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引弘
高三學生面對繁重的學習任務、嚴峻的升學壓力,整天不得不浸沒在書山題海之中,既得不到良好的休息,又體會不到學習的快樂,身心疲憊不堪。如何提高課堂效率以減少學生疲勞學習,我經(jīng)過長期在教學中的探索,得到以下體會。
一、 導致學生疲勞學習的主要因素
導致學生疲勞學習的因素眾多,有社會因素、家庭因素、學生自身因素也及教育因素。我經(jīng)過多年來在帶班中的對不同學生的調(diào)查和分析,認為教師課堂教育應承擔最主要、最直接的責任。課堂教育因素導致學生的身心疲勞,主要體現(xiàn)在下列幾個方面。
1. 緊張、平淡的課堂 高效的學習,離不開良好的情緒。很多教師惟恐教學任務不能完成,惟恐知識點不能落實,抓緊課堂的每一分每一秒,卻忽視了對和諧課題氛圍的營造,課堂缺乏師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讓學生機械地去接受抽象的術語、概念和陌生的事實。使學生無法把這些知識與豐富多彩的生命現(xiàn)象聯(lián)系起來,無法體會到學習生物學科的快樂。久而久之,疲倦的感覺逐漸產(chǎn)生,從而導致授者諄諄,聽者昏昏的尷尬的課堂局面。
2、 大量、重復的練習 適量的、典型的練習可以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要達到這一目的,需要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去查閱教材、資料,仔細深入地思考。而過量、重復的練習,卻成了學生的負累,使他們?yōu)橥瓿勺鳂I(yè)而完成作業(yè),甚至出現(xiàn)抄襲作業(yè)的現(xiàn)象。學習此時被轉(zhuǎn)變成了單純的體力勞動。
3、 時間被占用 不少教師認為,搶占了時間,就搶占了教學的制高點。他們總覺得不講不放心,少講不安心。課堂時間對他們來說不夠,于是他們就把目光瞄準了學生的自習時間。自習時間被占用,一方面使學生失去了解決疑難的時間,使問題日益積累,最終導致學生無法跟上教學節(jié)奏,隨之產(chǎn)生焦慮、悲觀和失望的情緒,影響他們進一步學習。另一方面,為完成作業(yè),學生不得不擠占自己的休息時間,開夜車,疲勞學習。這使得他們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在課堂上精力不足,學習效率下降,并形成惡性循環(huán)。
二、高課堂效率是減少疲勞學習的有效途徑
1 、 提高課題效率,離不開和諧課堂氛圍的營造
和諧的課堂氛圍,常常會帶給學生一種輕松安全的感覺。在這種氛圍中,學生會自覺不自覺地參與到課堂當中來,并積極地思考、大膽地置疑,踴躍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教師及時地了解到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和思維方式,并及時地予以點評。當然也會有學生提出一些新的觀點、方法,這為教師的教學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參考
首先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古話說:“樂其師而信其道”,學生對學科的喜惡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們對該科教師的喜惡,而教師是否被學生所接受,又取決于老師對他們的態(tài)度、方法、評價是否公正,教師的人格是否高尚,教師的方法是否適當。如果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注意到這些方面,調(diào)整好師生之間的關系,學生就會積極主動地投入課堂,并能充分地發(fā)揮出自己的潛在能力,大大地提高學習效率。
其次,離不開趣味的課堂指向。生物學這門學科,圖文并茂,精彩紛呈,它不僅是研究生命的科學也是研究身邊的科學。它與生活實際緊密相連,如“葵花向陽”這一現(xiàn)象體現(xiàn)了植物的向光性,在講解食物鏈中各個生物之間關系時我利用人們?nèi)粘I钪械男芯屏睢案茏?、老虎、雞”來解釋這一生命現(xiàn)象,等等,舉不勝舉。合理利用這些有趣的生物現(xiàn)象,會提高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習的元動力。
第三,語言藝術的靈活運用,是建立和諧的課堂的重要方式,教學語言作為教學的重要工具,它不同于一般的日常用語,具有很強的藝術性,它通常運用比喻、夸張、引用和幽默的方式,其中比喻、夸張可以把生命現(xiàn)象描述得栩栩如生,使學生感覺如見其物,如臨其事。比如我通過把非特異性免疫比喻為用機槍毫無目的地掃射,把特異性免疫比喻為用狙擊步槍準確的點射,來淺顯地比較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的不同點。又如把抗體對侵入細胞的抗原的作用比喻為隔靴搔癢,讓學生理解細胞免疫的重要性。而幽默的語言、巧妙的引用不僅可以讓學生開懷一笑,釋放壓力,并不經(jīng)意間學到知識。
2、 靈活的教學手段
在相同的條件下與學生認知水平相適應的教學手段,能較大程度上提高教學效果,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認為,好的教學方法或手段表現(xiàn)在下列幾個方面:能使復雜問題簡單化,使抽象的問題具體化,能使學生在最少的時間內(nèi)掌握較多的知識。好的教學方法不應該拘泥于教材,敢于創(chuàng)新,如在講基因的表達一節(jié)時,并沒有按照教材亦步亦趨,而是從常識入手,先講人們建造建筑時往往先繪制建筑圖紙,再按照圖紙的要求找到相應的材料,并把這些材料按照設計壘切起來。然后讓學生找出人體這個“建筑”的“圖紙”和“材料”,并用FLASH動畫把基因的表達過程反應出來。通過對這些方法的使用,學生比較輕松地掌握了這部分知識,避免了部分同學把中心法則理解為是這幾種物質(zhì)的轉(zhuǎn)化。
3 、 精選練習,精心評講
一套高質(zhì)量的練習,首先必須有良好的導向功能,即所選、所編的題目必須要緊扣教材,突出主干知識的和基本技能,引導學生注重基礎。二是要有發(fā)展學生思維的功能,同時要避免偏題怪題;三是要針對學生的學習誤區(qū)和盲區(qū)。
精心的評講是提高作業(yè)效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他首先要求教師對學生的作業(yè)情況了然于胸,在課前對講解方法作充分地準備,在課堂上有針對性地講解。在講解的過程中,既要把問題講清楚,還要對知識進行前后聯(lián)系,并對問題進行適當?shù)陌l(fā)散和拓展。
例如:在以下的描述中,可以將病毒與其他微生物相區(qū)別的是( )
(A)能夠使人或動、植物患病
(B)沒有細胞核,僅有核酸
(C)具有寄生性
(D)由核酸和蛋白質(zhì)裝配進行增殖
分析:該題要求運用微生物相關知識區(qū)別病毒與其他微生物,病毒是一種無細胞結(jié)構的生物,主要成分是蛋白質(zhì)和核酸,其增殖過程是蛋白質(zhì)與核酸裝配的過程,所有病毒營寄生生活,有的能使人或動、植物致病,但寄生性和致病性并非所有病毒所特有,答案為D。
拓展:①病毒的成分和結(jié)構 ②病毒與特異性免疫 ③病毒在基因工程中的運用 ④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實驗。
通過這種講法,能讓學生舉一反三,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繁重的學習任務、嚴峻的升學壓力,已使我校的大多數(shù)學生感到身心疲憊,作為一名教師,我們就要不斷尋求能提高課堂效率,讓學生快樂地學習,健康地成長的好方法。
(陜西省洋縣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