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立新,孫艷峰
(佳木斯大學(xué) 人文學(xué)院中文系,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7)
《聊齋志異》改編熱引發(fā)的思考
關(guān)立新,孫艷峰
(佳木斯大學(xué) 人文學(xué)院中文系,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7)
和舊版相比,新版電視劇《聊齋》故事中的人物更具人性化。在古裝劇遭遇審美疲勞的尷尬時刻,《聊齋》故事又引發(fā)了新的收視熱潮。如果說上世紀86版《聊齋》劇的最大特點是忠實原著,而新版《聊齋》劇則是題材新穎時尚、情節(jié)曲折生動、人性細膩復(fù)雜,尤其是對人性的挖掘更具深度,典型性更加豐富,可看性很強。而由改編帶來的一系列問題也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關(guān)注。
聊齋;改編熱;人性;思考
當(dāng)今文藝舞臺出現(xiàn)了一種現(xiàn)象,從過去歷史題材的戲說,到現(xiàn)代紅色經(jīng)典的翻拍,再到文學(xué)名著的重新闡釋,這其中似乎蘊涵著一種共性,就是經(jīng)典文學(xué)通過觸電,在形態(tài)更新的同時,也借助商業(yè)的成功,擴大著自己的影響??催^新版電視劇《聊齋》之后,人們對改編后的作品的感受性和愉悅性再次被刷新,從而產(chǎn)生了超現(xiàn)實的審美體驗。改編《聊齋》對于經(jīng)典文化的廣泛傳播起到了積極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改編后的作品對人性的挖掘更具深度,人物的典型性更加豐富。而由改編帶來的一系列問題也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關(guān)注。
《聊齋志異》是清代蒲松齡創(chuàng)作的短篇小說集,距今已三百多年。它題材廣泛,內(nèi)容豐富。通過談狐說鬼的手法,對當(dāng)時社會的腐敗、黑暗進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會矛盾,表達了人民的愿望。而寫得最美、最動人的是那些人與狐妖、人與鬼神以及人與人之間的純美愛情。當(dāng)然其中也夾雜著一些封建倫理觀念和因果報應(yīng)的宿命論思想。《聊齋》成功地塑造了眾多鮮明生動的藝術(shù)形象,想象豐富,構(gòu)思奇妙,情節(jié)曲折,境界瑰麗。作品問世以后,它的很多故事被搬上了戲劇舞臺。近些年來,由《聊齋》改編的電影、電視劇等層出不窮,且有愈演愈烈之勢。這種改編熱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在。改編后的《聊齋》劇通過電腦三維技術(shù)打造亦真亦幻的神話世界,給人強烈的視覺感官刺激和審美享受,大大提高了故事的可看性。
《聊齋》中的大量鬼狐形象,與中國原始信仰中的民間文化有關(guān),如鬼魂報恩、輪回與瓜代、私利與道德等人性道德話題?!读凝S》敘事意象的審美功能,是它保持藝術(shù)魅力的原因之一?;閼俟适录耐兄髡叩睦硐?,保留了濃厚的民間故事特點,大致分為科舉、愛情、友情、婚姻家庭、判案故事等類型,多以大團圓結(jié)局收場,反映了普通百姓的良好心愿,包含了眾生全部的幸福期待,也是《聊齋》在民間倍受歡迎的重要原因。借助名著的影響力,在劇情改編上運用現(xiàn)代手法,重在可看性。下面我們對《聊齋》改編作一分析,看看特色在哪里,并且探討其中的原因。
1.抓住“異”做文章,標(biāo)新立異。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電視劇把“異”放在首位,對原著進行選擇,比如花妖狐鬼的故事,陰司形式的采用。《聊齋》中冥界和鬼魂占據(jù)了重要位置,寓意深遠。從篇目上說,86和06版都選擇了《小謝》《阿寶》《陸判》這些作品,分別代表“人”和“鬼”。人們關(guān)注的對象主要是“人”,就是平凡人的不平凡事;“鬼”其實是人們對死后世界的一種想象,“鬼”就是人在冥界的又一化身?!叭怂雷児怼钡牟孪胧怯捎诤闷嬉鸬模藗兒芟胫浪篮蟮氖虑?,“鬼由心生”從本質(zhì)上講,“鬼”還是“人”,所以選擇“鬼”這類題材,在某種程度上滿足了人們對死后世界探索的好奇心。
