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武,郭玉衡,左 昕,樊文鋒
男,28歲,晚飯后半小時打籃球約20 min后突然暈倒伴意識不清,立即送至西沙某島上醫(yī)院,約5 min后到院,到院時患者意識已恢復。主訴:打籃球時突感頭暈,后意識喪失(約2~3 min);既往家族中無特殊病史,在11年前跑步時有類似病史1次,當時亦有意識喪失數(shù)分鐘,醒來后未到醫(yī)院就診。測血壓135/85 mm Hg,呼吸25次/min,心電圖示竇性心動過速(心率115次/min)。平臥10 min后復查心電圖示:正常心電圖,心率85次/min。接診醫(yī)師開具轉(zhuǎn)診介紹信,囑有船下島時立即到上級醫(yī)院就診。后了解患者未下島做進一步檢查。
3個多月后,患者晚飯后半小時打籃球時再次暈倒,立即送至某醫(yī)院,約3 min后到院,到院后患者被抬至急救室。查體:臉色蒼白,呼吸急促,意識清楚,能言語,訴胸口劇痛,測脈搏微弱,血壓70/40 mm Hg。心電圖示:心室顫動。立即予以直流電非同步除顫和心肺復蘇等急救,約3 min后患者皮膚變紺、抽搐、瞳孔擴大,10 min后瞳孔散大。搶救60 min后無效死亡。
由于心臟原因如心力衰竭或心率失常等引起的、在短時間內(nèi)發(fā)生的自然死亡稱心源性猝死。世界衛(wèi)生組織規(guī)定,心源性猝死是指發(fā)病后1 h內(nèi)的心臟性死亡。Nishibe等[1]研究表明,西方國家心源性猝死是猝死最常見的原因。心源性猝死的患者往往平時健康或病情穩(wěn)定,猝死前可有心臟病的表現(xiàn),但相當多的心臟病患者可能會以猝死作為首發(fā)表現(xiàn)。該病發(fā)病突然,進展迅速,一旦發(fā)生存活機會甚低,如不及時救治,3~5 min后就會死亡,是威脅生命的一大殺手。Vetter等[2]研究表明美國每年有30萬~40萬人死于心源性猝死;黃子通和楊正飛[3]報道我國每年心源性猝死的人數(shù)多達55萬。
本例患者年齡較輕,發(fā)病于劇烈運動后,伴有意識喪失和劇烈胸痛,既往未發(fā)現(xiàn)有高血壓、冠心病和心功能衰竭疾病等。猝死原因首先考慮為心源性猝死,可能有先天性心臟血管疾病,病因的查明必須進行深入的檢查,而西沙海島上設備簡陋,??萍夹g薄弱,無法做深入的檢查。患者在島上發(fā)病1次后未及時到上級醫(yī)院進行心臟彩超和心臟血管造影等檢查,未查明病因。該病例提示,對工作在海島及邊遠地區(qū)的官兵,如發(fā)現(xiàn)類似病情的患者,接診醫(yī)師需把疾病的嚴重性及時告知患者,使其思想上重視起來;同時要把情況反映給單位領導,督促單位盡快安排患者到上級醫(yī)院檢查治療,進而減少和避免此類事件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 Nishibe T,Sato K,Yoshino K,et al.RR-QT interval trend covariability for sudden cardiac death?risk stratification[J].Conf Proc IEEE Eng Med Biol Soc,2012,28(8):4287-4290.
[2] Vetter VL,Dugan NP.A discussion of electrocardiographic screening and sudden cardiac death prevention:evidence and consensus[J].Curr Opin Cardiol,2013,28(2):139-151.
[3] 黃子通,楊正飛.心臟性猝死的預警與綜合防治[J].實用醫(yī)院臨床雜志,2012,9(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