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紅華(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 北京 100871)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帶來了電子出版業(yè)的繁榮與擴張,主要表現為電子出版物種類、數量的與日俱增。這種與傳統印刷型出版物迥異的形式——電子出版物同樣具有保存價值、傳播價值、學術價值及研究價值。作為記錄人類文化的重要載體形式,電子出版物的有效、科學、低成本的管理與保存卻不是易事。綜觀世界,許多國家在規(guī)章、條例等方面對印刷型出版物的保存與管理有所規(guī)定,以立法的形式建立有關印刷型出版物繳存制度,但真正以“法”的形式規(guī)定并形成繳存制度來確定電子出版物繳存的國家和地區(qū)則為數不多。英國作為世界上最早建立出版物繳存本制度的國家之一,在以立法形式保障電子出版物的保存方面也是與時俱進的。鑒于此,本文以英國2003年《法定繳存圖書館法》為主線,以相關電子出版物的法典、條例等為研究對象,對其特點進行歸納總結,以期為我國相關法律的制定、制度的形成提供借鑒。
2003年頒布的《法定繳存圖書館法》(Legal Deposit Libraries Act 2003)是英國現行電子出版物繳存法律基礎,該法共有17條,其中6~8條是對非印刷型出版物繳存制度的規(guī)定,具體規(guī)定有 :(1)所有閱讀非印刷型出版物的軟件、相關操作手冊或其他伴隨作品的附件均需一同繳存;(2)如非印刷型出版品不止以一種形式發(fā)行,由繳存圖書館決定應繳存的版本格式;(3)對于繳存的非印刷型出版物,除了國務大臣等制定規(guī)章許可人員外,版本圖書館以及其代理人和讀者不可以使用資料或加以復制、出借給第三方,也不可以用電腦程序或是資料庫進行必要的修改[1]。
從1610年以立法形式正式確認出版物繳存制度開始,英國在此方面已經經歷400多年的變化和發(fā)展。英國現存的法定繳存立法最早見于1911年的《版權法》第15條(Copyright Act of 1911,section 15),但是該法并未規(guī)定任何非印刷型出版物的繳存,這也就意味著該立法沒有覆蓋電子出版物。1988年,修訂后的《版權法》(Revision of the Copyright Act,1988)在法定繳存方面的規(guī)定沒有產生任何變化,其將繳送對象仍只限定為非書資料(non-print materials),且不含電子出版物(electronic publications)。一直以來,英國都是在《版權法》中對繳存制度進行規(guī)定,直到2003年10月30日英國議會才通過了專門的出版物繳存法——《法定繳存圖書館法》,并于2004年2月1日起生效[2]。該法是英國圖書館界首部關于圖書館及出版物法定繳存的專門立法。該法的意義不僅在于此,其還在相應的條文中對電子出版物的繳存做了相應規(guī)定。該法已經取代英國原有的法定繳送本法源《著作權法》(The Copyright Act 1911),并將非印刷型態(tài)資料正式納入法定繳送本制度之中,是繼1972年《大英圖書館法》(The British Library Act)之后英國圖書館界最重要的立法,為英國已有400年歷史的繳送本制度翻開了歷史性的一頁。
英國國家圖書館是英國主要接受繳存的圖書館之一,它在電子出版物繳存制度的制定及實施過程中具有主導作用。1996年1月,英國國家圖書館在都柏林圣三一學院和英國電影協會(British Film Institute,簡稱BFI)的支持下,向當時國家遺產部(Department of National Heritage,簡稱DNH)就非印刷型出版物(包括數字資料)法定繳存方面提出建議。他們認為非印刷型材料也是國家智力遺產的組成部分,并且英國在這方面的產出逐漸多于印刷型出版物。正如英國國家圖書館館長林恩·布林德利(Lynne Brindley)所言:“到2020年,數字出版材料將超過印刷版,大英圖書館必須收集、保護這些資源并提供給大家利用。我很高興能夠進行此次公開磋商,這將進一步擴展法定繳存的原則,將繳存范圍擴展至數字化和網絡出版的材料。”[3]此外,在2008—2011戰(zhàn)略規(guī)劃中,英國國家圖書館認為,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研究型圖書館之一,其有責任保護國家記載的過去,有責任為今天的研究者提供優(yōu)質的服務,有責任確保后代能夠獲取國家遺產及世界知識,這些遺產及知識已經越來越多地體現在數字文獻中[4]。面對全球日益數字化的趨勢,英國國家圖書館在該戰(zhàn)略規(guī)劃中提出了7個戰(zhàn)略重點及每個戰(zhàn)略重點的主要任務,其中戰(zhàn)略重點之一就是廣泛獲取和存儲英國電子出版物,即完成對公共網站和已有電子出版物的采集、存儲和長期保存;完成與法定繳存咨詢小組的合作;對不適合立法或不能立法的領域建立自愿存繳制度;借鑒其他國家的做法,建立電子出版物采集、跟蹤的最佳實踐[4]。