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衛(wèi)紅
(武漢工程大學圖書館,湖北 武漢 430073)
在當前數(shù)字化網絡環(huán)境下,傳統(tǒng)的參考咨詢模式已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一種新型的數(shù)字參考咨詢服務應運而生,它是基于傳統(tǒng)參考咨詢服務,采用現(xiàn)代網絡和計算機技術來實現(xiàn)讓館員直接或以數(shù)字化方式解答用戶提問的服務方式。這種服務模式在國外已普遍實行,國內圖書館對此也有許多探討和實踐[1]。它的主要模式有自主式、互動式、網絡合作式參考咨詢服務模式等。面對浩瀚的數(shù)字資源和日益廣泛的用戶需求,數(shù)字參考咨詢服務還應在原有的服務基礎上加以拓展,從而延伸出創(chuàng)新的個性服務,以跟上用戶的需求步伐并促進數(shù)字參考咨詢服務的發(fā)展。
自主式參考咨詢模式是指館員不參加咨詢,由讀者利用圖書館資源和網絡手段自主完成的模式,主要包括常見問題解答FAQ 模式、專家系統(tǒng)的智能化模式、專題庫與特色庫服務模式等。FAQ 模式指館員把一些經常性、典型性的問題進行整理歸納,給出問題的答案,把它設計成鏈接讓用戶查詢。館員不必回答這些常見問題,可避免一些簡單重復性工作。專家系統(tǒng)智能化模式是一種新的服務,和FAQ模式相似,設計簡單的系統(tǒng)可自主解答一些簡單、重復的問題或把提問者引向相關鏈接,而復雜的系統(tǒng)還能針對提問進行一些分析和推理,再做出回答。還有一些更新的系統(tǒng)能夠及時響應用戶的需求,分析和解決檢索問題等,使咨詢服務的效率和質量大大提高,但較難開發(fā)和維護。專題特色庫模式主要是針對館藏特點和用戶需求,制作相應的數(shù)據(jù)庫,提供書目、文摘、全文以及相關知識的鏈接,用戶可以獲得滿意的解答。這種方式需要適時更新內容。這種模式較為完善,但不易建設和維護,而且要求用戶具備一定的檢索能力[1]。
顧名思義,互動式參考咨詢模式是指用戶和館員通過互動交流來完成的方式,也是一種主要的參考咨詢模式。它通常指E-mail 或Web 表單咨詢和實時交互咨詢模式。E-mail 采用得最為廣泛,館員和用戶以E-mail 進行溝通,一般有電子郵件(basic E-mail)和Web 表單(Web Form)兩種咨詢方式。電子郵件方式通過用戶點擊圖書館“參考咨詢”等鏈接,把提問通過E-mail 發(fā)送到圖書館;Web 表單咨詢是通過頁面上的DRS 鏈接表單,用戶完成表單后,發(fā)送給圖書館。圖書館收到問題后,由相應的館員解答。這兩種方式的優(yōu)點是無時間、地域限制,且經濟實用。但缺點也很明顯,由于不是實時交互的,往往一次難以達到理想結果,咨詢效率不高。
實時交互參考咨詢正好彌補了這個不足,類似于常用的QQ 咨詢。它使用戶和館員能上網即時交流,使用戶總能時時刻刻享受到圖書館的服務,具有很強的交互、實時的特點,最受用戶的歡迎,是一種參考咨詢理想的狀態(tài),但對于人力、經費、技術等要求較高[1]。
面對日益豐富的數(shù)字資源和多樣化的用戶需求,數(shù)字參考咨詢服務也應與時俱進,在現(xiàn)有服務的基礎上發(fā)展創(chuàng)新型服務,通過延伸服務,可以使參考咨詢的服務更趨完善,更好地滿足用戶的需求。
當前,單個館的資源已無法滿足用戶越來越高的信息需求,共建共享已是圖書館獲得長足發(fā)展的必由之路,現(xiàn)在全國和各個地區(qū)都建立了圖書館共建共享聯(lián)盟。2005年,湖北省教育廳批準在武漢大學成立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tǒng)(CALIS)湖北省信息文獻中心。我校的電子資源建設由于經費原因一直無法滿足讀者的需求,2009年,我校與華中科技大學等高校對口支持與合作建立了文獻共享平臺,提供多種檢索功能,包括:統(tǒng)一檢索平臺、搜索中心、書目檢索、Z39.50 檢索等。其中,統(tǒng)一檢索平臺整合了華中科技大學圖書館購置的100多個中外文商業(yè)性數(shù)據(jù)庫資源,提供統(tǒng)一檢索。顯示的檢索結果為題錄或文摘數(shù)據(jù),需要文獻全文的用戶,可以通過利用我校的文獻傳遞系統(tǒng)進行傳遞,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我館資源保障不足的壓力,資源的共建共享使我館的資源大大豐富,為參考咨詢服務的順利開展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圖書館的傳統(tǒng)服務模式中,常提供開架式紙本借閱或電子資源檢索下載。