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偉鋒
摘 要:讓更多的山區(qū)農村學生愛上物理課,是山區(qū)農村學校物理教師永恒的追求。物理教師要結合山區(qū)農村教育教學實踐,從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有科學得當?shù)姆椒ǎ⒅卦u價的多元化三個方面入手,讓更多山區(qū)農村學生愛上物理課。
關鍵詞:山區(qū)農村學生;愛上物理課;興趣;方法;評價
雖然山區(qū)農村的學生從小就與大自然有著親密的接觸,對自然的感性認識有較多的積累,但是由于山區(qū)農村各種原因使得他們缺少獲得學習自然科學資源的基本硬件和軟件,缺少探究性觀察、實驗和總結規(guī)律的引導。因此,在山區(qū)農村愛上物理的學生比例還是較低的,而讓更多的山區(qū)農村學生愛上物理課是我們山區(qū)農村學校物理教師永恒的追求。下面,結合自己多年的山區(qū)農村教育教學實踐,談一些本人的看法。
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雖說物理是一門實驗性較強的學科,它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但山區(qū)農村的學生感興趣程度卻不是很高。物理需要推理,需要各個學科的滲透,有些現(xiàn)象看著是這樣,分析后,卻是那樣。知識點繁多,公式一用就好幾個,想都想不到,轉不過彎來,學生有點畏懼。物理啊,我愛你,卻沒有勇氣!作為山區(qū)農村的物理教師,我認為可以從下幾點著手提高學生對物理課的興趣。
(1)結合物理學科的特點,注意緊密聯(lián)系山區(qū)農村生活的實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無論從新課導入還是實際例子的列舉,習題的設置,都要盡量從山區(qū)農村生活的實際出發(fā),使學生深深感受到物理就在我們身邊,克服對物理課的畏懼感,從而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愛上這門課。例如:①“重陽節(jié)”到來之際,剛好是學完“回聲測距”原理知識,可布置學生在重陽登山活動中利用“回聲測距”原理測算出某山谷間距。②引入“物態(tài)變化的液化過程和液化放熱”知識時,可讓學生思考:我們南方春季時常出現(xiàn)的“回南天”,是怎樣形成的,為什么這時候的天氣會比較悶熱?③學習“光的直線傳播中的小孔成像”后,可布置學生課后到樹林中實地觀察太陽光穿過樹縫后的光斑形狀。
(2)加強物理實驗教學,激發(fā)學生興趣。實驗是物理學的基礎,對于山區(qū)農村學生的學習過程也不例外。在通過實驗獲得感性知識的基礎上上升到理性知識,對于學生來說更加可信,更容易理解,更容易掌握牢固。因此,在山區(qū)農村物理教學過程中要最大限度地利用現(xiàn)有的實驗條件,將課本上應做的實驗盡量呈現(xiàn)給學生。
對課本上現(xiàn)象不明顯的實驗也應設法予以改進,以達到應有的效果。如在演示“測量平均速度”實驗時,小車在斜面的初始位置和各段路程應到達的終點位置,學生觀察起來不明顯、不直觀。為了增加實驗的可見度和直觀性,可在斜面的初始位置和各段路程應到達的終點位置面向學生側置上不同顏色的幾根粉筆,就可達到良好的效果。再如,按課本裝置演示“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實驗,所觀察到水沸騰時的氣泡數(shù)量較少,現(xiàn)象不明顯。如在燒杯中加入幾塊小瓦片,就可大大增加氣泡數(shù)量,從而簡單地解決了實驗的可觀性。又如在做“光的折射”實驗時,往水中注入適量牛奶,水中的光路就可更加清晰地呈現(xiàn)出來了。
再者,指導學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課外小實驗。課本上介紹了許多課后小實驗,比如,自制溫度計、照相機模型和模擬望遠鏡等。還可以向學生推介一些課本以外的自制小實驗,例如,學習《浮力的應用》中的“潛水艇”知識時,可以指導學生利用廢塑料瓶和導管制作潛水艇模型,讓學生通過有趣的實驗觀察了解潛水艇的沉浮現(xiàn)象和理解其原理。
另外,盡量讓學生動手參與教學實驗。實驗教學可以在課堂上,也可以在課堂后;可以使用實驗室所配備的器材,也可以自備自制教具,甚至可以讓學生經(jīng)常使用身邊的物品做實驗。如:用紙張和橡皮做慣性實驗,用一端削尖的鉛筆做壓強實驗,用平口玻璃杯、水和硬紙片做大氣壓強存在的實驗,往兩張自由下垂的白紙中間向下吹氣觀察兩紙怎樣運動來檢驗“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等。這些器材學生較為熟悉,有利于使學生明白物理就在身邊,學習的興趣自然就會大大增加。
