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和平
2012年甲醇市場總體走勢比較平穩(wěn),價格波動性明顯減小,價格波動幅度基本上在20%之內,而前些年的波動幅度大多在30%以上,高的超過50%甚至100%,2012年是近幾年波動幅度最小的一年。同時走勢也比較低迷,特別是下半年后價格一路下跌,屬于化工產品中走勢最差的品種之一。
——價格前高后低,波動性明顯減小。一季度時甲醇價格平穩(wěn)上漲,年初時進口甲醇價格在2850~2920元(噸價,下同),國產甲醇出廠價大多在2500~2800元,進入4月份后,甲醇價格出現年內最大幅度上漲,5月上旬漲至年內最高點,進口甲醇價格達3100~3300元,國產甲醇出廠價2700~3100元。但隨后甲醇價格呈現穩(wěn)中下行走勢,年底時山東地區(qū)甲醇價格在2400~2550元,河北地區(qū)下滑至2400~2450元噸,山西地區(qū)至2350~2470元,華東港口甲醇主流跌至2690~2790元。從價格指數上看,12月28日甲醇商品指數為87.56,創(chuàng)下階段性新低,較2011年9月21日最高點108.05點下降了18.96%。甲醇商品指數自2012年9月19日起,101天陸續(xù)下降了9.797%。
下半年甲醇價格走低,除了供求關系因素外,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煤炭價格下跌,2012年煤炭價格跌幅較大,導致甲醇生產成本比上年有每噸200元左右的下浮。
——產量呈現較快增長。2011年我國甲醇月產量均在180萬噸以下,而2012年除了1月份產量較低為174萬噸以外,其余月份的產量全部超過210萬噸,9月份月產量更是高達241萬噸,1至11月全國共生產甲醇2375.3萬噸,比上年同期大幅增長30.8%,產量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
產量增加速度較快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新產能增加。據不完全統(tǒng)計,2012年前三季度,我國甲醇新擴建裝置總產能達到477萬噸,第四季度有近200萬噸產能投產,分布在陜西、內蒙古和新疆地區(qū),我國甲醇產能超過5000萬噸,產能過剩嚴重。2012年投產的甲醇項目比較多,如貴州金赤化工有限責任公司30萬噸甲醇上半年投產;新疆廣匯新能源有限公司年產120萬噸甲醇/80萬噸二甲醚項目建成投產;10月22日兗礦新疆煤化工有限公司60萬噸醇氨聯產項目(30萬噸合成氨、52萬噸尿素、30萬噸甲醇)正式投產;內蒙古世林煤化工有限公司一期30萬噸/年煤制甲醇項目煤氣化裝置9月份投產等。二是煤電供應充足。由于經濟增速放緩,2012年煤炭供應狀況較前幾明顯有好轉,電力供應也較為正常,基本沒有出現限電現象;另外,5月份后天然氣供應狀況也明顯好轉,甲醇企業(yè)的生產狀況大幅改善。三是化肥企業(yè)開工率提高增加了聯醇企業(yè)甲醇產量。我國有相當一部分甲醇產量都是合成氨聯醇,2012年由于尿素市場價漲量增,尿素企業(yè)保持了較高開工率,比2011年提高6%以上,這樣在尿素產量增加的同時也增加了甲醇產量。
——下游需求出現分化。甲醇下游市場較為多元化,甲醛做為甲醇主要的傳統(tǒng)下游行業(yè),在房地產調控政策不動搖的基調之下,板材需求持續(xù)疲軟,甲醛呈現旺季不旺的現象。醋酸等行業(yè)需求也較為低迷。但新興行業(yè)表現搶眼。隨著國內甲醇制烯烴裝置穩(wěn)定運行,2012年MTO/P對甲醇需求量同比呈翻倍增長。同時,調油需求表現堅挺,2012年MTBE、甲醇調油對甲醇需求量同比增長6%~17%不等。
2011年國內甲醇總消費量約為2580萬噸,較前一年增長35%左右。2012年國內市場全年表觀消費量預計在2900萬~3000萬噸,同比增速在12.40%~16.28%之間,相比2011年增速回落一半以上。
——進口量有所下降。2012年1至11月,我國共進口甲醇446萬噸,比2011年同期的524萬噸同比下降14.83%,平均進口單價為379美元/噸,比上年同期的367美元/噸增長3.2%。出口方面,1至11月我國共出口甲醇4.1萬噸,與上年的4.35萬噸略有下降6%,平均出口單價為407美元/噸,比上年同期的411美元/噸略跌0.92%。