英國國家圖書館還在《應對知識增長:大英圖書館2011—2015戰(zhàn)略》(Growing Knowledge: The British Library's Strategy 2011—2015)中提出了戰(zhàn)略重點的第3條,即要充分利用有限資源,優(yōu)先實現下列內容:一是將自愿和法定繳存資源轉化為純數字化內容,與文化、媒體與體育部(Department for Culture,Media and Sport,簡稱DCMS)、出版商、法定繳存圖書館及其他相關機構合作,出臺相關條例,確保2003年《法定繳存圖書館法》的順利實施;二是管理自愿和法定繳存資源的入館和存放工作[5]。英國國家圖書館的主導性工作為電子出版物繳存得以在英國實現提供了組織保障。
英國電子出版物繳存雖然已經有明確立法,但是在實施過程中仍需諸多部門配合,如對立法實施結果進行評估、向社會公眾收集意見稿等。政府當局的作用在于為電子出版物繳存確定主基調,即是否實施電子出版物繳存,這有利于包括圖書館在內的相關部門展開進一步工作。在準備實施繳存之初,1997年2月英國政府發(fā)布了一份咨詢稿——《出版物法定繳存:咨詢稿》(Legal Deposit of Publications:A Consultation Paper)寫道:為了保存國家已出版檔案,有必要將法定繳存的范圍拓展到電子(或是數字)等物理形式的出版物[6]。這為之后其他部門積極做好繳存工作奠定了基礎。1998年1月,文化、媒體與體育部大臣宣布成立法定繳存工作組(Working Party on Legal Deposit),由安東尼·肯尼爵士(Sir Anthony Kenny)擔任主席。此外,英國政府還成立了一個工作組,討論延伸法定繳存的范圍,將非印刷型材料納入其中。之后,該工作組發(fā)表了一份報告(Report of the Working Party on Legal Deposit,1998)稱,為了確保已出版物得到有代表性和全面性的保存,僅自愿繳存是不夠的[7]。該工作組負責研究如何延伸法定繳存的范圍,同時減輕出版商的負擔。報告還認為,從長遠來看,只有法定繳存才足以確保完整的國家出版檔案保存[7]。文化、媒體與體育部大臣在1998年12月的一次議會上對此報告進行了回應,認為該報告為推動立法提供了令人信服的案例,并且要求起草自愿繳存實踐法案作為過渡措施和向導性計劃[8]。可見,多部門積極配合為繳存電子出版物營造了良好的理論氛圍和實踐基礎。
為了全面實現英國電子出版物繳存的順利實施,英國有關部門還實施了諸多配套措施。例如,為了實施“2011年法定繳存圖書館法(非印刷型出版物)規(guī)章咨詢草案”,文化、媒體與體育部和商業(yè)創(chuàng)新與技能部(Department for Business Innovation &Skill ,簡稱DBIS)在法定繳存咨詢小組建議的基礎上完成了一項關于免費、無障礙獲取離線和在線出版物的公共咨詢。咨詢草案的指南內容包括非印刷型出版物法定繳存的內容、法定繳存適用的時間、獲取繳存作品的途徑、繳存作品的質量和形式等規(guī)定、法定繳存圖書館處理繳存作品的方法等。但凡在繳存過程中會出現的問題及相應的解決方案在草案中都會有詳細的闡述,其對出版商的責任、繳存圖書館的義務以及讀者使用權利等都進行了清晰的界定。此外,該草案要求國務大臣需要在2017年4月5日之前對條例的運作效果進行評估,評估結果包括是否允許條例終止、是否在有效期前廢除這些條例、在修正或不修正的情況下是否延長條例的時間。該草案針對包括非印刷型出版物在內的出版物進行了細致的界定[9]。除此之外,值得關注的還有2000年1月4日正式生效的《非印刷型出版物自愿繳存實踐法典》(Code of Practice for the Voluntary Deposit of Non-Print Publications)。該法典通過了出版商和繳存圖書館之間的相關協議,旨在減少出版商和銷售商的負擔。法典詳細規(guī)定了應繳存的出版物類型,即繳存的出版物應是縮微形式和離線電子媒體(或稱便攜式電子出版物,是一種物理形式的數字媒體,如磁盤、磁帶或是更普通的一些光盤類型,如CD-ROM或DVD)方面的非印刷型出版物。另外,對于非印刷型出版物的電子下載、使用等都有詳細規(guī)定[10]。該法典在出版協會(Publish Association,簡稱PA)的支持下,聯合學術與專業(yè)學會出版商協會(Association of Learned and Professional Society Publishers,簡稱ALPSP)和期刊出版商協會(Periodical Publishers Association,簡稱PPA)等部門在最后立法(即2003年的《法定繳存圖書館法》)之前對國家已出版檔案引入非印刷型出版物自愿繳存制度。多項措施的配合能在電子出版物繳存實施過程中及時解決出現的問題。