作為山區(qū)農村學校的物理教師,只要精心對學生的興趣進行培養(yǎng)和激發(fā),并激發(fā)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相信就能讓我們的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愛上物理課了。
二、要有科學得當?shù)姆椒?/p>
山區(qū)農村的學生普遍存在學習上的困難,學習成績和效率都不高。因此,采取“低起點,小步子,高密度,重實效”科學得當?shù)姆椒@得尤為重要。
(1)低起點,符合山區(qū)農村的學生實際情況。山區(qū)農村的學生基礎差的情況不能急于求成,課堂教學起點要低,特別是課堂訓練,對于基礎知識訓練應投入較多,如果急于進行能力提高訓練,往往會欲速則不達。當然,學生基礎知識扎實之后,適時進行能力提高訓練也是必要的。
(2)小步子,有利于培養(yǎng)山區(qū)農村的學生的自信心。小步子,就是知識的深入過程中梯度要小,逐步提高知識層次,可以在同一難度層面上舉一反三,大量訓練,使學生融會貫通,然后再進入下一個層面的學習,這樣容易使學生產生成功的愉悅,增強成功的自信心。
(3)高密度,有利于山區(qū)農村的學生對知識的牢固掌握和熟練運用。實踐證明,對于基礎較差的山區(qū)農村的學生,特別是基本技能和方法欠缺的山區(qū)農村的學生,課堂上精講多練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當然,訓練是可以靈活多樣的,如課堂提問、上講臺板書、課堂練習、課后作業(yè)、階段檢測、單獨談話等。另外,訓練過程應注意:①要針對學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有目的地訓練;②訓練要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的參與度;③訓練難度方面應小梯度逐次推進;④訓練要注意科學性,系統(tǒng)性,簡潔高效,忌題海戰(zhàn)術;⑤要注意訓練知識和技能的同時讓學生總結基本方法。
(4)重實效,有利于山區(qū)農村的學生成績迅速提高。無論是教學還是訓練,是否具有實效性是決定學生學習效率的關鍵。課堂教學最忌諱平鋪直敘地滿堂灌,老師精疲力竭,學生昏昏欲睡,講過的內容學生很難記住,即使當時理解,也會很快忘記。而且,一般情況下學生在課堂上能專注聽講的時間不是很長。因此,構建實效性課堂對提高教學質量至關重要。課堂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老師擔當好引導作用。
三、注重評價的多元化
新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中,評價有觀察、討論、實踐活動、書面測試、個人成長記錄等。而在山區(qū)農村學校的實際教學中,領導考評教師往往以試卷的平均分、及格率和優(yōu)秀率為主要依據(jù),因此有一部分教師就認為多元化的評價體系是不足取的,就一頭扎進了平均分、及格率和優(yōu)秀率中。這種做法是急功近利,反而將學生引入了歧途,抹殺了大部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喪失了實際動手操作能力的鍛煉機會。如果在平時教學活動中,將學生們的小制作和一些實踐活動用相機進行拍照記錄,放入到他們的個人成長檔案中并進行恰當?shù)脑u價,好的作品及時進行展覽,這就可大大地鼓舞他們,他們也就會喜歡上物理課了。由此,我認為多元化的評價與山區(qū)農村學校的學生成績的平均分、及格率、優(yōu)秀率并不是沖突的,反而是相輔相成的。他們在學到知識的同時,又能親手操作與制作,可使他們自信地認為今后即便進不了大學的門,也是木工、瓦工和電工等技工中有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領先者,這不就是素質教育的真正意義嗎?當然在多元化的評價過程中,應注重學生的親身經(jīng)歷、體驗,真正讓他們既學到知識,又掌握方法,并體驗過程。讓他們在不斷地創(chuàng)造和成功中,保持著高昂的興趣,充滿激情地進入物理學知識的殿堂。
山區(qū)農村的學生同樣是祖國的未來,他們充滿著渴望,讓他們愛上物理課將給他們帶來更大的天空。
參考文獻:
[1]丁春海.如何在實驗教學中提高初中生物理學習興趣[J].時代教育,2008(8).
[2]王德強.新課程背景下深化物理實驗教學[J].科協(xié)論壇,2010(10).
(廣東省河源市連平縣忠信鎮(zhèn)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