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印尼“先達國語”詞匯語法特點概說①

        2013-03-17 09:01:12甘于恩單珊
        華文教學與研究 2013年4期
        關(guān)鍵詞:語言

        甘于恩,單珊

        (1.2.暨南大學漢語方言研究中心,廣東,廣州 510632)

        印尼“先達國語”詞匯語法特點概說①

        甘于恩1,單珊2

        (1.2.暨南大學漢語方言研究中心,廣東,廣州 510632)

        先達國語;教學語言;身份轉(zhuǎn)換;語言接觸

        在印尼蘇北省第二大城市先達,通行著一種類似西南官話的語言變體,當?shù)厝A人稱之為“先達國語”。本文簡要介紹“先達國語”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情況,在此基礎(chǔ)上,對主要的語言變異特點——詞匯和語法方面的典型特征進行分析和討論,以期揭示在復雜的海外語言環(huán)境下先達國語的特色。

        0.引言

        在印尼蘇北省第二大城市先達,通行著一種奇特的混合型漢語方言——先達國語。雖然東南亞其他地方也有華語存在,但不同的是,先達國語最初是一種教學語言,經(jīng)過漫長的發(fā)展后,如今已演變?yōu)橥ㄐ杏诋數(shù)厝A人社區(qū)的漢語方言之一。我們曾三度赴印尼先達進行實地調(diào)查,運用上海師范大學斐風軟件和暨南大學聲飛軟件,獲取了大量第一手珍貴語料,當?shù)厝A人也為本文的寫作提供了寶貴信息。本文主要討論先達國語詞匯和語法方面特點,音系從略②先達國語有聲母23個(包括零聲母),韻母44個,聲調(diào)(6個)為陰平33、陽平22、上聲51、去聲24、入聲(A)3、入聲(B)21,語音具體情況詳見甘于恩等(2013a)。。

        先達華人多來自廣東、福建、海南等東南沿海地區(qū);少數(shù)來自四川、山東、湖北等地。據(jù)印尼媒體報道,先達現(xiàn)有人口60多萬,華族不到10%,其中閩籍華人最多,占華族總?cè)丝谝话胍陨?,加之福建僑民大都從事經(jīng)商貿(mào)易,與原住民有頻繁的交往,語言上難免會受到印尼語影響。

        歷經(jīng)數(shù)百年的經(jīng)貿(mào)往來和生活上的融洽相處,先達華人在內(nèi)部交流中,通常使用先達國語和福建話,福建話是本地的強勢方言,特指閩南話;先達國語使用者不多,約在兩千人左右,其母語多為閩南話或潮州話,且多為六七十歲的老者;四五十歲左右的中年一代,少時經(jīng)歷華文被禁、華校被封時期,他們僅接受了短暫的華文教育,有的甚至沒有接受過正式的華文教育,僅靠家庭教育或自學,故所識漢字少,以致今天不少中年人只有基本的口語會話能力③本文作者在采集“先達國語”語音資料時,一些先達中年華人不識漢字,只能借助《漢語印度尼西亞語詞典》了解漢字意思。;年輕一代,接受的是正規(guī)學校普通話教學,在社會上,更傾向于使用印尼語進行交際,已甚少使用先達國語,會說的一般也只限于家庭內(nèi)部和比較熟悉的朋友之間才會使用,且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字詞,其余則以印尼語或其他漢語方言代替。

        1.印尼先達國語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

        先達(Pematang Siantar)是印尼蘇北省的第二大城市,位于蘇北高原上,Pematang印尼語意為小道,是蘇北省省會棉蘭通向西南打巴奴里和實武牙等的必經(jīng)之地。