香港拍過很多聊齋的電影,03版《畫皮》的改編就別具匠心,它交待了女鬼的來源:云艷因容貌丑陋,難得心中所愛,在一次劫難中遭盡凌辱,悲憤而死,化為厲鬼。從此,云艷經(jīng)常披上美麗的人皮,化為絕色美女,向天下好色之徒復(fù)仇,以報生前因丑陋而被冷落之怨。電影08版《畫皮》背景在秦漢年間,王生救回一絕色女子,乃“九霄美狐”小唯披人皮所變。其皮必須用人心養(yǎng)護,蜥蜴精殺人取心供奉小唯。小唯愛上王生,想取代王妻佩容。佩容發(fā)現(xiàn)小唯是妖。電影把原著的“厲鬼”改編成為九霄美狐,并增加了許多人物形象,改變了小說的背景和情節(jié)。對原著進行了全新時尚的演繹,故事情節(jié)更趨人性化。
2.抓住“人性”作文章,勸人向善。
86版《聊齋》除了“異”事外,還有一些描寫人性的故事,如《罵鴨》《喬女》《雨錢》《陸判》《畫皮》,這些都是通過揭露人性的丑惡來勸人向善的作品,此外還有諷刺官場黑暗的作品例如《賈奉雉》《梅女》《殺陰曹》等等,這些作品廣泛地揭露了黑暗腐敗的政治,鞭撻了無惡不作的貪官污吏和為富不仁的豪紳地主,表達了對被壓迫人民的痛苦的同情,歌頌了被壓迫者的反抗斗爭。《畫皮》曾有多個版本。王生的形象原文中不過是尋常百姓,而06版劇中卻是善于丹青、巧舌如簧的皇親大臣。在人物性格上,原文中的王生只是單純的被女色所惑,而劇中的王生卻是一個為了榮華富貴不擇手段殺妻棄子的惡棍、不折不扣的“陳世美”,他不僅將發(fā)妻燒死又將救他的妻子也害死之后娶了公主,當(dāng)晚兩鬼找其索命。改寫后的故事將王生描寫的更加丑化。改編后的作品用生動復(fù)雜的藝術(shù)形象反映出封建婚姻的本質(zhì)和深刻的人性,那就是貪婪的欲望是沒有止境的,但不擇手段最終會受到懲罰。
3.歌頌愛情成為作品的主旋律,滿足愿望。
愛情是文學(xué)作品的永恒主題,探索愛情的奧秘和魔力也與時俱進,《聊齋》中的愛情著眼于詩意美和空靈美的創(chuàng)造,它有內(nèi)涵豐富的愛情資源:《阿寶》《連城》《蓮香》《嬰寧》《小翠》《小謝》《小倩》等,這類作品占電視劇的多數(shù),它們反對封建禮教和封建婚姻制度,歌頌了純真的愛情。另一方面,電視劇依照人、鬼、狐、仙這四大范圍分別擇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以《小翠》等為代表的“狐”;以《阿寶》等代表的“人”;以《小謝》等代表的“鬼”;以《嬰寧》等代表的“仙”。劇中大量的故事,越來越側(cè)重于情感化、人性化。對美好愛情的向往在作品中流淌。弗洛伊德說“夢是愿望的達成”,《聊齋》作品圓了很多人的白日夢?!栋殹穼懩凶右蚯榘V而魂游,然而不論男女,大多都是“情癡”,人們對美好愛情的向往始終不變。在那個時代,很多感情都受到當(dāng)時的封建禮教壓迫,浪漫的愛情追求更是大逆不道,通過小說譜寫自己夢想的浪漫愛情,這類故事占到作品的四分之一。
4.在人物的增減方面下功夫,增加看點。
以06版為例,《阿寶》中出現(xiàn)惡少和巫師苗婆婆,在《小倩》中出現(xiàn)的黑山老妖,《小翠》中又有原文中不見的蛇妖以及丞相之子,《陸判》中又出現(xiàn)了東岳大帝及白楊夫婦,《畫皮》中出現(xiàn)了皇帝、貴妃、公主等等,這幾個人物在原著中都沒有出現(xiàn),但他們在劇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增加“惡人”,惡人越多劇情就出現(xiàn)更多變數(shù)給人以曲折感,并使故事更復(fù)雜化。從商業(yè)角度看這恰恰符合了觀眾的胃口,也是增加收視率的關(guān)鍵。但這改變卻對原著主題進行了徹底的“改革”,不僅忽略了原著的思想性更是弱化了原著的主題?!蛾懪小繁緛硎鞘惆l(fā)作者懷才不遇的遺憾,可改編后的電視劇卻將它變成了“惡有惡報”的內(nèi)涵,朱爾旦也成了一個十惡不赦的惡人。
5.在情節(jié)的改動上下功夫,深挖人性。
在情節(jié)方面,阿寶本來對孫子楚的追求只做玩笑看,但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孫子楚魂從阿寶,使其態(tài)度驟變:從揶揄取笑到“心異之”“駭極”,進而“陰感其情之深”。孫子楚病死后,阿寶則絕食而死,“以癡報癡,至以身殉”。這癡情打動了冥王,放他倆同回人間。這個情節(jié)與86版《聊齋》基本一致,可06版《阿寶》卻在原著基礎(chǔ)上又加進了一些情節(jié),使劇情更加跌宕起伏。原著中只讓他們“暫時陰陽兩隔”,可現(xiàn)在劇中惡少千方百計追求阿寶,惡勢力的代表苗婆婆前所未有的強大,使阿寶和子楚的愛情路更加坎坷,從商業(yè)角度看增加了很多看點。
1.太過偏重娛樂,迎合觀眾口味。
現(xiàn)代社會人們生活節(jié)奏加快,工作和生活壓力使人感到疲憊,電視緩解壓力的功效便顯現(xiàn)出來。1986年電視走入家庭,大多數(shù)人只是想多了解一些知識和掌握一些信息,因此電視劇只是讓人們了解《聊齋》的內(nèi)容,蒲松齡的思想和精神才能在劇中有所表現(xiàn)。而2006年的人們對電視的需求似乎更偏向于娛樂方面,鬼怪狐仙的故事只是他們娛樂的對象,人們只想在這些怪異故事或愛情傳說中,找到一種放松或是精神的愉悅。由于這種心理的變化,使電視工作者為增加收視率不得不投其所好,將一些沒有太大意義的愛情肥皂劇或是被改編的面目全非的名著搬上熒幕。
