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偉
巧用“Δm”使解表格數(shù)據(jù)型質量守恒定律類的題型模式化
高偉
(南京市揚子第一中學江蘇南京210048)
如何通過數(shù)據(jù)體現(xiàn)這個“參加化學反應”呢?我們提出了“Δm”這一數(shù)據(jù)。如何得到“Δm”?它有哪些性質呢?那么有了“Δm”,表格形式給出信息的題型的解題會變成什么樣呢?由于通過“Δm”這個數(shù)據(jù)中介,使這類題的解題變得有規(guī)律可循,從而使這類題變得模式化,簡單化。學生也在解題的過程中加深了對質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質量守恒定律;Δm的計算;Δm的性質;Δm的應用
質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學一個重要的化學規(guī)律。是學生從定性地認識化學轉變到定量地認識化學變化的重要理論;也是構建學生守恒觀的重要內容;是分析物質在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的理論依據(jù);它的應用貫穿于整個中學化學。
近年來出現(xiàn)了一種以表格形式給出信息的題型,在解題時學生往往找不到解題的方法。我在教學中,通過不斷的歸納總結,從“參加化學反應的質量總和”入手,通過增加一組我定義為“Δm”的數(shù)據(jù),使該類型的題目變得模式化,簡單化,從而使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同時輕松解題,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對質量守恒定律中的“參加化學反應”意味著反應物中過量的剩余部分的質量不應算在內;“總和”意味著把各種狀態(tài)的反應物和生成物都算在內。如何通過數(shù)據(jù)體現(xiàn)這個“參加化學反應”呢?我們提出了“Δm”這一數(shù)據(jù)。反應中的任一物質均有“Δm”,其定義和性質如下:
那么有了“Δm”,表格形式給出信息的題型的解題會變成什么樣呢?下面我們通過近幾年的中考題來演示利用“Δm”這一數(shù)據(jù)解題的過程。
例1:在一個密閉容器中加入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通過分析,判斷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物質甲乙丙丁反應前質量/g 3 5 20 7反應后質量/g 10 5 8待測
A.測得反應后丁物質的質量為12g
B.乙物質一定是催化劑
C.該反應是化合反應
D.該反應是復分解反應
首先,計算甲→丁這四物質的“Δm”。
物質甲乙丙丁反應前質量/g 3 5 20 7反應后質量/g 10 5 8待測Δm -7 0 -13 x-7
其次,根據(jù)各物質的Δm之和等于“0”,可以方便計算出待測(即反應后丁的質量)。
-7+0-13+x-7=0x=27
Δm(?。?27-7=20
再次,根據(jù)各物質的Δm值快速判斷出:
①該反應為:甲+丙→丁,這是一個化合反應。
②乙物質可能是催化劑也可能沒有參與反應。
最后,得出該題的答案為C。
例2:密閉容器內有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
1008-0546(2013)11-0084-01
G633.8
B
10.3969/j.issn.1008-0546.2013.1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