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紅俠 張春梅 耿慧霞 郭 艷 閆永峰 岳 杰 韓進誠
(商丘師范學(xué)院生命科學(xué)學(xué)院動物營養(yǎng)代謝與遺傳改良研究所,河南商丘 476000)
為降低肉雞猝死發(fā)生率,學(xué)者們嘗試減少肉雞飼料攝入量的方法(即限飼)來改進肉雞機體健康。Zulkifli等研究顯示,限飼可以降低高溫?zé)釕?yīng)激期間肉雞死亡率。Urdaneta-Rincon等給肉雞喂以相同營養(yǎng)水平的顆粒料和粉料后,粉料組死亡率顯著下降。但限飼也會帶來生長速度減慢、產(chǎn)肉量下降等問題。Urdaneta-Rincon等發(fā)現(xiàn),限飼顯著降低肉雞體增重,減少胴體和胸肉產(chǎn)量;采食量為正常組的90%時,肉雞生長性能沒有受到顯著影響。Zhan等認為在肉雞生長早期進行適當限飼不會影響生長后期體重。
苜蓿草粉是一種粗蛋白含量較高的粗飼料,由于其粗纖維含量高,在家禽飼糧中添加量很少或不添加。但Ponte等報道,苜蓿草粉可顯著提高肉雞皮膚黃度,降低皮膚亮度,減少胸肉中脂肪與膽固醇含量。另外,Mourao等發(fā)現(xiàn)苜蓿草粉還可降低雞蛋膽固醇含量。
基于前人的研究結(jié)果,我們提出假設(shè):能否將苜蓿草粉作為降低飼糧營養(yǎng)濃度的稀釋劑,在對肉雞生長前期(1~21 d)進行限飼增進肉雞健康的同時,以期改善雞肉品質(zhì)。因此,我們設(shè)計本試驗,研究生長前期(1~21 d)不同限飼程度(添加不同水平苜蓿草粉)對1~21 d和1~42 d肉雞生長性能、骨骼質(zhì)量、皮膚與肌肉色澤及腸道指標的影響。
將1 d羅斯308肉雞母雛192只隨機分為4個處理,每處理4個重復(fù),每重復(fù)12只。試驗期為42 d,肉雞籠養(yǎng)。1~21 d時籠:70 cm×70 cm×30 cm(長×寬×高),22~42 d時籠:190 cm×50 cm×35 cm(長×寬×高)。
分別設(shè)計1~21 d和21~42 d肉雞飼糧(日糧組成和營養(yǎng)水平見表1)。1~21 d肉雞采食4種飼糧:①基礎(chǔ)飼糧(basal diet,B);②90%B+10%苜蓿草粉(alfalfa meal,A);③80%B+20%A;④70%B+30%A。將粉狀基礎(chǔ)飼料與苜蓿草粉按比例混合,制成粉狀飼料進行飼喂。肉雞自由采食,生長后期(21~42 d)肉雞采食同一飼糧(與1~21 d飼料相比,后期飼料能量水平提高,蛋白質(zhì)水平降低,且不添加苜蓿草粉)。
肉雞分別在21和42 d稱重。試驗期間每天記錄采食量,統(tǒng)計試驗期采食量,計算飼料效率。
表1 基礎(chǔ)飼糧配方和營養(yǎng)水平(風(fēng)干基礎(chǔ))
肉雞在21和42 d進行屠宰試驗,每重復(fù)取接近該重復(fù)平均體重的1只肉雞進行屠宰。將雞放血屠宰后,立即從胸部皮膚、右側(cè)胸肉和腿肉取樣,使用上海精密科學(xué)儀器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Chro?ma Meter WSC-S色差計測定亮度(lightness,L)、紅度(redness,a)和黃度(yellowness,b)。
屠宰試驗中左、右脛骨均取,左脛骨用于測定脛骨重量、長度、直徑及灰分、鈣、磷含量,右脛骨用于測定脛骨強度。脛骨放入樣品袋,密封,冷凍保存。將左脛骨在沸水中煮3~5 min,去除殘余肌肉、腓骨,剝離干凈后,無水酒精浸泡36 h,乙醚浸泡36 h,除去水分和脂肪。烘箱中100℃烘干24 h,測定脛骨重量。用游標卡尺測定脛骨長度和直徑。將脛骨壓碎,放入坩堝,于馬福爐中600℃灰化18 h,測定灰分含量。加入鹽酸溶解,測定Ca、P含量。用數(shù)顯萬能試驗機測定右脛骨折斷力(即脛骨強度),參數(shù)設(shè)置:跨度40 mm,單位負荷50 kg,位移速度10 mm/min。
