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博杰,王愛民,程瑩瑩
(1.解放軍第266醫(yī)院體檢中心,河北承德 067000;2.解放軍北京軍區(qū)總醫(yī)院心內科)
承德地區(qū)925人體檢患脂肪肝病因分析
呂博杰1,王愛民1,程瑩瑩2△
(1.解放軍第266醫(yī)院體檢中心,河北承德 067000;2.解放軍北京軍區(qū)總醫(yī)院心內科)
承德;脂肪肝;健康教育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細胞內脂肪堆積過多的病變,目前已成為危害國人健康的第二大肝病,被公認為隱蔽性肝硬化的常見病因。正常人肝內脂肪含量占肝濕重的2%-4%,若肝內脂肪含量超過濕重的5%或1/3以上的肝細胞有脂肪變性時,即稱為脂肪肝。根據脂肪含量,可將脂肪肝分為輕型(肝脂肪含量占濕重的5%-10%)、中型(肝脂肪含量占濕重的10%-25%)和重型(肝脂肪含量占濕重大于25%)。筆者現將承德地區(qū)來我中心體檢診斷為脂肪肝人員進行分析如下。
1.1 研究對象 本次統(tǒng)計分析體檢人群來自承德地區(qū)各企業(yè),共1875人,其中,男性1028例,女性847例,年齡36-81歲,平均54歲。
1.2 檢查方法 對體檢者詢問病史,包括文化程度、飲酒史、吸煙、藥物服用史,測量并記錄身高、體重、血壓等。受檢人員空腹12h抽取靜脈血,進行血常規(guī)、生化等檢查。脂肪肝診斷以彩超診斷為準。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1.5 統(tǒng)計學軟件包進行分析,患病率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的比較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脂肪肝患者性別與飲食結構分布 見表1。高脂飲食或經常飲酒者脂肪肝的患病率明顯高于清淡飲食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1875例脂肪肝患者性別、與飲食結構分布(%)
2.2 脂肪肝與非脂肪肝血脂比較 脂肪肝患者的TC、TG、和LDL-C均顯著高于非脂肪肝組,HDL-C顯著低于非脂肪肝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脂肪肝與非脂肪肝血脂比較(mmol/L)
高脂飲食和經常飲酒是造成脂肪肝的主要因素。高脂肪、高熱量飲食使肝內脂肪代謝失衡,造成脂肪貯存在肝內,從而影響肝臟正常功能。本研究的結果也證實了這一點。筆者通過對體檢者進行調查訪問,結果表明脂肪肝的發(fā)病率為49.33%,患病率非常高,與別人調查的脂肪肝患病率為49.0%相近,這可能與本當地居民的飲食結構、飲食習慣等有關[1]。經常飲酒者,大量酒精進入體內,且酒精主要在肝內分解,并對肝細胞有較強的直接毒害作用,可使脂庫轉運到肝臟的脂肪增加,減少脂肪肝內的運出,使肝對脂肪的分解代謝發(fā)生障礙,導致肝內脂肪酸堆積,造成酒精性脂肪肝。以往相關報道認為,40-59歲人群中男、女脂肪肝的發(fā)病率存在性別差異,男性多于女性[2]。筆者發(fā)現,35-45歲人群男性脂肪肝發(fā)病率比其它年齡段要高,存在顯著差異,這可能與現代男性中年人的生活飲食習慣、工作壓力大等有關。而60歲以上女性由于卵巢功能逐漸衰退,雌激素水平也緩慢下降,內分泌功能紊亂,導致脂肪肝發(fā)病率增加[3]。預防脂肪肝的主要方法是調整飲食結構,保持營養(yǎng)均衡、膳食合理、生活規(guī)律及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等。平時少飲酒,同時,在保證充足的睡眠基礎上,還應適度參加運動鍛煉,不僅能協(xié)調全身功能,而且有助于消耗體內過多的脂肪,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從而有效預防脂肪肝。為此,必須進行必要的健康教育,而目前這方面還存在一定程度的缺乏,大家對脂肪肝的危害還缺乏足夠的認識,因此健康教育勢在必行,不僅能改善生活質量,還能預防疾病的發(fā)生。
[1]張紅梅,毛玉梅,劉金霞.北京市懷柔區(qū)公安系統(tǒng)職工脂肪肝患病情況[J].流行病學與預防保健,2011,27(10):1141-1142.
[2]明范,劉曉華,羅凝香,等.體檢人群脂肪肝患病率調查分析及對策[J].現代臨床護理,2009,8(9):10-12.
[3]郭塹,農村立,楊芬分.廣西少數民族地區(qū)企業(yè)職工脂肪肝流行病學調查[J].重慶醫(yī)科大學學報,2009,34(8):1084-10873.
(短篇報道欄目編輯:張玉亭)
R575.5
B
1004-6879(2013)01-0074-01
2012-09-08)
△ 通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