綜合來看,2013年甲醇產量仍將保持較高增長,傳統(tǒng)消費領域的需求增長緩慢,市場需求增長的希望在新興領域,整體市場預計仍將呈現“上有壓力、下有支撐”特征,受制于成本壓力,價格難有大的下跌空間,但由于產能增長較快,價格上漲的空間也不會太大,市場難以出現大的好轉。
——產量繼續(xù)增加。我國甲醇行業(yè)在2006年之后開始大躍進式發(fā)展,2010年末產能規(guī)模達4000萬噸,行業(yè)整體開工率不足50%,盡管如此,仍有大量煤制甲醇項目在建,未來形勢更加嚴峻。甲醇行業(yè)“十二五”規(guī)劃提出要嚴控甲醇總量,但2012年產能增長勢頭并沒有被遏制住。按計劃,本年度國內甲醇新增產能在1075萬噸,由于部分新建裝置仍處于試運行階段,尚未進入穩(wěn)定商業(yè)化運轉,預計實際能投產的新、擴建裝置產能總量在800萬~900萬噸。到2012年年底,我國甲醇總產能將接近5500萬噸(包含無效及產粗醇裝置產能),產能增長率接近20%。
2013年我國甲醇產量將繼續(xù)增加,我國甲醇生產上游主要原料是煤炭、天然氣和焦爐煤氣,其中煤制甲醇比例占到60%以上,天然氣制甲醇約為20%。受制于天然氣利用政策,目前天然氣制甲醇基本上已停止發(fā)展,但煤制甲醇仍在繼續(xù)呈現較快發(fā)展。特別是近年來焦爐煤氣甲醇發(fā)展很大,成為甲醇產量一個新的增長點。2011年,我國投產的18套焦爐煤氣制甲醇裝置總產能達900余萬噸,2012年超過1000萬噸。目前山西焦化企業(yè)正在大力轉型煤化工,在建焦爐煤氣制甲醇項目17項,產能414萬噸。
2013年初,預計陜西榆天化的60萬噸裝置以及金誠泰的60萬噸裝置將相繼投產,另外,寧夏捷美豐友化工有限公司以煤為原料的年產40萬噸合成氨、70萬噸尿素、20萬噸甲醇預計于2013年9月投料開車;包頭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萬噸/年焦爐煤氣制甲醇工程預計2013年建成投產,等等。2013年我國甲醇產量增幅預計在15%以上。
——傳統(tǒng)需求增長緩慢。目前國內甲醛產能約2600萬噸,產量約1700萬噸;醋酸產能約600萬噸,產量約360萬噸。伴隨著產能的擴大,甲醛、醋酸的需求量也穩(wěn)步增長,但需求增速明顯低于產能釋放量。甲醛50%以上的消費量用于木材加工和室內裝飾裝修所需的三醛膠,醋酸主要下游產品醋酸酯、醋酸乙烯占到43%以上,其終端消費均與房地產市場發(fā)展密切相關。近年來國家對房地產調控政策不斷深入,房地產投資增速逐漸放緩,國內住房新開工率一直維持低位,受其影響,甲醛和醋酸消費增速均放緩。
在國內產品供需矛盾情況下,對外貿易發(fā)展也比較緩慢。以甲醛為例,甲醛易發(fā)生聚合,不適于長時間貯存及遠距離運輸,多數甲醛裝置以供應當地下游企業(yè)為主,導致世界甲醛貿易量較少,不足消費量的2%,而其最大下游產品板材又面臨著嚴峻的出口環(huán)境。繼2011年7月1日美國針對我國出口的復合木制品甲醛釋放量實施更嚴格的新標準后,2012年10月13日美國又宣布對我國生產的多層木地板設定增收58.84%的反傾銷稅和26.73%的反補貼稅,受此影響,木制品企業(yè)出口下滑。
總體來看,甲醇的傳統(tǒng)的下游領域,包括醋酸、甲醛、甲基叔丁基醚、聚縮醛、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胺等,基本上都已度過了快速增長期,進入了相對平均的增長期,這些傳統(tǒng)下游產業(yè)對甲醇消費量估計將以年均7%~8%的速度增長,基本上將與中國經濟增長速度一致。
——市場亮點在新興需求。甲醇傳統(tǒng)需求已難以擔當大任,未來亮點在新興需求,具體包括甲醇制烯烴、甲醇汽油、二甲醚等。
甲醇制烯烴。目前國內已投產的甲醇制烯烴企業(yè)共四家,包括神華包頭60萬噸烯烴裝置、神華寧煤50萬噸烯烴裝置、大唐46萬噸烯烴以及中原石化20萬噸烯烴裝置。2012年上半年數據顯示,甲醇制烯烴產量約60萬噸,應用甲醇167.7萬噸。2012年上半年,神華包頭煤制烯烴項目實現銷售收入31億元、利潤6億元,取得較好效益。我國乙烯、丙烯的市場缺口較大,而石油價格的不斷攀升限制了石化路線生產低碳烯烴的發(fā)展,甲醇制烯烴技術以我國相對富裕的煤炭資源作為原料,其優(yōu)勢明顯。今后我國甲醇制烯烴將會適時、適度得到發(fā)展,成為甲醇下游應用的新興方向。根據《煤炭深加工示范項目規(guī)劃》,在2012~2015年,我國將重點推進15個煤化工升級示范項目,其中至少5個是煤制烯烴項目。預計到2015年我國將有1000萬噸煤基烯烴裝置投產,未來3年中國預期共需要約2400萬噸的新增甲醇供應來滿足MTO項目的需求。有機構預測,“十二五”期間烯烴將取代甲醛的地位,成為甲醇需求最大的下游產品,占總應用量的37%。
