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宏
?
田從豁教授針藥治療運動神經元病1例
趙宏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廣安門醫(yī)院,北京 100053)
針灸療法;運動神經元病;醫(yī)案
患者,65歲,主因“呼吸困難伴雙手無力1年余”于2011年6月3日就診?;颊?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呼吸困難,伴雙手無力,周身乏力。后癥狀逐漸加重,動則氣喘,夜間不能平臥,四肢肌肉逐漸萎縮。外院診斷為“運動神經元病,肌萎縮側索硬化”。就診時癥見呼吸困難,胸悶喘憋,夜間不能平臥,需呼吸機輔助呼吸,肢體痿弱,不能獨立行走,上肢不能抬起,周身乏力,精神疲憊,納差。舌質暗,苔薄白,脈沉細。田教授辨證為脾腎虧虛,腎不納氣。針刺與湯藥并用,以補益脾腎,納氣平喘?;颊呷∽?頸夾脊斜刺,膈俞、肝俞、魂門、期門平刺,膻中、中脘、氣海均向下斜刺,尺澤直刺,列缺平刺。采用平補平瀉手法,留針30 min。起針后患者呼吸困難及喘憋明顯減輕。湯藥予補骨脂15 g,肉蓯蓉12 g,黃芩10 g,地龍15 g,炒蒼術10 g,穿山甲10 g,芡實米15 g,赤白芍各10 g,水蛭6 g,甘草6 g,水煎服,每日1劑。6月10日二診,患者呼吸困難、喘憋好轉,周身乏力減輕,可獨立站立,仍行走困難。田教授仍以上述針刺方法治療后,采用背俞穴拔罐治療?;颊呷「┡P位,沿患者背部膀胱經兩側閃罐、走罐至皮膚潮紅為度。而后于大椎、肺俞、心俞、肝俞、脾俞等穴位留罐5 min,起罐后局部推拿按摩。6月17日三診,患者呼吸困難有所好轉,喘憋大幅好轉,夜間可以不使用呼吸機輔助呼吸。針刺治療以背俞穴為主,取肺俞、膈俞、肝俞、脾俞、腎俞、足三里、三陰交、氣海。起針后采用溫熱砭石板為患者背部兩側膀胱經刮痧,刮至皮膚潮紅為度。前方加白術10 g,熟地黃20 g,共搗碎為粉,煉蜜為丸,每丸1~2 g。每日服2次,每次1丸,常服。而后半年期間患者間斷于田教授處行針刺治療,呼吸困難、喘憋等癥基本消失,可獨立緩慢行走。
按 運動神經元病屬中醫(yī)學“痿證”范疇。本例病例除有痿證常見癥狀外,尚有呼吸困難等癥,說明呼吸肌已受累,病情較重。田教授在運動神經元病的治療中,針藥并舉,各種針灸方法應用靈活,急則治其標,癥狀好轉后注重益氣扶正,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治療方法和思路。
2013-05-30
R246.6
B
10.3969/j.issn.1005-0957.2013.12.1013
趙宏(1972 - ),女,副主任醫(yī)師,博士
1005-0957(2013)12-1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