        關(guān)于先達國語的來源,流傳著多種說法:一是二十世紀前的幾百年中,中國尚沒有統(tǒng)一的“普通話”,東南沿海各地與官方語言差別很大,而移居印尼的華族大多來自廣東福建等沿海地區(qū),帶去的都是廣粵、客家、閩南、福州、莆仙等方言,彼此方言一般難以通話?!半S著歲月更替,先達形成較大的華人族群。20世紀初,華人經(jīng)歷50年的不懈努力,創(chuàng)辦了許多華人中小學校。由于師資匱乏,當?shù)氐娜A僑社團,通過當時中國國民黨政府駐印尼棉蘭領(lǐng)事,到四川招聘了一大批華語教師到先達任教。先達各華校的教學都是以四川的西南官話為準。所以,先達的先達國語帶有四川腔是不足為奇的”①摘自福建僑聯(lián)網(wǎng)http://www.fjql.org/。;二是傳說最初有位廣西桂林籍的華僑開辦了一所類似私塾學校的漢語識字班,因老師是桂林人,講的是桂林口音的漢語,便逐漸形成后來的先達國語。因其僅限于先達地區(qū)內(nèi)流通,故先達華人稱之為“先達國語”②摘自先達博客·先達國語與先達人的語言交流,網(wǎng)址:http://hi.baidu.com/siantar/item/d28bc68e37e99ad75e0ec184。;三是1929年蔣桂戰(zhàn)爭爆發(fā),新桂系③桂系是指在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先后以廣西為統(tǒng)治基地,以廣西籍軍政人物為主要代表的軍閥統(tǒng)治集團。按照代表人物來分,以陸榮廷為代表的稱為“舊桂系”;以李宗仁、白崇禧為代表的稱為“新桂系”。集團首腦李宗仁、白崇禧、黃紹等一批重要骨干被蔣介石打敗而流亡海外,其中部分柳州桂系士兵歷經(jīng)波折從廣西逃到先達,后在此定居,其中一些人曾在先達中華中學當教員,所教授的國語亦是帶有柳州腔,久而久之,使用的人多了,便形成后來的先達國語。

        盡管先達國語的確切來源還有待深入研究,但可以確定的是,先達國語最初是一種以西南官話為基礎(chǔ)的教學語言。

        2.先達國語的詞匯特色

        先達國語除繼承源方言——西南官話的特點外,還融合了其他語言和漢語方言的特點,發(fā)展成為一種獨具特色的海外漢語方言(甘于恩等,2012)。

        對生活在海外的華人來說,為了能在異域長期生存和發(fā)展下去,他們必須與當?shù)禺愖迦私佑|與交流,各種語言或方言,彼此都在不斷地接觸與碰撞。在先達國語中,這種接觸和碰撞突出體現(xiàn)在詞語的借用上。如上所述,印尼先達華人多來自福建、廣東、海南等東南沿海省份,他們初到南洋時,由于語言文化差異,交往多限于華人之間。隨著時間的推移,華人逐漸融入當?shù)厣鐣?,方言或語言之間相互影響和滲透成為常態(tài),一些閩、粵等方言成分便滲入先達國語中。此外,為了更好地溝通和交流,一些印尼特有詞語和常見的語法功能詞,華人習見借用,久而久之,先達國語便慢慢也吸收了部分印尼語成分。先達國語中還有一些英語借詞,這些借詞的產(chǎn)生是由于印尼在獨立前一度受到歐洲國家入侵,英語對印尼社會具有重大的影響力,但這種影響往往并非直接施加于先達國語,而是通過印尼語再轉(zhuǎn)至先達國語,屬于二次借用。這樣一來,語言的相互接觸使得先達國語融入了閩、粵等漢語方言及印尼語、英語等外族語言成分。先達國語中借詞的數(shù)量和比例如圖1所示。

        圖1:先達國語借詞示意圖

        根據(jù)借詞來源的單純與否,先達國語借詞可分為純借詞和合璧詞兩種,具體如下:

        2.1 純借詞

        所謂純借詞,指的是先達國語中完全借用一種語言或方言成分的詞語,包括閩南話借詞、印尼語借詞、粵語借詞、華語借詞。

        2.1.1閩南話借詞

        東南亞早期中國移民多來自福建南部泉州、漳州以及廣東潮汕一帶。在印尼,閩籍華人不僅占據(jù)人口優(yōu)勢,還有強大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影響,這使得閩南話成為當?shù)氐摹皬妱莘窖浴?。我們曾多次調(diào)查先達國語,詞匯調(diào)查是其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采集到的4728個詞條中,純借詞共有518條,其中,閩南話借詞有188條,約占借詞總數(shù)的33%,具體特點如下:

        (1)語音方面,先達國語的閩南話借詞中存在文白異讀現(xiàn)象。

        在漢語各方言中,屬閩南話文白異讀問題最為多樣。先達國語使用者在與當?shù)亻}人的長期交往中,受此影響,在一些語言環(huán)境中存在文白異讀情況,如:先達國語“親家父”是?in11ke55-33(親家)、“親家母”是(親姆);閩南話中“親”文讀是in,白讀是或,“親家父”是(親家官)、“親家母”是(親姆),通過對比我們可以知道,先達國語“親家父”中的“親”是文讀,“親家母”中的“親”是白讀。