以每重復(fù)為試驗單元,用SAS 9.0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軟件對試驗數(shù)據(jù)進行ANOVA分析,采用Duncan’s法進行多重比較。
表2 限飼對肉雞生長性能的影響
由表2可知,21 d時,與對照組相比,限飼90%(10%苜蓿草粉)肉雞體增重、飼料采食量和飼料效率差異不顯著;限飼80%(20%苜蓿草粉)肉雞體增重降低(P<0.05);限飼70%(30%苜蓿草粉)肉雞體增重和飼料效率均顯著下降(P<0.05)。21 d時,4個處理間肉雞總采食量無顯著差異(P=0.836)。限飼組肉雞基礎(chǔ)飼糧采食不足情況下,以苜蓿草粉進行補充,苜蓿草粉采食量隨限飼程度提高而增加(P<0.05)。42 d時,前期限飼組肉雞體增重、采食量和飼料效率呈現(xiàn)下降趨勢,其中30%苜蓿草粉組肉雞體增重(P<0.05)和采食量(P<0.05)低于對照組。
由表3可知,21 d時,與對照組相比,限飼90%(10%苜蓿草粉)肉雞脛骨強度、重量、長度、直徑、灰分重量及鈣、磷含量差異不顯著(P>0.05);限飼80%和70%組肉雞脛骨強度、重量、直徑和灰分重量均顯著降低(P<0.05)。21 d時,隨采食苜蓿草粉含量增加,肉雞脛骨各項指標呈現(xiàn)不同程度下降趨勢。42 d時,限飼90%組肉雞脛骨直徑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其他指標與對照組相比無顯著差異;限飼80%組肉雞脛骨長度高于對照組(P<0.05),而鈣含量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限飼70%組肉雞脛骨強度、重量、長度、直徑、灰分重量和鈣含量均低于對照組(P<0.05)。42 d時,隨限飼程度提高,肉雞脛骨各項指標呈現(xiàn)下降趨勢。
表3 限飼對肉雞骨骼質(zhì)量的影響
由表4可知,21 d和42 d肉雞皮膚色澤均未受苜蓿草粉的影響。
表4 限飼對肉雞皮膚色澤的影響
表5 限飼對肉雞肌肉色澤的影響
由表5可知,10%、20%和30%苜蓿草粉均顯著提高21 d肉雞腿肉黃度(P<0.05),10%和20%苜蓿草粉顯著增加胸肉亮度(P<0.05),42 d肉雞肌肉色澤未受苜蓿草粉的影響。
由表6可知,21 d時,肉雞十二指腸、空腸、回腸和盲腸的長度和重量均未受限飼的顯著影響,但限飼70%(30%苜蓿草粉)組肉雞十二指腸長度呈現(xiàn)增加趨勢(P=0.057)。42 d時,限飼90%(10%苜蓿草粉)組肉雞空腸長度低于對照組(P<0.05);限飼80%(20%苜蓿草粉)組肉雞各腸段長度和重量與對照組相比均無顯著差異;限飼70%(30%苜蓿草粉)組肉雞十二指腸長度和重量、盲腸的長度和重量及空腸長度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空腸重量、回腸長度和重量較對照組呈現(xiàn)下降趨勢。
表6 限飼對肉雞腸道長度和重量的影響
Fassbinder Orth等研究發(fā)現(xiàn),限飼會降低肉雞生長性能。本試驗中添加10%苜蓿草粉時,肉雞生長性能未受顯著影響。當限飼程度達到80%(20%苜蓿草粉)時,1~21 d肉雞體增重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1~42 d肉雞增重也低于對照組174 g(P>0.05)。限飼強度進一步增加到70%(30%苜蓿草粉)時,1~21 d和1~42 d肉雞體增重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試驗結(jié)果表明,肉雞生長前期較強的限飼會影響后期肉雞的生長速度。
