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500萬年滅地球一次
科學家們認為,“伽馬射線”每隔500萬年左右就會對地球生物造成一次致命的影響,如此計算,從地球上自有生命誕生以來,“伽馬射線”爆發(fā)至少給地球生命帶來1000次的災難性傷害。但因為沒有留下明顯的痕跡,所以我們對這些遠去的傷痛知之甚少。
以前科學家對奧陶紀晚期的生物大滅絕都歸于突然而至的冰河期,但卻無法解釋是什么引發(fā)了冰河時代(冰河時代的出現(xiàn)往往是在一個溫暖的時期氣候突然發(fā)生巨大變化,使生物一時難以適應,從而導致大批生物滅亡)。而大陸漂移又是一個十分長期的過程,不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滅絕大批生物。但是,科學家認為由“伽馬射線”引發(fā)的二氧化氮層卻可以有效地阻擋住太陽光,從而引發(fā)氣候的巨變。如此說來,伽馬射線是地球生物滅絕元兇的可能性很大。
伽馬射線爆導致生命滅絕
科學家們在研究了4.43億年前的三葉蟲化石后,得出了結(jié)論:伽馬射線爆確實是導致4億年前那場浩劫的元兇。
一支由天體物理學家和古生物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在研究三葉蟲化石時發(fā)現(xiàn),三葉蟲滅絕時的形態(tài)模式,與伽馬射線爆來臨時所造成的后果十分相似。而堪薩斯州大學天體物理學家梅洛特指出,天文學家迄今探測到的伽馬射線爆,都來自遙遠的星系,到達地球表面時是無害的,但如果伽馬射線爆就發(fā)生在我們的星系內(nèi)并直接沖向地球,那么后果將不堪設(shè)想。在那種情況下,地球大氣層會吸收絕大部分伽馬射線,高能射線會撕裂氮氣和氧氣分子,形成大量氮的氧化物,特別是有毒的棕色氣體二氧化氮。這些二氧化氮會遮擋住一半以上的太陽光線到達地球表面,使植物難以進行光合作用,動物無法采光保暖,地球突然進入冰河期,而冰河期將持續(xù)50多萬年;同時,二氧化氮還會破壞臭氧層,使地球表面生物長期受到過量紫外線照射,從而最終導致地球生物的滅絕。
捕捉伽馬射線爆
天文學家們認為,伽馬射線爆是宇宙里能量最大的爆炸,它爆炸產(chǎn)生的能量比太陽光要強10億兆倍。伽馬射線爆首次被發(fā)現(xiàn)是在1973年,但30多年過去了,科學家們?nèi)匀粺o法對伽馬射線爆為何有如此強大的能量做出解釋,因為伽馬射線爆發(fā)生時僅持續(xù)幾秒鐘的時間,而且在發(fā)生的時間上也毫無規(guī)律可尋。
幾年前,一架衛(wèi)星探測器終于捕捉到了伽馬射線爆發(fā)生時那極其寶貴的瞬間。這次伽馬射線爆持續(xù)的時間特別長,有30秒,離地球還很近(只有20億光年的距離,通常是100億至120億光年的距離),而且爆炸的余輝持續(xù)了兩周時間(前所未有)。這次成功捕捉為科學家們研究伽馬射線爆提供了絕好的機會。
通過研究,科學家們發(fā)現(xiàn),伽馬射線爆其實就是與星球大量毀滅有關(guān)的超新星爆炸。
伽馬射線的兩大“撒手锏”
伽馬射線“襲擊”地球時,首先會破壞地球大氣層中平流層的分子結(jié)構(gòu),形成新的氮的氧化物(如二氧化氮)和其他化學物質(zhì),使得地球被一層“棕褐色的煙霧”包圍,而臭氧層也會遭到嚴重破壞。整個天空會變成了棕褐色,強烈的紫外線可以直接照射到地球表面,足以使地球生物喪命。到那時,大多數(shù)生活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生物,尤其是海洋淺水生物幾乎都會滅絕,而深水生物則有可能幸免于難。
伽馬射線的第二個“撒手锏”就是:大量氮的氧化物的形成使得地球大氣層溫度下降,地表降溫,進而導致冰河期的來臨。就像4.43億年前的那次生物大滅絕那樣,在災難來臨前,地球上是“超乎尋常地溫暖”,但就在地球上的生靈沉浸在這一“溫暖”夢鄉(xiāng)之時,惡夢卻突然而至。
(摘自新世界出版社《人類滅絕的10種可能》 編著:李異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