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愛武 沈瀅
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狗撞車而且造成車損十幾萬更是新聞了。高速公路上突然出現的一條流浪狗,撞上了正在行駛中的小轎車,竟然導致了13萬多元的車輛損失。狗是無主狗,這筆巨額賬單該向誰算?
2010年5月的一天,徐州運康蔬菜營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運康公司)駕駛員駕駛公司所有的轎車在寧宿徐高速公路正由南向北快速行駛,突然一條狗從路旁竄出。駕駛員避讓不及,車子剛好與狗相撞,致車輛嚴重損壞。這場特殊的交通事故造成了不小的損失。事發(fā)后,運康公司支出清障費235元,將車輛拖離事故現場。后來,運康公司將車輛送至南京寧星汽車維修服務有限公司維修,支出修理費高達13.3萬元。
狗是畜生,和它沒有道理可講,在高速公路上亂闖的自然是條無家可歸的流浪狗,所以也沒有辦法找它的主人討個說法。面對從天而降的13萬元賬單,運康公司暗暗叫苦,那要賣掉多少公斤蔬菜才能賺回來?。恳膊缓秘煿竹{駛員,雖然交警部門認定,駕駛員沒有盡到安全駕駛義務,負事故的全部責任,但平心而論,誰能夠想到全封閉的高速公路還會跑進一條狗呢?運康公司想來想去,我們是交費進入高速公路的,卻沒有享受到暢通無阻的服務,高速公路的經營管理者江蘇寧宿徐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宿徐公司)難辭其咎。
時隔一年多,運康公司將寧宿徐公司告上了法庭,指出寧宿徐高速公路由寧宿徐公司經營、管理,運康公司駕駛員駕駛車輛經寧宿徐公司允許進入高速公路,雙方形成了服務合同關系;運康公司享有使用符合高速公路標準的道路并安全通過的權利,寧宿徐公司應承擔保證高速公路暢通無阻的義務;由于寧宿徐公司疏于管理,致使運康公司車輛損壞,寧宿徐公司應承擔提供服務不符合約定的違約責任。
無主狗撞車,引發(fā)巨額賠償官司,庭審時,爭論也很激烈。
綜上,請求判令寧宿徐公司立即支付修車費13.3萬元、施救費235元。
2011年7月6日,宿遷市宿城區(qū)法院對該案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1年11月24日再次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
寧宿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1999年2月8日的有限責任公司,其一般經營項目包括高速公路建設、管理、養(yǎng)護及按章對通行車輛收費等。
在法庭上,寧宿徐公司首先認為運康公司告自己純屬搞錯了對象,說其向有關公路管理機構了解,公路管理機構對該高速公路的管理和養(yǎng)護沒有任何瑕疵,已經履行了自己的義務。
運康公司告寧宿徐公司,真的告錯對象了嗎?法院給了明確的否認,認為自運康公司車輛進入寧宿徐高速公路收費段時起,運康公司、寧宿徐公司間就相當于訂立了服務合同,寧宿徐公司作為合同的服務一方就可以成為被訴訟的對象,這符合法律規(guī)定。運康公司告寧宿徐公司沒錯,但運康公司能否以違約責任要求寧宿徐公司賠償其全部車輛損失呢,這又是另外一個問題。法院認為,運康公司以寧宿徐公司提供服務存在瑕疵導致其財產權益受損為由,主張寧宿徐公司承擔違約責任,符合法律規(guī)定。法院進一步闡明,寧宿徐公司作為高速公路的經營管理者,應當負有對高速公路路面及沿線相關防護設施進行日常檢查、維護,保證高速公路在正常情況下暢通無阻的義務。由于寧宿徐公司沒有及時發(fā)現并趕走闖進高速路面上的狗,造成運康公司車輛與之相撞,并致損失,寧宿徐公司的行為已經構成違約,應承擔賠償責任。
法院同時指出,基于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和誠實信用的原則,駕駛人在高速公路上駕駛車輛,應盡到安全、審慎的義務,遇緊急情況應采取最合理的避險措施。該義務已構成高速公路服務合同中駕駛人最基本的合同義務,履行義務不當的,同樣構成違約。據交警部門認定,運康公司駕駛員未盡安全駕駛義務,故運康公司也應對其車輛損失承擔一定責任。運康公司雖然違反安全駕駛義務,但從日常生活經驗考慮,運康公司未盡該義務與其對寧宿徐公司提供服務的合理信賴有關,故其應對車輛損失承擔較小責任。