1~21 d時,隨限飼程度加強,肉雞飼料采食量減少,苜蓿草粉采食量增加,但飼料和苜蓿草粉總采食量各組間并無顯著差異,表明肉雞在飼料攝入不足情況下,需要食入苜蓿草粉以滿足其飽腹感。1~21 d時,限飼強度70%(30%苜蓿草粉)組肉雞總采食量與對照組相比差異不顯著;但1~42 d時,限飼強度70%組肉雞采食量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1~21 d時,限飼強度70%(30%苜蓿草粉)組肉雞飼料效率顯著低于對照組;42 d時,飼料效率各處理間差異不顯著。試驗結(jié)果表明,肉雞在1~42 d整個生長期生長性能的降低歸因于飼料采食量的減少。
劉記強等報道,日糧中添加25%苜蓿草粉對1~8周齡固始雞體重、體尺指標及大多數(shù)內(nèi)臟器官發(fā)育沒有顯著影響。結(jié)果表明,羅斯308快大型白羽肉雞對含粗纖維較高的苜蓿草粉的耐受能力低于我國優(yōu)良地方品種雞。
限飼90%(10%苜蓿草粉)肉雞21 d和42 d時(除脛骨直徑外)脛骨質(zhì)量與對照組相比無顯著差異,表明較低程度的限飼不影響肉雞生長前期、后期的骨骼發(fā)育。21 d時,限飼80%(20%苜蓿草粉)組肉雞脛骨強度、直徑、重量和灰分重量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42 d時,該組肉雞脛骨長度顯著高于對照組,脛骨鈣含量顯著低于對照組,其他指標與對照組差異不顯著(P>0.05)。限飼強度70%(30%苜蓿草粉)組肉雞除21 d脛骨長度、21 d鈣含量以及21 d和42 d磷含量與對照組相比差異不顯著外,21 d和42 d脛骨其他指標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試驗結(jié)果表明,生長前期高強度限飼會嚴重影響肉雞整個生長期的骨骼發(fā)育。
本試驗顯示,肉雞皮膚色澤未受苜蓿草粉的影響,21 d時腿肉黃度和胸肉亮度(除30%苜蓿草粉組外)顯著提高,而42 d肉雞肌肉色澤未受苜蓿草粉的影響。表明苜蓿草粉可以改善肉雞采食苜蓿草粉期間的肌肉色澤。如果試圖改善42 d肉雞肌肉色澤,可能需要在整個飼養(yǎng)期都飼喂苜蓿草粉。Ponte等報道,苜蓿草粉降低肉雞皮膚亮度,提高黃度。楊雨鑫等對蛋雞研究發(fā)現(xiàn),添加苜蓿草粉可加深蛋黃色澤。苜蓿草粉改善雞肉、雞蛋和皮膚色澤可能歸功于苜蓿中所含的葉黃素。
對大鼠和仔豬的研究結(jié)果表明,營養(yǎng)物質(zhì)攝入不足導(dǎo)致動物腸黏膜發(fā)育受阻、黏膜結(jié)構(gòu)發(fā)生變化。Firmansyah等報道,出生前和出生后大鼠攝入營養(yǎng)不足(對照組50%)導(dǎo)致小腸、結(jié)腸、肝臟、胰臟重量顯著降低,小腸黏膜厚度和絨毛高度下降,體重減輕。Nunez等對仔豬試驗發(fā)現(xiàn),營養(yǎng)攝入不足的仔豬腸黏膜DNA和蛋白質(zhì)含量降低,腸黏膜變薄,絨毛變短、變窄、表面積減少,杯狀細胞數(shù)量減少。
本試驗中,21 d時,各處理肉雞飼料和苜蓿草粉總采食量無顯著差異,十二指腸、空腸、回腸和盲腸的重量和長度無顯著差異。但整個生長期間(1~42 d),限飼強度70%(30%苜蓿草粉)肉雞采食量顯著低于對照組,42 d時,肉雞十二指腸長度與重量、空腸長度、盲腸長度和重量顯著低于對照組,回腸長度與重量也呈現(xiàn)降低趨勢,表明限飼強度70%(30%苜蓿草粉)肉雞22~42 d階段能量、蛋白質(zhì)的攝入不足,造成雞體營養(yǎng)不良,最終導(dǎo)致腸道發(fā)育受到嚴重影響,表現(xiàn)為腸道重量減輕,長度縮短。
本試驗條件下,可以得到以下結(jié)論:①向1~21 d肉雞飼糧中添加苜蓿草粉可以改善肉雞采食苜蓿草粉期間的肌肉色澤;②限飼90%(10%苜蓿草粉)對肉雞生長性能、骨骼質(zhì)量、腸道長度與重量沒有顯著影響;③限飼70%和80%(20%和30%苜蓿草粉)則降低生長全期肉雞(1~42 d)生長性能和骨骼質(zhì)量。綜合以上結(jié)果表明:肉雞生長前期的限飼強度不宜超過90%。
(參考文獻11篇,刊略,需者可函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