        (2)詞形方面,先達國語借用了一些閩南話特征詞。

        如“骹”這個詞閩南話表“足”意,也有“腿、脛”意,相當于官話方言“腳”,西南官話用“腳”不用“骹”,而在先達國語中,部分詞語借用“骹”一詞,如:khiau55kha33(翹骹,即二郎腿)、(拍赤骹,即赤腳)、擺骹pai33kha55-33(瘸/跛)。“囝”是閩南語特征詞,意為“兒子”,唐顧況《囝》詩:“囝生閩方,閩吏得之……囝別郎罷,心催淚下?!痹}解:“閩俗呼子為囝,父為郎罷?!庇炙侮懹巍稇蚯怖蠎选吩姡骸鞍⑧盥匀缋闪T老,稚孫能伴太翁嬉①引自《漢語大辭典》第一版(2003年2月1日)?!?。先達國語中有部分詞語來自該詞,如:tua33-11pui35-11(大肥囝,即胖子)、(契囝,即義子/寄子)。

        (3)詞義方面

        先達國語中部分閩南話借詞詞義使用范圍有明顯的特色,主要表現(xiàn)在以小概念替代大概念,如:“柚子”一詞,先達華人稱之為“巴厘柚”[pa33li11iou33],據(jù)介紹,這是印尼的福建人的叫法,原指巴厘地區(qū)產(chǎn)的柚子,酸甜可口,清香美味,深受福建華人喜愛。在當?shù)?,一般提起“柚子”,通常使用“巴厘柚”,詞義范圍明顯縮小。漢語中有些細微區(qū)別的同義詞,在先達國語中不作細分,如:“咬、嚼、啃、噎”這組詞語義相近,先達國語皆說成閩南話“ni?u33”,說明先達華人在遠離母語文化后,對這組有微妙差異詞語的理解已開始趨向模糊。

        2.1.2 印尼語借詞

        印尼語是先達國語中借用最多的語言,共有純印尼語借詞263個,約占借詞總數(shù)的46%,這里包含兩種情況:一是直接借自印尼語的詞語,這一類借詞較多,如表1:

        表1:先達國語借自印尼語中的詞條舉例

        二是間接來源于印尼語的詞語,指的是印尼曾受到荷蘭、英國、葡萄牙和日本的統(tǒng)治,印尼語受其影響,語言中摻雜有英語和荷蘭語的成分,這樣先達國語便間接受到英語和荷蘭語的影響,屬于二次借用,如:baby(嬰兒)、complain(抱怨)、mamy(鴇母)是從英語借用而來,kantor pos(郵局)源于荷蘭語,tenggiling(穿山甲)、tampah(簸箕)來源于印尼爪哇語。

        2.1.3 華語(普通話)借詞

        先達國語原型是教學語言,與華語的親緣關(guān)系相對密切,加之華人喜愛收看國內(nèi)華語電視節(jié)目,無形中加強了華語對先達國語的滲透作用。根據(jù)采集到的語料,先達國語純?nèi)A語借詞有56個,約占借詞總數(shù)的9.9%。

        先達國語和普通話的基礎(chǔ)方言都是官話,但通過聲韻調(diào)的分析,我們還是可以判定某些借詞來自更為高端的標準語即普通話,這種借詞可分為兩種:

        一是聲韻調(diào)全借,如:wu51(霧)、55thiεn55(春天)、khun51nan35(困難)、thi?55t?iεn51(聽見)等。

        二是聲韻調(diào)部分借用,例如:kau33i?53(高興)聲韻與普通話和西南官話皆一致,但聲調(diào)與普通話一致,因此先達國語“高興”的說法來自普通話;?h?55phiau51(車票)中的“車”聲韻來自西南官話,但聲調(diào)卻借自普通話,而“票”聲韻調(diào)全借自普通話,故先達國語“?h?55phiau51”的說法來源于普通話。

        2.1.4 粵語借詞

        先達國語中的粵語借詞有11個,約占借詞總數(shù)的1.9%。這些借詞體現(xiàn)出濃厚的廣府文化和流行文化特色。

        一方面,粵人曾大批移民東南亞地區(qū),他們帶去的不光是語言本身,更是隱藏在語言背后深層的文化內(nèi)涵,其中飲食文化便是廣府文化的典型代表。隨著移民群體不斷擴大,粵人的飲食風俗被帶入海外華人生活中,與之相關(guān)的詞語也流傳開來,逐漸滲入先達國語,如“sa?33u?33”(火鍋)、“l(fā)ai11?i35”(荔枝)、“tai11lok55?ok55”(大碌竹,即水煙)等。