英國法定繳存范圍一般可分為印刷型出版物(printed publications)和非印刷型出版物(non-print publications)。英國對各自范圍進行了詳細規(guī)定。在英國,電子出版物(electronic publications)是指以電子形式生產、傳播、保存和使用的已出版文獻,包括電子圖書和多媒體出版物(在線和便攜式出版物,如磁盤和CD-ROMS)、電子期刊或電子系列(有或沒有印刷相似物)、數據庫(離線和在線數據庫)和互聯網文獻[11]。最初,英國對于電子出版物的法定繳存范圍僅限于文本和數值數據(textual and numeric data),后來逐漸發(fā)展到聲音和動靜態(tài)電影圖像,即多媒體出版物(multimedia publications)。由于一些新的記錄介質(如光盤)增加了儲存能力,軟件不斷提高檢索、保存的信息能力,同時互聯網的廣泛發(fā)展也帶來了出版的爆炸式發(fā)展,因此對不同類型的電子出版物的內容進行規(guī)定顯得尤為重要,且有利于平衡繳存圖書館和出版商的利益、界定其責權。
英國電子出版物繳存制度主要實行自愿繳存,同時也采用法定繳存與自愿繳存相結合的政策,這也是國際出版物繳存立法的特點之一,這種立法能夠使不同的繳送方式相互補充,提高各方積極性,擴大繳存出版物的數量和范圍[12]。法定繳存是英國國家圖書館館藏的主要來源之一,但是目前法定繳存的范圍只涵蓋印刷型資源。為此,英國法定繳存專題調查委員會一方面推動電子出版物繳存立法,建立健全的法定繳存系統來獲取綜合的國家檔案;另一方面,自愿繳存作為英國目前收繳電子出版物的主要發(fā)展途徑,操作規(guī)則由出版企業(yè)聯合會、法定繳存圖書館和文化、媒體與體育部協商和批準。自愿繳存包括英國在線電子資源的繳存、基于原版本或是打算作為信息而非娛樂產品的資源繳存。此外,英國電子出版物繳存專題調查委員會還開展自愿繳存試驗,以便最終推動對電子出版物繳存立法[13]。雖然英國在電子出版物繳存方面仍存在一些技術和管理上的障礙,給相關部門和接受繳存的圖書館也帶來了一些困難,但是法定繳存工作組的報告仍認為,從長遠來看,只有法定繳存才足以確保完整的國家出版檔案保存[7]。
2003年的《英國繳存圖書館法》規(guī)定,在英國的出版商及發(fā)行商繳存其出版物是一種責任[1],即出版商有義務把1種出版物的1份復本在出版后的1個月內發(fā)送到英國國家圖書館。發(fā)展到數字時代,英國國家圖書館法定繳存主要負責人Byford曾對多年來英國出版商與法定繳送本圖書館之間的合作是否有效這個問題進行了探討,他重點介紹了近20年來自愿繳存方案中二者的合作,證實兩者合作是成功制定電子出版物繳存制度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其還撰文分析了1610—1835年、1836—1911年等不同階段出版商由于法定繳存政策、法令的不同規(guī)定而對法定繳存產生的態(tài)度變化。他認為在電子時代,對電子出版物繳存首先采取自愿繳存的形式,適合于出版商[13]。不僅如此,英國國家圖書館研究與發(fā)展部(British Librar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Department,簡稱BLRD)在一份報告中稱,電子出版服務(Electronic Publishing Service,簡稱EPS)是其非印刷型資料繳存計劃的一部分,EPS負責與重要的在線數據庫生產商進行切磋和訪談,就在線數據庫的繳存立法草案達成共識[14]。可見,在實施電子出版物繳存計劃及相關立法的過程中,需要對出版商或數據生產商高度重視。值得一提的是,自《出版物法定繳存:咨詢稿》實施以后,出版商同意把法定繳存范圍擴大到網絡電子出版物,但他們關心的是相關的安全和獲取等問題。英國重視與出版商的合作的經驗表明,出版商意識到自己繳存義務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出版商的商業(yè)利益。版權登記只是為出版商繳存提供了一個誘因,國家書目機構還應當通過有效和及時的措施來鼓勵繳存??傊c出版商建立良好的工作關系至關重要[15]。
在我國,有關于繳存制度的規(guī)定大部分是對非電子形式出版物的規(guī)定,隨著信息技術、網絡技術浪潮席卷而來,傳統繳存制度面臨著新一輪革新。由于電子出版物繳存制度是有效保存和利用國家數字化科學文化遺產的公共政策和重要制度[16],文化部起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征求意見稿)》對包括網絡資源在內的數字信息的繳存問題也有了比較明確規(guī)定,但其仍存在諸多需要細化的問題,因而借鑒國外的經驗、做法,盡快建立起完善的電子出版物繳存制度,有利于實現我國豐富的數字文化遺產的全面和長期保存。
[1]林巧敏.國家圖書館電子資源法定送存制度之研究[J].大學圖書館, 2008(2):79-105.
