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治勇
(重慶市大足區(qū)中醫(yī)院,重慶 402360)
淺談大黃的臨床應用
何治勇
(重慶市大足區(qū)中醫(yī)院,重慶 402360)
大黃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掌葉大黃、唐古特大黃或南大黃,藥用其根狀莖,北大黃主產(chǎn)四川、甘肅和青海,以青海西寧最著名;唐古特大黃產(chǎn)青海、四川等省,南大黃產(chǎn)四川、湖北、云南等省??缮没蚓浦?、蒸熟、炒黑用。性味苦寒,歸脾、胃、大腸、肝及心包經(jīng),有攻積導滯、瀉火涼血、活血化瘀、利膽退黃的作用,不宜久煎,孕婦、經(jīng)期均應慎用或忌用。李時珍《本草綱目》謂大黃“下痢赤白,里急腹痛,小便淋瀝,實熱燥結(jié),潮熱譫語,黃疸諸火瘡”。藥理研究證實,大黃含蒽醌衍生物(大黃素、大黃酸等)及鞣質(zhì)(兒茶鞣質(zhì)、葡萄糖沒食子鞣甙)大黃蒽醌衍生物有較強的抗菌作用,其中以大黃素和蘆薈大黃素抗菌作用最強。體外試驗最敏感細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其次為肺炎雙球菌、白喉桿菌、傷寒桿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等,對多數(shù)皮膚真菌也有抑制作用,其抗菌原理是大黃蒽醌衍生物對細菌的核酸和蛋白質(zhì)的合成有明顯抑制作用。同時,大黃還有降低血壓作用和降低血清膽固醇、抑制細胞免疫抗體(為抗A、抗B和抗D血清抗體)作用。大黃臨床應用非常廣泛,廣泛用于內(nèi)科、婦科、兒科、泌尿科、腫瘤科及精神科疾病的治療?,F(xiàn)就大黃的臨床應用簡述如下。
中風:劉某,男,58歲,于2008年9月12日入院?;几哐獕翰?年,卒然昏仆16h,神識昏迷,牙關緊閉,小便失禁,身熱,面紅氣粗,口眼歪斜,左側(cè)肢體強痙,右側(cè)肢體癱瘓,體溫38.9℃,血壓22/13kPa,腦脊液血性、舌紅苔黃,脈弦滑。西醫(yī)診斷為腦出血。中醫(yī)診斷為中風,中臟腑屬肝風內(nèi)動,氣血上逆,痰熱蒙蔽清竅。治以化痰開竅,通腑瀉熱。用生大黃15g水煎取汁100mL,溶化安宮牛黃丸,鼻飼,1日2次。兩天后神識漸趨好轉(zhuǎn),體溫正常,血壓17/10.5kPa,5天后清醒。
血證:張某,男,68歲?;剪鮿?,初投增液湯加減,服2劑無效,后在方中加大黃8g、牛膝15g,再服2劑后血止好轉(zhuǎn)。
便秘:大黃通下瀉熱,為張仲景三承氣湯主藥,不僅如此,凡胃腸瘀熱、便結(jié)不通者,用單味大黃開水泡后即服立效。王某,中風5個月一直未大便,脈滑實,舌苔黃燥,即用大黃15g開水浸泡后頻頻送服,當夜排便甚多,次日神志清醒、逐漸好轉(zhuǎn)。
黃疸:大黃性寒味苦,有瀉下攻積清熱之功,有退黃作用。而茵陳蒿湯是治療黃疸的代表方劑。現(xiàn)有用大黃醇提片、大黃注射液治療黃疸也取得滿意效果。
慢性前列腺炎:鄭聲華用單味大黃50g加水400mL,煎至200mL,倒入瓷盆中,熏洗會陰部,每日早晚1次,每次30min。生姜汁調(diào)熟大黃末20g,取中極、會陰2次外敷,用膠布固定。再用生大黃3~6g泡茶飲。各法同時治療15天,治療前列腺炎60例,痊愈56例,顯效3例,有效1例。陸俊剛在前列腺電切術后同時用中藥配方方中有大黃直腸灌注法,取得很好臨床效果,有消炎止痛作用。
孫治民用單味大黃飲治療化膿性扁桃體炎44例,用生大黃6~9g放入杯中加開水150~250mL,浸泡水降溫涼后服,結(jié)果48h內(nèi)扁桃體膿灶減少21例、消失6例,72~92h內(nèi)減少23例、消失5例,總有效率100%。
酒大黃其力稍緩,并能引藥上行,可清上焦實熱,如心熱、肺熱等。熟大黃瀉下作用緩和,能減速輕或消除腹痛等副作用,而活血作用較好,并突出了瀉火解毒功能。醋大黃瀉下作用稍緩,偏于消積化痰,治痰癖,化脾積血塊。大黃炭瀉下作用極弱,具涼血化瘀,止血之功,多用于血熱,有瘀出血證。研究表明,大黃中的番瀉葉苷類及蒽醌類為其瀉下主要成分。酒、醋炒對其瀉下成分幾乎無影響,酒燉品、醋煮品及大黃炭中的大黃酸苷減少12%~13%,番瀉苷類僅微量破壞。大黃的臨床應用廣泛,不管產(chǎn)前產(chǎn)后,男女老幼,是虛是實,只要具備“瘀”閉之癥均可辨證配伍應用。
R282.7
B
1004-2814(2013)04-295-01
2012-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