甲醇汽油。經過多年的努力,目前甲醇汽油的推廣已取得較大進展。山西是我國最早推廣甲醇汽油的省份,山西省甲醇汽油加油站已由2002年的4座發(fā)展到目前的1000多座,甲醇汽油由年銷售200噸發(fā)展到現在的近40萬噸。陜西省現有甲醇年產能600萬噸,規(guī)劃在“十二五”末,全省甲醇產能將達到2000萬噸。因為甲醇資源豐富,加之其經濟實惠,陜西省已開始大力推廣甲醇汽油,2012年全省建成并運行各類甲醇汽油加油站30座,2013年陜西省將新增甲醇汽油加油站點115個,其中西安市有15個,這些站點目前正在前期選點過程中,預計2013年3月份投入使用。陜西省物價局核定陜西省甲醇汽油最高零售價格與普通清潔汽油差價水平為:M15-93#甲醇汽油每升低0.20元、M25-93#甲醇汽油每升低0.55元。零售企業(yè)可在不超過甲醇汽油最高零售價格的前提下,自主制定具體零售價格。相比于普通汽油,甲醇汽油具有較明顯的價格優(yōu)勢,車主使用在經濟上更合算。
各地甲醇汽油試點工作正有序進行,推廣省份越來越多。山東樂陵嘉源能源公司將在湖北公安縣投資4億元,新建年產50萬噸甲醇汽油生產線。山東濟寧市政府與醚基燃料研發(fā)公司北京蘭凱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簽署協議,引進200萬噸醚基燃料新能源項目,并正式落戶鄒城和金鄉(xiāng)。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東辰工貿公司啟動了4個甲醇汽油推廣示范點。貴州黔晟新能源實業(yè)有限公司建設的20萬噸甲醇汽油項目已于2012年9月建成投產。另外,浙江、湖南等地也在推廣甲醇汽油。
據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我國甲醇汽油使用量已超過700萬噸,節(jié)約汽油280萬噸。醇醚燃料和甲醇制烯烴將成為未來甲醇需求新的增長點,有望帶動甲醇行業(yè)走出低谷。
二甲醚。據媒體報道,兩項決定二甲醚未來命運的重要標準——《液化石油氣二甲醚混合燃氣標準》和《液化石油氣二甲醚混合燃氣鋼瓶標準》的編制工作已近尾聲,預計2013年上半年發(fā)布。這意味著長期被視為“非法”的二甲醚與液化氣摻燒將“合法化”。
作為一種清潔能源,二甲醚具有成本低、易壓縮、使用安全、燃燒性能好等優(yōu)點,且燃燒過程中無殘渣和黑煙,CO、NO排量也低。但由于標準缺失,各地私下將二甲醚與液化氣摻燒的行為存在一定安全隱患,一度遭到有關部門禁止。二甲醚與液化氣摻燒合法化后,將帶來二甲醚行業(yè)的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甲醇行業(yè)也將從中受益。
——進口量依然較大。盡管我國實施了甲醇反傾銷,但依然難以抵擋甲醇的進口熱潮。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甲醇消費國,而國際甲醇成本較為低廉,特別是中東地區(qū)由于天然氣價格便宜,很有競爭力,把我國作為其重要出口地。2013年國際甲醇開工率預計將由近兩年的60%~65%回升至70%以上,再加之阿塞拜疆甲醇公司72萬噸甲醇等新裝置建成投產,預計2013年甲醇仍將保持較大的進口量。最值得關注的是伊朗甲醇的進口狀況,2012年由于歐美加大對伊朗制裁力度,我國從伊朗進口的甲醇量大幅減少,也導致2012年我國整體甲醇進口量減少,2013年是否還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值得密切關注。
——整體經濟形勢平穩(wěn)增長。甲醇作為一個重要的基礎化學品物資,受整體經濟形勢的影響較大。國家統(tǒng)計局服務業(yè)調查中心、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1月1日發(fā)布,2012年12月中國制造業(yè)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0.6%,與上月持平,連續(xù)3個月高于50%的榮枯線,預示2013年我國經濟平穩(wěn)開局。綜合分析,2013年我國經濟有望走出低谷,平穩(wěn)增長,這對甲醇市場有一定的利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