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軒
(云南省紅河州瀘西縣金馬鎮(zhèn)吉擺大寨求實畜牧獸醫(yī)工作室,云南瀘西 652402)
(一)發(fā)病情況 2000年以來,瀘西縣境內(nèi)犬細小病毒腸炎型發(fā)病率很高,危害較嚴重,是死亡率較高的傳染病之一。截止2005年底,本人診治病犬2 200余例,疑似犬細小病毒病例440例(因本人不具備檢測設(shè)備,憑借臨床癥狀及個人經(jīng)驗判斷),約占門診犬病20%,死亡47只,死亡率約10.7%,治愈393只,治愈率約為89.3%,通過采取綜合治療取得良好效果,現(xiàn)把具體方法介紹如下。
(二)臨床表現(xiàn) 本病臨床上表現(xiàn)為腸炎型和非化膿型心肌炎。腸炎型潛伏期為8~15 d,先嘔吐后腹瀉,大便先呈黃色或灰黃色,病后2~3 d,糞便呈番茄醬色,帶有血絲和膠凍樣粘液,具有難聞惡臭味;病犬精神萎靡,被毛粗亂無光,食欲廢絕,體溫40℃~41℃,飲水增加,排尿少呈淡黃色,腸音亢進,嚴重脫水,皮膚失去彈性,心跳120~150次/分鐘,有的病犬到后期體溫低于常溫,眼結(jié)膜蒼白;尾部及后腹部被糞便污染,嚴重者肛門松弛。心肌炎型以幼犬多見,常整窩發(fā)病,呼吸困難,心悸亢進,體質(zhì)衰竭,常突然倒地并迅速死亡。
(三)剖檢變化 青年犬多呈出血性腸炎,小腸呈暗紅色,腸系膜淋巴結(jié)腫大,腸內(nèi)容物常混有血液,黏膜壞死、出血,幼犬呈非化膿型心肌炎病變。
(四)診斷 根據(jù)本病的流行特點、臨床癥狀、剖檢變化、典型癥狀可做初步診斷;同時要注意與細菌性腸炎、中毒病、犬瘟熱、急性胰腺炎等病相鑒別,如需要最后確診,需進行實驗室檢測。
(五)防治措施 該病沒有特效藥物治療。心肌炎型幼犬往往來不及治療即死;主要針對腸炎型青年犬治療,一般采用對癥治療和支持治療,適當與補液、抗菌、抗病毒聯(lián)用,以達到標本兼治,促進機體康復(fù)的目的。
1.輸液療法。因病犬脫水,體液和電解質(zhì)流失較多,應(yīng)大量補液,本著“先鹽后糖,見尿補鉀”的原則。方用:頭孢氨芐青霉素(水針)40 ml、VC20 ml, 地 塞 米 松 5 mg、病毒靈20 mg、生理鹽水500 ml混合后一次靜注或腹腔注射,一日一次;對嘔吐腹瀉嚴重者用:5%葡萄糖500 ml、碳酸氫鈉20 ml、10%氯化鉀10 ml,一次靜注;對發(fā)熱者可靜注清開靈10 ml;食欲廢絕者加三磷酸腺苷10 mg、肌苷20 mg、輔酶A50 mg;血痢者加止血敏或VK36 ml;重癥犬可用細小病毒高免血清10~30 ml、10%葡萄糖100 ml靜注或腹腔注射,以上每天一次,連用5 d。
2.肌肉注射。選用針對本病的藥物為主,復(fù)合VB5 ml、環(huán)丙沙星5 ml,分別注射,一天兩次,嘔吐者加愛茂爾4 ml、VB6 5 ml、VB12 4 ml或654-2 30 mg或胃復(fù)安4 ml肌肉注射。
3.口服療法??诜a液鹽10 mg、VB6 50 mg一次內(nèi)服,便血者云南白藥1~2 g內(nèi)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