今天,信息資源的獲取和利用呈現(xiàn)多元化的特點,許多專業(yè)用戶擁有獨特而寶貴的專業(yè)資源,圖書館在資源建設中要重視這一點,并為他們提供良好的渠道,如:圖書捐贈活動、開通用戶上傳電子資源的便捷通道等等方式。2013年4月,我館舉行了圖書捐贈活動,活動得到師生和校外友好人士的廣泛支持,其中有許多我校教師編著的圖書,活動還得到了校外人士、海外學者的參與和肯定。圖書館可以根據(jù)自身情況制定長效捐贈共享機制,使之能夠良性循環(huán),這不僅可以提升用戶對圖書館的熱情,而且可以傾聽用戶對圖書館的資源和服務的意見,使圖書館和用戶的聯(lián)系更加緊密,自然提高了用戶對圖書館的滿意度。
圖書館具有資源交互的先天條件,絕大多數(shù)用戶在需要學術資源時最先想到的是圖書館,而用戶常在自己的專業(yè)領域擁有獨特的資源,可以借圖書館這個平臺與其他用戶共享,現(xiàn)在一些數(shù)據(jù)庫也開發(fā)了用戶資源共享交互的功能,這都為圖書館信息資源交互提供了可能。但在資源上傳過程中要考慮知識產權等問題,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糾紛。另外,在資源交互過程中,圖書館應該利用其強大的信息組織能力,對交互的資源組織加以更好的歸納和整理,強化其資源保存功能,使這些資源得以長期保存和廣泛利用。
現(xiàn)在,圖書館參考咨詢的用戶需求呈現(xiàn)個性化特征,我們也應對他們的特點進行分析歸納,找出從事參考咨詢的幾種類型,并為他們建立個性化服務的檔案,在服務與反饋中對各類用戶問題及反饋意見加以分析整理,并及時與其溝通,總結出其個性化需求的特點,利用各種途徑如本館電子資源、免費資源、共建共享資源、網上搜索引擎等,應用信息推送等網絡技術,以用戶的需求為中心,提供個性化鏈接和個性化更新服務,實現(xiàn)參考咨詢服務的智能化、個性化。
在參考咨詢服務中,要充分發(fā)掘“我的圖書館”功能,使之成為一個宣傳圖書館的資源和服務的重要平臺。它不僅可以推廣圖書館的最新資源和新服務,還可以進行熱門資源的推送,并通過各種方式激發(fā)用戶的潛在需求。在網絡越來越方便快捷的今天,用戶對圖書館的需求日益?zhèn)€性化,信息獲取即時化需求日益提高,圖書館也要與時俱進,改變一些傳統(tǒng)的服務模式,如借鑒一些網上商家的服務方式,使自己不僅更貼近用戶的需求,而且能借助一些技術喚起其潛在的信息需求?,F(xiàn)在許多高校館嘗試開設書吧等新的服務模式,把讀者留在圖書館,多從讀者的角度不斷改進服務模式,必將提高用戶對圖書館的滿意度,也可提高用戶對圖書館的參與度,促進圖書館的個性化服務。
在參考咨詢服務中,我們也可嘗試一些新的服務模式,如Human Library,它來源于歐洲,主要是采用真人借閱方式,通過借閱人積極的態(tài)度、豐富的學識為人們提供一個溝通、互動的空間。在這種服務里,借出的不是普通圖書,而是一個個真人,出借的人的年齡、性別及文化背景等都不相同,可以是知名教授、圖書館員,甚至是有特殊技能的大學生。讀者可與他們進行非正式交流,從而獲取需要的信息。在國內,從2008年4月起,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上海圖書館、華中科技大學圖書館、同濟大學圖書館、石家莊學院圖書館等都開展了Human Library 借閱活動。和國外Human Library 服務較強的互動性相比,國內的Human Library 服務更像是一種新型的參考咨詢服務,一些專家、學者的出借率更高,而且借閱過程也多以解答問題為主,相互之間交流不太多。這種模式的最大價值不是圖書本身,而在于一種服務模式的探索,它使參考館員甚至普通讀者都可以作為圖書,用戶與這些“圖書”通過面對面的交流,實現(xiàn)了真正意義上的溝通,給參考咨詢服務創(chuàng)建了一個互相理解、互動性強、信息來源多元化的交流環(huán)境,是新型參考咨詢服務的一種積極探索,值得我們借鑒。
[1]喻志娟. 圖書館數(shù)字參考咨詢服務模式探析[J].圖書與情報,2011(3):76-80.
[2]錢智勇. 美國圖書館合作數(shù)字參考咨詢服務[J].圖書館,2003(5):39-42.
[3]林少薇. 圖書館閱覽室信息共享空間的構建[J].圖書與情報,2009(4):66-69.
[4]張義龍,田也壯. 學習共享空間研究與實踐—以加拿大約克大學斯科特圖書館為例[J]. 圖書館建設,2011(1):81-84.
[5]宋惠蘭.從IC 到LC:大學圖書館服務模式的構建與拓展[J].圖書館學研究,2009(7):7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