[2]Legal Deposit Libraries Welcome the Government's Response to Consultation on Non-Print Legaldeposit[EB/OL].[2012-08-23].http://www.tcd.ie/Library/collection-man/Legal%20Deposit%20Response%2008-04-11.pdf.
[3]大英圖書館歡迎對電子出版物法定繳存展開公開磋商[EB/OL].[2012-09-11].http://www.nlc.gov.cn/newtsgj/yjdt/2009n/12y_2170/200912/t20091221_33853.htm.
[4]Digitisation Strategy 2008—2011[EB/OL].[2012-09-14].http://www.bl.uk/aboutus/stratpolprog/digi/digitisation/digistrategy/.
[5]Growing Knowledge: The British Library's Strategy 2011—2015[EB/OL].[2012-09-16].http://www.bl.uk/aboutus/stratpolprog/strategy1115/strategy1115.pdf.
[6]Legal Deposit of Publications: A Consultation Paper [EB/OL].[2013-01-09].http://www2.warwick.ac.uk/fac/soc/law/elj/jilt/1997_3/oppenheim/.
[7]Report of the Working Party on Legal Deposit[EB/OL].[2012-09-18].http://www.bl.uk/aboutus/stratpolprog/legaldep/report/index.html.
[8]Consultation on the Legal Deposit of Non-Print Works[EB/OL].[2012-08-22].http://www.culture.gov.uk/images/publications/Consnon-print-legal-deposit-2011.pdf.
[9]Code of Practice for the Voluntary Deposit of Non-Print Publications[EB/OL].[2012-09-18]. http://www.bl.uk/aboutus/stratpolprog/legaldep/voluntarydeposit/index.html.
[10]Report of the Working Party on Legal Deposit[EB/OL].[2012-09-08].http://www.bl.uk/aboutus/stratpolprog/legaldep/report/index.html.
[11]Consultation on the Draft Legal Deposit Libraries (Non-Print Works)Regulations 2013[EB/OL]. [2012-07-30].http://www.bl.uk/aboutus/stratpolprog/legaldep/downloadmedia.pdf.
[12]連天奎.國外電子出版物呈繳制度概況及立法借鑒的幾個問題[J].現代情報, 2007(3):7-9.
[13]John B. Publisher and Legal Deposit Libraries Cooperation in the United Kingdom since 1610: Effective or not? [J].IFLA journal, 2002(5):292-297.
[14]British Librar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he Legal Deposit of Online Database[R].London:British Librar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eport,1996:54.
[15]數字時代的國家書目:指南和新方向[EB/OL].[2012-08-20].http://www.ifla.org/files/bibliography/publications/nationalbibliogratphies-digital-age- zh.pdf.
[16]Pang Bo, Lee Lillian, Vaithyanathan S. Thumbs up Sentiment Classification Using Machine Learning Techniques[EB/OL].[2013-01-09].http://www.cs.cornell.edu/home/llee/papers/sentiment.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