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 沛 戴艷然
食管癌手術創(chuàng)傷大、時間長,患者對手術的不適感強烈,胸腹腔鏡聯(lián)合食管癌根治術,是目前食管癌根治術的主要術式[1],能減少開放手術中患者的一些不適。但是隨著人們健康觀念的轉變,為患者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是醫(yī)護人員的責任,舒適護理越來越受到關注。舒適護理的目的是使人在心理、生理、社會上達到最愉快的狀態(tài),或縮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以促進疾病的康復[2]。對食管癌患者而言,以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應對,增加患者術中的舒適度,減少術后對疾病的焦慮,就是整體護理理念的具體表現(xiàn)。筆者總結了我科128例食管癌手術患者進行了圍手術期的舒適護理經(jīng)驗,現(xiàn)將護理方法和體會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12月~2012年11月我科住院的食管癌患者128例,其中男90例,女48例。年齡45~74歲。排除有高血壓、心臟病等合并癥影響預后的患者。無腹部手術史,患者自身情況良好,均成功實施胸腹腔鏡聯(lián)合食管癌根治術。
1.2 方法 麻醉方法一律采用插管全麻,單肺雙通氣。手術方法為先左側臥位在胸腔鏡下完成胸段食管游離和淋巴結清掃,后改法式體位在腹腔鏡下完成胃游離,開腹行管狀胃制作、標本切除和食管胃吻合。
2.1 心理舒適護理 心理舒適是指患者的安全感、滿足感、被尊重感等心理感覺[3]。作為食管癌患者,承受著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對先進的胸腹腔鏡聯(lián)合的術式以及神秘的手術室環(huán)境存在著一定的期望,需要情感上的支持和心理疏導。首先,主動進行自我介紹并與患者溝通交流,帶著對生命的責任感去關心患者,耐心合理地回答患者提出的問題,了解患者患病后的心理反應、壓力和心理需求,讓患者有被關心、尊重和重視的感覺。其次,制定通俗易懂的術前宣教圖冊,認真介紹手術室環(huán)境、手術準備、術前注意要點、術中所用到的儀器、微創(chuàng)手術的優(yōu)勢所在,消除患者因為陌生所造成的緊張和不安,減輕患者的焦慮、煩躁和孤獨感。第三,強化術前宣教的注意事項,仔細檢查患者的手術部位標記及全身皮膚情況,尤其是壓瘡高發(fā)的位置,包括左側的髂前上棘、左外踝、左肩等左側臥位時的骨突處受力點,檢查患者左上肢的活動度及雙下肢的活動情況,便于在擺體位的時候做到心中有數(shù)[4]。第四,積極關注家屬的情緒,讓其成為患者心理舒適護理的支持者和參與者,鼓勵家屬克制自己的情感,積極協(xié)助患者配合醫(yī)護人員的治療,穩(wěn)定患者情緒。訪視結束后,認真填寫術前訪視記錄單和壓瘡評估表,準備患者的手術用物。進入手術室,積極與患者溝通交流,減少患者對陌生環(huán)境的恐懼和緊張,爭取患者配合術前準備。術后回訪時,關心患者的病情及預后,詢問患者對手術室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及時改正。
2.2 體位舒適護理 作為手術室的護士,必須正確掌握手術體位的變換及安置。胸腹腔鏡聯(lián)合食管癌根治術要求患者先左側臥位,后改法式體位(取平臥位,頭高足低15°~20°,并向左傾斜5°~15°)。擺體位前,由巡回護士認真評估患者的營養(yǎng)和各部位受壓情況,選擇合適的體位墊,準備水膠體敷料,檢查手術床單是否平整、干燥和整潔。左側90°臥位時,上腿彎曲,下腿伸直,身體前后用腰托固定,骶尾部和會陰部用軟墊襯托;在患者胸下、兩腿之間各放一軟枕,正確放置軟枕位置,準確暴露手術部位;用潰瘍貼保護骨隆突處,固定上肢時,動作輕柔,避免神經(jīng)損傷及血管受壓。胸部食管游離完之后,患者轉為法式體位。妥善固定患者雙上肢和雙下肢,保證床單干燥、整潔,患者的安全和舒適。長時間的手術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身體的受壓情況。術后隨訪結果顯示,無1例患者發(fā)生手術體位壓瘡和臂叢神經(jīng)損傷。
