以減少誤吸。③每日用手指上下按摩甲狀腺軟骨下方至下頜下方的皮膚,引起下頜的上下運動和舌部前后運動進行吞咽,并指導患者做吞咽訓練、咳嗽訓練,努力建立排出氣管異物的各種防御反射。④一旦出現(xiàn)嗆咳,立即托起患者,使其彎腰低頭,下頜靠近胸前,在患者肩胛骨之間連續(xù)拍擊,促使食物殘渣咳出;或站在患者背后,將手臂繞過胸廓下,雙手手指交叉,對橫膈施加一個向上猛拉的力量,由此產(chǎn)生的一股氣流經(jīng)過會厭,使阻塞的食物咳出[21]。
GBS患者由于膀胱逼尿肌癱瘓,腹肌癱瘓及自主神經(jīng)功能障礙,易發(fā)生尿潴留。膀胱內殘留的尿液為細菌生長繁殖提供了培養(yǎng)基,使膀胱的防御機制受損,造成尿路感染。臨床上為解除尿潴留,常給予留置導尿,但留置導尿管破壞了膀胱與尿道的無菌狀態(tài),細菌沿導尿管周圍及內腔進入膀胱形成菌尿,引起泌尿系統(tǒng)感染。
良好的護理可減少尿路感染的發(fā)生,報道的措施如下:①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動作輕柔,避免損傷尿道黏膜;②妥善固定導尿管,采用密閉式引流裝置,保持引流通暢;懸垂集尿袋不應高于膀胱水平;③保持尿道口清潔,大便失禁患者清潔后應消毒;④不常規(guī)進行膀胱沖洗來預防尿路感染;⑤密切觀察患者的體溫變化及尿道口有無滲出物和紅腫,疑似出現(xiàn)尿路感染而需要使用抗菌藥物時,應先更換導尿管;⑥單向活瓣集尿袋每周更換1次[22],普通無菌集尿袋每日更換1次;監(jiān)測尿液pH值,pH>6.8時每2周更換1次導尿管,pH<6.7時每4周更換1次[23];⑦每天評價留置導尿管的必要性,盡早拔除導尿管,另外可定時開放尿管,以訓練膀胱反射功能[24]。
由于GBS患者四肢癱瘓、長期臥床、留置靜脈針,容易形成深靜脈血栓。因此護理人員應加強患者的被動運動,如足踝的被動運動、足內外翻運動、腓腸肌按摩、外力擠壓腓腸肌,以加速下肢血流速度,改善下肢血液循環(huán)[23]。
由于循環(huán)障礙,患者栓塞部位以下的肢體皮溫低,應給予保溫并防止燙傷[26]。對血栓病情較重的患者進行溶栓治療。在溶栓、抗凝治療過程中,要注意隨時調節(jié)輸液速度。尿激酶用藥劑量要準確,不能用酸性液體進行稀釋,以免藥效下降,且溶解后容易失活,應現(xiàn)用現(xiàn)配。每天監(jiān)測血常規(guī),定期血氣分析、測定出凝血時間、凝血酶原時間及大便潛血試驗和尿常規(guī)。護士及陪護需仔細觀察患者口腔黏膜、齒齦有無出血,有無黑便和血尿等現(xiàn)象,注射部位有無血腫。靜脈穿刺時盡量做到一針見血,拔針后按壓時間要適當延長。盡量避免深部血管穿刺及其他創(chuàng)傷性操作,做好抗凝期間的自我護理指導。注意傾聽患者的不適主訴,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報告醫(yī)生。由于我們治療、護理措施得當,本中心2例GBS合并肺栓塞患者無出血并發(fā)癥,成功溶栓[27]。
GBS患者由于說話和吞咽困難,四肢無力,使其心情煩躁、恐懼、自卑。護理人員應主動與患者聊天,關心安慰患者,耐心與患者溝通交流,指導患者采用書面和手勢交流,增強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28]。對于使用呼吸機的患者,患者認為病情逐漸轉為危重,治愈無望,對治療喪失信心。護士應對患者的恐懼給予充分理解,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感受,耐心傾聽他們說出恐懼的原因,向其解釋疾病的發(fā)展過程、治療及預后;盡量避免患者接觸預后不良的其他患者,列舉恢復良好的病例,從而鼓勵他們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加強機械通氣前的心理護理[29],對床旁搶救物品、器械及監(jiān)護儀的作用及使用方法和目的向患者解釋清楚[30]。有報道顯示在心理護理中,聯(lián)合抗焦慮藥物治療能使患者更好的擺脫心理陰影,戰(zhàn)勝自我,迅速康復[31]。