據此,法院對運康公司和寧宿徐公司承擔的責任比例進行了劃分,酌情確定寧宿徐公司的賠償責任為運康公司損失的70%,運康公司自己承擔30%。綜上,宿遷市宿城區(qū)法院2011年11月29日判決如下:寧宿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向運康公司賠償車輛修理費、清障費合計9.3萬余元。
寧宿徐公司不服宿遷市宿城區(qū)法院民事判決,提起上訴。寧宿徐公司認為,為了防止行人和牲畜進入高速公路,他們已經在公路兩側設置了“隔離柵”,并定期進行維護。他們對自己負責的高速路段的管理、養(yǎng)護完全是按照相關的規(guī)章制度進行的,在這方面,公司沒有過錯。
關于高速公路上“隔離柵”的設置,交通部2006年發(fā)布的《公路交通安全設施設計規(guī)范》中有著非常明確和詳盡的規(guī)定,包括“隔離柵”設置的位置,高度等。作出如此詳盡的規(guī)定,就是為了防止行人、非機動車、牲畜等闖入公路及非法侵占公路用地。這是確保行車安全、排除橫向干擾、充分發(fā)揮公路功能的重要措施。
法規(guī)規(guī)定得如此詳盡,寧宿徐高速公路實際路況符合嗎?二審訴訟中,宿遷市中級法院法官深入寧宿徐高速公路對路況進行勘察,發(fā)現公路路基兩側有數處排水渠,水渠邊緣處設置有防護柵欄,但在排水口有約0.4米高、0.5米寬的缺口未能圍封,這樣一個缺口,完全可以讓一只狗沒有障礙地通過。
在二審法庭上,雙方展開了激烈的爭論。
寧宿徐公司堅稱自己不應該成為本案的被告,認為寧宿徐公司僅負責收費還貸、廣告經營和服務設施的經營,寧宿徐公司依據法律法規(guī)履行了應盡的義務,沒有任何過錯。即使原審法院認定“寧宿徐公司有清理路面之犬的義務”是正確的,清理也僅僅是“及時”清理,而不是“隨時”清理。寧宿徐公司還提出,高速公路的經營管理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對進入高速公路的車輛,無法選擇交易的對象、交易形式和交易方式,車輛與高速公路公司形成的合同,不能充分貫徹自由選擇原則。
高速公路收費帶有國家強制性和管理性,因此不應依據《合同法》的規(guī)定來認定寧宿徐公司的義務,從而將寧宿徐公司的義務無限擴大。
運康公司則反駁上述觀點,并指責寧宿徐公司稱與運康公司之間不存在合同關系是推卸責任。公司車輛是經寧宿徐公司準許進入寧宿徐高速公路的,而且是正常行駛,上路后領取了通行卡,運康公司提供的清障費票據也清楚記載收費單位是江蘇寧宿徐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泗洪養(yǎng)護中心。這一切都足以證明寧宿徐公司和運康公司之間存在合同關系。
雙方唇槍舌劍,各不相讓,法庭上充滿了看不見的硝煙。
宿遷市中級法院對本案二審的三大爭議焦點進行了一一解析。
第一個爭議焦點是寧宿徐公司與運康公司之間是否成立服務合同關系,宿遷市中級法院認為:自運康公司車輛進入寧宿徐高速公路入口,寧宿徐公司向運康公司發(fā)放道路通行卡并放行,雙方之間關于涉案車輛通行、收費等事宜即達成一致意見,形成了事實上的服務合同關系。寧宿徐公司關于其并非本案適格的被告,雙方之間并未成立合同關系的上訴意見不能成立。
第二個爭議焦點是寧宿徐公司及運康公司之間的合同義務應如何確定,雙方是否履行了各自的合同義務,運康公司作為高速公路通行者,負有交納過路費并遵守交通法規(guī)、安全謹慎駕駛的合同義務,并享有要求寧宿徐公司保障路面安全暢通的合同權利。寧宿徐公司作為道路通行服務提供者,享有向通行車輛收取過路費的合同權利,同時負有保障路面安全暢通的合同義務。根據現場勘察情況,寧宿徐高速公路兩側隔離柵部分位置并未完全封閉,足以使犬類鉆入。運康公司作為車輛通行者,亦未能履行其安全謹慎駕駛的合同義務。
第三個爭議焦點是寧宿徐公司是否應對運康公司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如應承擔賠償責任,如何確定其賠償份額和數額,宿遷市中級法院認為:因寧宿徐公司未盡到保障道路安全暢通的合同義務,并給運康公司造成了損失,應對運康公司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原審判決按70%比例確定寧宿徐公司賠償運康公司各項損失合計9.3萬余元并無不當,依法應予維持。寧宿徐公司稱其不應承擔賠償責任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法院不予支持。最終,法院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