        另一方面,50年代以來,香港出版了大量的粵語書報,錄制了大量的粵語歌曲、電影等,這些大眾傳播物在新、馬一帶影響很大,它們?yōu)榛浾Z的推廣立下了汗馬功勞。80、90年代,以周星馳為代表的香港通俗流行文化風靡一時。東南亞地區(qū),由于與香港的距離近,往來方便,深受其流行文化的影響,如?hai33ta11phau35(車大炮)一詞,便是典型的從香港流行文化中蘊育并在新馬地區(qū)廣泛使用的詞語。

        2.2 合璧詞

        合璧詞是指一個合成詞的兩個或多個語素分別來自不同的語言或方言,是語言或方言雜交在詞匯上的反映。本文將兩種語言或方言成分構(gòu)成的詞統(tǒng)稱為合璧詞,這里又分兩種情況:一種是不同語言成分的語素構(gòu)成的詞;一種是不同語言成分的詞構(gòu)成的短語。先達國語中,既有印尼語+漢語方言(西南官話、閩方言)的合璧詞,這其中有印尼語成分在前,漢語方言成分在后的,也有漢語方言成分在前,印尼語成分在后的;另外還有漢語方言1+漢語方言2的合璧詞。在調(diào)查所得材料中,合璧詞共49個,占借詞總數(shù)的8.6%,以下按照構(gòu)成詞或短語的不同語言或方言成分進行分類。

        2.2.1 西南官話成分與印尼語成分的融合

        這里有兩種情況,一是西南官話成分在前,印尼語成分在后;二是印尼語成分在前,西南官話成分在后,其中大部分詞語音調(diào)已經(jīng)發(fā)生變化,雖然看似隨意組合,但實際上卻已深入到當?shù)厝A人的詞匯系統(tǒng)中。

        (1)西南官話成分在前,印尼語成分在后

        這一部分詞語有這樣的特點:前一部分語素為西南官話成分,后一部分語素為印尼語成分,二者結(jié)合成一個新的詞義,新形式在結(jié)構(gòu)上多為偏正式,合成后的詞義與原詞條詞義完全相同或相近,如:“種玉米”先達國語表示為“種jagung”,“jagung”為印尼語“玉蜀黍、玉米、棒子”,先達華人將“玉米”直接用印尼語“jagung”代替,詞義沒有發(fā)生改變;又如:“扎發(fā)髻”先達國語為“綁sanggul”,“sanggul”是印尼語“發(fā)髻、發(fā)髻樣式”的意思,像“sanggul miring”意為梳在頭的左邊或是右邊的發(fā)髻,是巴厘婦女經(jīng)常梳的一種發(fā)型,先達華人直接用“sanggul”代替“發(fā)髻”。

        (2)印尼語成分在前,西南官話成分在后

        這一部分詞語的特點:前一部分語素或詞為印尼語成分,后一部分語素或詞為西南官話成分,二者結(jié)合成一個新的詞義。合成后的詞義與原詞條詞義完全相同或基本相近,新形式在結(jié)構(gòu)上主要是偏正式。如:“水泥房”,漢語意是用水泥建造成的房屋,先達國語為“semen u?1”,“semen”是印尼語“水泥”的意思,“u?1”表示西南官話“屋、屋子”,兩種不同的語言相結(jié)合,與“水泥屋”詞義相同。又如:“城里人”,先達國語為“kota ?en11”,“kota”印尼語表示“城市、城區(qū)”,“?en11”是西南官話“人”,二者相結(jié)合與“城里人”表示意思一致。

        此外,還有少數(shù)動賓式的短語,如“烤白薯”,先達國語為“panggang huan33su11”,“panggang”是印尼語“烤的,烘的”,“huan33su11”是西南官話“番薯”(“番”f聲母受閩南話影響,讀為h);又如:“掏耳朵”,先達國語用“korek33tau53”來表示,“korek”印尼語有“挖通,疏浚,疏通”的意思,“?33tau53”表示西南官話“耳朵”。

        由上可以發(fā)現(xiàn),一些生活中常用的基本詞語,如:“玉米”、“發(fā)髻”、“煤氣”等,在先達國語中,原先的母方言說法已被印尼語取代。

        2.2.2 西南官話成分與閩南語成分的融合

        先達國語詞匯中有一部分詞語是由西南官話和閩南語兩種漢語方言成分融合在一起組成的,這包含兩種情況:一是西南官話成分在前,閩南語成分在后;二是閩南語成分在前,西南官話成分在后,以下將分別進行闡述。