綜上所述,由于GBS癥狀的表現(xiàn)幾乎涵蓋了各大系統(tǒng),因此各護理項目相互關聯(lián)、互相牽制,比如吸痰良好則感染率有所降低,感染率降低則痰液也會減少;康復運動良好則褥瘡減少,從而減少感染風險,血管并發(fā)癥也可能降低。所以對GBS的護理應該提倡互相協(xié)作的跨科護理模式。有報道顯示,對GBS患者實施整體護理取得了良好效果[32]。甚至有針對本病而制定的一種具體詳細的護理計劃,并從大量護理實踐工作中總結提煉出臨床護理路徑,在臨床取得了良好效果[33]。只是相關文獻并不多,期望有更多這方面的研究以利于臨床護理工作。另外中醫(yī)對本病同樣有幫助,已有報道對本病進行中醫(yī)辨證針灸治療并取得了滿意效果[34]。所以我們可以從西醫(yī)對本病的認識出發(fā),融會貫通,發(fā)揮中醫(yī)藥特色,選擇恰當?shù)淖o理措施,改善患者癥狀、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取得更好的臨床效果以造福于患者[35]。
參考文獻
[1]楊艷. 格林巴利綜合征患者的護理[J]. 當代護士, 2010,18(9): 35.
[2]吳晉艷. 護理干預對格林巴利綜合征出現(xiàn)呼吸麻痹的臨床價值[J]. 中國醫(yī)藥導報, 2012, 9(16): 138-139.
[3]馮吉. 1例格林巴利綜合征導致呼吸心跳驟停的患者的護理體會[J]. 中外醫(yī)學研究, 2011, 9(27): 102.
[4]韓春麗. 格林巴利綜合征合并呼吸麻痹臨床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0, 5(13): 235-236.
[5]李曉娜. 格林2巴利綜合征患者呼吸道護理體會[J]. 醫(yī)學理論與實踐, 2009, 22(2): 217-218.
[6]寇毅. 1例格林巴利綜合征伴呼吸肌麻痹行機械通氣導致氣胸患者的護理[J]. 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 2010, 31(11):1827-1828.
[7]商全梅, 商麗, 趙惠香, 等. 肺復張手法聯(lián)合BiPAP機械通氣治療格林巴利綜合征并發(fā)ARDS患兒1例臨床護理[J]. 齊魯護理雜志, 2008, 14(17): 82-83.
[8]陸燕華. 1例格林巴利綜合征伴發(fā)鮑曼不動桿菌感染的護理[J]. 北方藥學, 2011, 8(11): 109.
[9]閭小慧. 格林巴利綜合征致呼吸肌麻痹的護理體會[J]. 河北醫(yī)學, 2010, 16(1): 110-111.
[10]何小朋, 朱晶. 1例中西醫(yī)結合救護格林巴利綜合征并發(fā)重癥肺炎的護理體會[J]. 當代醫(yī)學, 2012, 18(7): 135-136.
[11]楊秀芬. 格林巴利綜合征合并呼吸肌麻痹患者的護理體會[J]. 中國誤診學雜志, 2010, 10(14): 3358-3359.
[12]韋鶯鴦. 格林-巴利綜合征氣管切開的護理體會[J]. 中國保健營養(yǎng), 2012, 22(9): 3213.