2.背離原著思想,一味求新。
《陸判》原著說書生朱爾旦才疏學(xué)淺,連考連敗。但其性格膽大豪爽,不懼鬼神、敢說敢當(dāng)。偶然結(jié)識了陰間的陸判,并愿意讓其替自己剖胸換心。換心后的朱爾旦才華橫溢,可在三次會試中都因犯規(guī)被除名,因此對讀書做官徹底灰心。這正是蒲松齡自己的寫照。86版《聊齋》卻將作者的用意改的煙消云散,劇中在“換心”之后朱爾旦讓陸判將自己貌丑的妻子換成美女的頭。06版《聊齋》將朱爾旦描寫的更加貪婪,換頭之后朱妻產(chǎn)子,朱爾旦“保大不保小”,最后兒子竟是陸判變的討債鬼來討債。如果說86版的朱爾旦是貪婪的,那么06版的朱爾旦更是讓人痛恨。這些修改雖然會增加收視率,可都將蒲松齡的原文改得面目全非。
3.歪曲或忽略原著,追求現(xiàn)代時尚。
許多故事的修改中加入了現(xiàn)代思想和思維邏輯,在一定程度上歪曲或忽略了原著想表達的思想,使得小說的文化底蘊和內(nèi)涵流失,給名著帶來了難以想象的損失。與原著相比,06版和86版《聊齋》似乎都不能完整地表現(xiàn)原著的內(nèi)在思想和精神,尤其是06版似乎太過注重觀眾的心理、娛樂元素和商業(yè)賣點了。正因如此,人們對原著的了解變得越來越少從而令大量的經(jīng)典作品慢慢的消失。比如06版《陸判》是在86版基礎(chǔ)上改編的。這就像謠言一樣越傳越神,真相從此被掩蓋。將作品改造的更加符合這個時代的需求,因為這種改造使得我們的原著大量流失。
對《聊齋》的改編熱,我們認為,這是一種好現(xiàn)象,因為這可以進一步推廣和普及經(jīng)典文化。四大名著改編后都被搬上了熒屏,很多人就是通過電影和電視來了解這些文學(xué)經(jīng)典的,而改編確實能起到傳播文化的作用。但是我們同樣不能忽視原著改編所帶來的問題并且極力采取相應(yīng)的手段避免種種失誤,這才是我們對經(jīng)典改編正確的態(tài)度和做法。
[1]汪玢玲.鬼狐風(fēng)情——聊齋志異與民俗文化[M].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
[2]馬瑞芳.馬瑞芳揭秘《聊齋志異》[M].上海東方出版社,2006.
[3]袁鳳琴,文春鳳.論《聊齋志異》敘事意象的審美功能[J].巢湖學(xué)院學(xué)報,2008(1) .
[4]裴鈺.《聊齋志異》的鬼故事類型分析[J].齊齊哈爾大學(xué)學(xué)報,2005(4) .
ClassNo.:J905.2DocumentMark:A
(責(zé)任編輯:蔡雪嵐)
ReflectionofAdaptationofStrangeTalesfromaLonelyStudio
Guan Lixin,Sun Yanfeng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Jiamusi University,Jiamusi,Heilongjiang 154007,China)
The paper made a comparison among different adaptation of Strange Tales from a Lonely Studio,especially the new version of TV play of Strange Tales from a Lonely Studio with that of 1986 version.The outstanding feature of 1986 version is faithful to the original,and the new adaptation of TV play focuses on the twists and vivid plot, especially on the description of the human nature. It is of readable and typical adaptation of the literary works.
Strange Tales from a Lonely Studio;upsurge of adaptation;humanity;thinking
關(guān)立新,博士,副教授,佳木斯大學(xué)人文學(xué)院。
孫艷峰,佳木斯大學(xué)人文學(xué)院。
1672-6758(2013)01-0155-2
J905.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