2.3 術中保溫 中心體溫的穩(wěn)定對保證人體正常的代謝及各種生理功能的穩(wěn)定具有重要的意義。低體溫是手術中最常見的并發(fā)癥,外科手術患者中的發(fā)生率達到50%~70%[5];再加上手術室相對低溫的環(huán)境,輸液、輸血以及切口大小等因素,可使手術患者體溫下降,導致術中失血和異體血的輸注量增加;手術時間越長,患者術中發(fā)生低體溫的可能性越大。研究表明,正確合理地的保溫措施可減少術中失血,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6]。為預防術中低體溫的發(fā)生,采取了一些措施,術晨提前2 h由值班護士開啟層流設備和空調,將室溫調制25℃,開啟保溫毯,準備棉被,全程保暖迎接患者;手術時,將室溫恒定至22~24℃,沖洗體腔的液體加溫至40℃左右,輸入的液體和庫存血進行適當?shù)募訙匾苑荔w熱散失,復溫毯的溫度調至36℃并依據(jù)患者自身情況隨時進行調節(jié);術中運用紅外線人體測溫儀隨時監(jiān)測患者的體溫,每30min 1次,手術團隊密切配合,手術過程緊湊,盡量縮短麻醉時間和手術時間。
為了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手術配合,科室成立配合小組,以半年為周期進行輪轉。由于技術的不斷進步,在手術過程中,醫(yī)師的操作習慣和術式也在不斷變化,配合小組每半年進行房間交接時,護士長先對大家進行為期1 d的培訓,內容包括復習手術流程、了解醫(yī)師喜好、側臥位和法式體位的擺放、全自動手術床的使用,使大家在手術配合過程中能夠心中有數(shù),避免因為工作生疏延長手術時間,增加患者發(fā)生壓瘡和臂叢神經(jīng)損傷的風險。
本組患者128例,術后均無上肢神經(jīng)損傷和體位受壓處發(fā)生壓瘡。術后隨訪以及護理部進行的患者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患者對手術室護士的滿意率達100%,患者家屬對術前宣教的掌握率達92%。
整體護理的質量是優(yōu)質護理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醫(yī)院贏得患者滿意的基礎之一。舒適護理作為整體護理的一部分,要求護士在每一個細節(jié)上都要為患者著想。胸腹腔鏡聯(lián)合食管癌根治術是近年來微創(chuàng)技術治療食管腫瘤的飛躍,但是無論手術室還是腔鏡手術對患者來說都是一個陌生的概念,因此從術前到術中和術后的舒適護理,對患者來說具有消除煩惱,化解焦慮,放松緊張情緒的作用;對廣大醫(yī)護人員來說,提高了醫(yī)護服務質量,將優(yōu)質服務的內涵滲透到日常工作中,鼓勵大家運用人文關懷的理念,讓患者以最佳的狀態(tài)接收手術,心理上的安全感和自信心為手術的順利進行創(chuàng)造了一定的條件。
[1]李永標,左傳田.電視胸腔鏡輔助食管癌切除術臨床研究進展[J].微創(chuàng)醫(yī)學,2007,2(1):45 -47.
[2]雷陳麗,申黎光.手術室舒適護理的實踐進展[J].護理學報,2008,15(4):20 -22.
[3]杜賈軍,彭忠民主編.胸外科并發(fā)癥學[M].北京:軍事醫(yī)學科學出版社,2003:138.
[4]郭云萍,鄭敏華,牟月燕.胸腹腔鏡聯(lián)合手術治療食管癌術中護理配合體會[J].中國醫(yī)刊,2010,4(7):75-76.
[5]劉小穎,吳新民.圍術期低體溫[J].中華麻醉學雜志,2003,23(9):712.
[6]林 峰,蔡迎迎,狄華君.術中保溫對胸腹腔鏡聯(lián)合食管癌根治術患者凝血功能的影響[J].現(xiàn)代實用醫(yī)學,2011,23(1):78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