[13]李春紅, 李傲陽, 劉昕, 等. 格林巴利病人氣管切開術后持續(xù)氣道濕化的臨床護理[J]. 中醫(yī)臨床研究, 2012, 4(4):112-113.
[14]鄭慧. 1例重癥格林巴利綜合征致呼吸衰竭的護理[J]. 湖北民族學院學報, 2010, 27(1): 85, 87.
[15]王俊萍. 老年格林巴利綜合征氣管切開術后護理[J]. 中外醫(yī)療, 2010, 29(8): 152.
[16]禹曉琴. 19例格林2巴利綜合征呼吸肌麻痹患者行氣管切開的護理體會[J]. 醫(yī)學理論與實踐, 2010, 23(11): 1376-1377.
[17]徐亞鵬, 崔慧. 格林-巴利綜合征氣管切開并機械通氣的護理[J]. 臨床護理, 2011, 9(7): 140-141.
[18]耿連霞, 王永清, 王伯利, 等. 重癥格林巴利綜合征呼吸機治療的指征及護理[J]. 河北醫(yī)藥, 2009, 31(15): 2011-2012.
[19]萬麗顏. 重癥格林巴利綜合征的護理體會[J].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2, 10(15): 356-357.
[20]劉建華. 一例重癥格林巴利綜合征患者的護理[J]. 職業(yè)與健康, 2011, 27(5): 593-594.
[21]王靜珊, 茍曉華. 重癥格林巴利綜合征的全面護理[J].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0, 7(20): 53-55.
[22]賀彩芳, 吳雪潔, 楊碎麗, 等. 留置導尿致尿路感染與集尿袋更換時間的相關性研究[J].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7, 17(4): 412-414.
[23]田艷芳, 孫麗麗, 李燕, 等. 重癥格林2巴利綜合征1例護理體會[J]. 總裝備部醫(yī)學學報, 2011, 13(2): 124.
[24]張靜, 宋燕波. 重癥格林巴利綜合征的全面護理[J]. 齊魯護理雜志, 2011, 17(11): 99-100.
[25]朱小敏, 劉亞紅, 程莉莉. 1例復發(fā)性老年格林巴利綜合征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護理[J]. 護理學雜志, 2010,25(6): 30-32.
[26]孫黎飛, 黃懿, 杜延會, 等. 原發(fā)性血小板增多癥并發(fā)多器官栓塞、重癥格林巴利綜合征一例的護理體會[J]. 解放軍護理雜志, 2008, 25(23): 65-66.
[27]亓琴, 畢經(jīng)芳. 格林巴利綜合征并發(fā)肺栓塞2例護理及預防對策[J]. 社區(qū)醫(yī)學雜志, 2010, 8(11): 65-66.
[28]郭曉蓮, 邱榮珍. 特重型格林巴利綜合征1例護理[J]. 福建醫(yī)藥雜志, 2011, 33(1): 172-173.
[29]高君瑜. 22例重型格林巴利綜合征病人的急救與護理[J].全科護理, 2012, 10(16): 1456-1457.
[30]張雪艷. 格林巴利綜合征49例護理體會[J]. 中國社區(qū)醫(yī)師, 2010, 12(36): 172.
[31]鐘艷芳, 張春英, 盧玉珍. 格林巴利綜合征患者抗焦慮藥物的應用與心理護理分析[J]. 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1, 19(4): 677-678.
[32]孫肇瑜, 張元華, 張燕. 整體護理程序在格林巴利綜合征患者中的應用[J]. 護士進修雜志, 2009, 24(9): 855-856.
[33]陶莉, 趙傳勝. 臨床護理路徑在治療格林-巴利綜合征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 中國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2, 41(6):570-572.
[34]楊莉霞. 40例格林巴利綜合征護理體會[J]. 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 2011, 13(27): 263-264.
[35]龍丹慧. 中西醫(yī)結合護理1例格林巴利綜合征患者[J]. 當代護士(學術版), 2011, 18(10): 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