        (1)西南官話成分在前,閩南語成分在后

        先達國語中用“ta35大+sam33pa33山巴”來表示“深山老林”,前者“ta35”聲韻調(diào)為西南官話語音系統(tǒng),“sam33pa33”由閩南語“su?44pak55(深山)”演變而來;先達國語“l(fā)ou11thui55(固定的)樓梯”一詞,“l(fā)ou11”聲韻調(diào)來自西南官話語音系統(tǒng),“thui55”聲韻調(diào)與廈門話“梯”讀法一致。

        (2)閩南語成分在前,西南官話成分在后

        先達國語?hue55tan35炊蛋表示“(蒸的)蛋羹”,前者?hue55(炊來)自閩南語系統(tǒng),tan35(蛋)來自西南官話語音系統(tǒng);又如:先達國語g??35?iau35(傻笑)一詞,g??35(傻)來自閩南語,廈門方言為g??11(憨),傻的意思。

        (3)音素雜糅

        在西南官話成分與閩南語成分融合的合璧詞當中,還存在一種特殊現(xiàn)象:一個音節(jié),可能聲母或韻母受西南官話影響,而聲調(diào)則來自閩南話系統(tǒng);或是聲韻受閩南話影響,聲調(diào)來自西南官話,我們將這種現(xiàn)象稱為“音素雜糅”。例如:先達國語“碎米”的“米”讀為mi53,廈門方言讀bi53,聲母m系受到西南官話的影響,而聲調(diào)則來自閩南話的陰上?!笆终啤钡摹笆帧痹谙冗_國語中讀為siu53,西南官話讀sou51,廈門方言讀為?hiu53,這里可以看出,先達國語“手”聲母來自西南官話,韻母和聲調(diào)皆來自閩南話。

        音素雜糅還存在著語音同化的現(xiàn)象,如:先達國語sam55-33?am35-33ba?1(三層肉)是“五花肉”的意思,廈門方言“層”為?an35,先達國語an讀為am,應是受到后面濁聲母b的影響而發(fā)生的逆同化現(xiàn)象。

        由上可以看出,先達國語合璧詞中必定有一個語素是來自西南官話,也就是說,先達國語的語言底層是西南官話。對于生活在復雜語言環(huán)境下的海外華人,“合璧”也是他們面對新事物、新概念時,非常能產(chǎn)的造詞法之一。

        3.先達國語的語法特色

        在語言接觸影響下,相較于語音、詞匯的異變,語法的穩(wěn)定性最高,較不易發(fā)生變化。先達國語底層為西南官話,語法方面繼承其諸多特點,但在長期與印尼語和其他漢語方言的接觸中,語法的某些方面還是發(fā)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

        3.1 形容詞的用法

        先達國語部分形容詞由“很+單音節(jié)形容詞”構(gòu)成,意義等同于官話方言雙音節(jié)或多音節(jié)形容詞,如:很直(筆直)、很亂(雜亂)、很壞(壞透的)、很靜(安靜)、很穩(wěn)(牢固)等。

        3.2 名量詞的用法

        先達國語一些名量詞,其名詞和量詞的搭配呈現(xiàn)出與西南官話名量詞迥異的特點,例如:“粒”,《現(xiàn)代漢語詞典》釋:“量詞用法,用于粒狀的東西:一~米、三~子彈”。西南官話用法與之相同,但先達國語量詞“?!背陨嫌梅ㄍ猓€能用于形容較大體積的物體,如:“一粒瓜(一個瓜)”、“一粒桃(一個桃)”、“一粒電視(一臺電視)”。

        此外,由于受南方漢語方言的影響,某些量詞與名詞的搭配與標準語不同,如“只”“條”都存在特殊搭配的情況,具體例子如下:“一只馬(一匹馬)”、“一只秤(一桿秤)”、“一只尺子(一把尺子)”、“一條橋(一座橋)”、“一條頭發(fā)(一根頭發(fā))”等。這些在西南官話中屬非正常的語法搭配,在先達國語中卻是允準的。

        4.余論

        先達國語最初是在先達教員之間使用的一種社區(qū)方言,應用面狹窄,功能定位主要還是一種教學語言。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華人習得這種教學語言,并把它應用于除課堂之外的日常交際,從而完成了其身份轉(zhuǎn)化,即從教學語言轉(zhuǎn)變?yōu)榻浑H語言,這一過程估計歷時達幾十甚至近百年的時間。

