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大文,顧 恒,王昌兵,袁宇峰,李 博
我科2008年3月~2012年1月共計收治輸尿管內支架管異位患者17 例,均應用輸尿管鏡成功取除,現將體會報告如下。
1.1 資料 本組17 例患者,男9 例,女8 例;年齡24~62 歲,平均年齡48.4 歲。置管時間14~90 d。置管原因分別為:腎實質切開取石1 例,腎盂切開取石術9 例,輸尿管切開取石術7 例。17 例患者均置入雙J 管,其中普通雙J 管12 例,進口雙J 管5 例。其中2 例患者訴來院前反復出現患側腰腹脹痛,并伴有畏寒、發(fā)熱,入院后行腹部X 線平片證實內支架管上移異位。
1.2 方法 本組17 例患者均于外院行手術取石治療,來院后常規(guī)行膀胱鏡檢查膀胱內未發(fā)現支架管,行腹部X 線平片提示雙J 管下端位于輸尿管內。應用Wolf 8/9.8F 輸尿管鏡、異物鉗。以鹽酸利多卡因膠漿行尿道表面麻醉,麻醉成功后,在等滲液持續(xù)低壓沖洗下,直視下進境,進入輸尿管后以異物鉗鉗夾取除內支架管。
本組17 例,均成功取除內支架管。
隨著雙J 管作為輸尿管內支架管的廣泛臨床應用,雙J管上移異位成為上尿路手術并發(fā)癥之一,雖然其發(fā)生僅為0.6%~3.5%,但給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經濟損失。考慮與以下因素有關:(1)雙J 管長度不夠:單一型號的雙J 管不能適合所有患者。一般雙J 管兩卷曲間長度為22 cm~26 cm,這不適用于所有患者,尤其是輸尿管較長的患者。(2)放置不當:術中未將雙J 管放入膀胱,在腎盂中盤曲過多,未達到膀胱內或膀胱內留置過少。(3)術中將雙J 管遠端已放入膀胱,但在將近端放入腎盂時不慎上拉,從而使雙J 管遠端進入輸尿管。(4)導管的質量問題。特別是導管的彎曲度和彈性。理想的導管應有良好的彈性,留置后能保持原形,兩端的彎曲度在放置后應>180°。因此,在選擇雙J 管時,一定要注意導管的質量。(5)與腎臟隨呼吸的上下移動或輸尿管下段的不規(guī)則蠕動收縮有關。特別是在腎積水嚴重,腎盂及其上端活動空間大時應注意。部分基層醫(yī)院以硅膠管作內支架管。由于硅膠管頂端無彎曲,從而更容易發(fā)生移位[1]。
本組17 例患者均置入雙J 管,其中普通雙J 管12 例,進口雙J 管5 例。輸尿管鏡取管術前應常規(guī)行腹部X 線平片檢查,以明確支架管上移后所處位置、遠端彎曲程度以及是否繼發(fā)結石。若支架管僅移位至輸尿管下段內,無其他嚴重合并癥者,多可在尿道表面麻醉下順利完成。本組17 例均在尿道表面麻醉下成功取管。若支架管移位至輸尿管中、上段時則應考慮在硬膜外麻醉或其它麻醉方式下完成,但因女性患者尿道短,尿道、輸尿管開口、輸尿管之間存在之角度較小,亦可嘗試表面麻醉下取管,進鏡前適當肌注解痙止痛藥,可提高拔管成功率。在等滲液持續(xù)低壓沖洗下,進入輸尿管上行進鏡后即可尋及移位之內支架管。若支架管異位處輸尿管黏膜充血水腫,甚至出血等導致視野不清的情況下,切勿盲目置鉗鉗夾、牽拉,以防造成輸尿管嚴重損失—如輸尿管撕裂、脫套等,可連接50 ml 注射器加壓沖洗,確保視野清晰。若遇到輸尿管開口相對狹窄,應擴張輸尿管開口。進鏡后盡可能鉗夾支架管管端,若鉗夾彎曲部位牽拉,易使支架管折疊,直徑增加,容易出現支架管嵌頓于輸尿管開口,造成取管困難,強行牽拉易出現輸尿管開口撕裂、出血。一旦發(fā)生嵌頓,應鉗夾住開口處折疊嵌頓支架管,并肌注解痙止痛藥,反復輕柔試拉,幫助支架管拔出。我們認為應用輸尿管鏡取除異位內支架管成功率高,多數患者可在尿道表面麻醉下完成,損傷小。應用輸尿管鏡取管應視為治療內支架管異位的首選方法[2-3]。
[1]林 健.雙J 支架管遠端輸尿管內異位25 例臨床分析[J].中華泌尿外科志,2001,22:576.
[2]周青英,李 宏,黃達飛.雙J 管移位的分析和處理[J].中國內鏡雜志,2005,11(6):671.
[3]王連渠,卜紅民,閆擁軍,等.輸尿管鏡技術在治療雙J 管上移中的應用(附31 例報告)[J].中國內鏡雜志,2006,6:592-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