        先達國語含有較多閩、粵方言成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先達國語的使用者多為閩、粵華人,而早期先達國語作為教學語言,通行度低,相對可能純粹一些。后來的先達閩、粵華人將之應用于商貿(mào)及日常生活,自然滲透進不少母語成分,同時也實現(xiàn)了從教學語言到社會交際語言的身份轉(zhuǎn)換。

        海外漢語方言,在脫離母體之后,歷經(jīng)近百年甚至數(shù)百年的異域漂泊,都不同程度地與所在國語言以及當?shù)仄渌麧h語方言發(fā)生碰撞與融合,加之受使用人數(shù)和所在國語言政策的影響,有相當一部分已面臨消逝的危險。本文所述的印尼“先達國語”即是其中一種。對先達國語進行調(diào)查,不僅是方言本體研究的需要,也可以幫助我們尋找和證實與之相關(guān)的海外移民歷史、文化內(nèi)涵,揭示方言在傳播、遷移過程中的繼承、發(fā)展和演變,同時也是對中華文化的一種尊重和認同。(甘于恩等,2013b)

        甘于恩,李明2012印尼漢語方言的分布、使用、特點及影響[A].甘于恩(主編),南方語言學(第4輯)[C].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甘于恩,單珊2013a印尼“先達國語”音系及主要特點研究[A].甘于恩(主編),南方語言學(第5輯)[C].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8-209.

        ——2013b從印尼漢語方言的保存看中華文化的生命力[A].劉澤彭(主編),國家軟實力及華人華僑的作用[C].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On the Lexical and Grammatical Features of Siantar Mandarin in Indonesia

        Gan Yu'en1,Shan Shan2
        (1.2.Institute of Chinese Dialects,Jinan 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 510632,China)

        Siantar mandarin;teaching language;identity conversion;language contact

        There is a kind of variant language in Siantar,the second big city of Subei province in Indonesia.This language,similar to the Southwest Mandarin language,is called the Siantar Mandarin by the local Chinese.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Siantar Mandarin,and then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main features of language variation especially the lexical and grammatical features,hoping to reveal the features of Siantar Mandarin in the complex overseas language environment.

        H179;H03;H04

        A

        1674-8174(2013)04-0090-06

        【責任編輯 劉文輝】

        2012-11-28

        甘于恩(1959-),男,福建人,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方言學、詞匯學;單珊(1988-),女,安徽人,暨南大學中文系2010級漢語言文字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

        ①感謝宗世海教授提供調(diào)查線索,此次調(diào)查得到印尼棉蘭亞洲國際友好學院黃世平的大力支持,發(fā)音人全力配合,他們是印尼蘇北省先達市華人促進會的老師:胡文德、曾展開、薛秀鳳、黃鎮(zhèn)城、潘重達,另華人促進會的黃雪明、黃素吟、周麗蓮、盧月珠等老師為此次調(diào)查提供諸多方便,特此感謝。

        猜你喜歡
        語言
        詩之新,以語言創(chuàng)造為基
        中華詩詞(2023年8期)2023-02-06 08:51:28
        語言是刀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30
        讓語言描寫搖曳多姿
        多向度交往對語言磨蝕的補正之道
        累積動態(tài)分析下的同聲傳譯語言壓縮
        日常語言與播音語言
        新聞傳播(2016年10期)2016-09-26 12:15:04
        語言技能退化與語言瀕危
        我有我語言
        論語言的“得體”
        語文知識(2014年10期)2014-02-28 22:00:56
        Only Words慎用你的語言
        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激情亚洲一区国产精品久久| 五月天激情电影| 成人激情五月天| 无码中文日韩Av| 中国内射xxxx6981少妇| 亚洲制服中文字幕第一区|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人妻系列| 中文字幕av人妻少妇一区二区| 777国产偷窥盗摄精品品在线| 国产人妻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AV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牛牛| 少妇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24小时免费在线观看av| 欧洲vat一区二区三区| 91精品福利一区二区| 魔鬼身材极品女神在线| 久久中文字幕人妻淑女|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mv在线观看| 五月婷婷激情小说| 日韩av综合色区人妻|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系列中文字幕|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的电影| 中文AV怡红院| 亚洲永久免费中文字幕| 少妇做爰免费视频了|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色综合久久无码中文字幕app| 成人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a∨无码中文777| 日本成本人三级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观看|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清视频| 亚洲女同一区二区| a级毛片内射免费视频| 久热爱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久爱 |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电影网| 男女干逼视频免费网站| 男女a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网站| 久久99精品波多结衣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