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敬波
有人說:“愛情”是男人們發(fā)明的伎倆,這話不無道理,男人們發(fā)明了“愛情”這個概念,不勞而獲取了女人芳心,“愛情”成了戀愛之中法定的流通“貨幣”。“愛情”只是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概念”,也能當“錢”用?美國華爾街那些金融家們玩“概念”已經(jīng)玩到很多人傾家蕩產(chǎn)了,如果你還不承認“概念”可以充當貨幣,只能證明你OUT了。
經(jīng)過幾個世紀對“愛情”的癡癡追尋,女人們終于發(fā)現(xiàn)上了男人們的當。“愛情”這東西不靠譜,當男人移情別戀的時候,山盟海誓原來只是表演。怎么辦?女人們也很聰明,發(fā)明了另一個概念——“安全感”。愛我就得給我“安全感”,雖然“安全感”是要靠房子、車子、票子支撐起來,但同為概念的“安全感”堵住了男人的嘴,咱都別拿錢說事兒,俗,人家要的只是一種感覺。
晉朝陸機的《塘上行》這樣寫:“男歡智傾愚,女愛衰避妍。”意思是男人因求歡而變得愚蠢,女人因要愛而失去美麗?,F(xiàn)代人也講:“談戀愛的人都是精神病,愛得越深,病情越重?!笨磥怼皭矍椤贝_實會讓人智商下降,甚至有專家還找到了愛情讓人變笨的生物學依據(jù):荷爾蒙分泌過多會導致腦部充血引發(fā)智力下降。
那些戀愛中的男女自為愛癡狂,本不礙法律什么事兒,然而,并不是每一對有情人都成了眷屬,“中國式”分手往往搞得驚天動地,甚至鬧上法庭也是常有的事兒。雖然許多怨男恨女悲悲切切地說“把我的愛還給我”,怎么可能?在戀愛中那些“賒銷”的愛情被一些當事人核算成了“青春損失費”,然而法律并不保護戀愛當事人之間的人身關系,于是,所謂的“青春損失”與“愛情”貨幣,統(tǒng)統(tǒng)成了戀愛關系解體之后的壞賬。
為了滿足對方“安全感”而付出的財物呢?許多身陷愛情之中智商下降的男人,并不能很好地“守住口袋”。財產(chǎn)關系是戀愛中男女之間必然存在的另一種關系,并且,這種財產(chǎn)關系往往很難用法律來進行定性,借貸、贈與或者說白了是某種交易?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過去,法律對于戀愛當事人之間的財產(chǎn)關系并不予保護,戀愛關系被界定為一種法律不予干涉的社交關系,財產(chǎn)互贈是男女用來傳遞信息、交流思想,以達到交往目的的社會活動。然而一些戀愛當事人之間動輒數(shù)萬的財產(chǎn)往來,似乎很難再用一般的社交關系涵蓋,于是法學專家又把戀人之間大額的經(jīng)濟關系視為是一種“以結(jié)婚為目的”的附條件贈與,如果雙方的戀愛關系解體,締結(jié)婚姻的目的無法實現(xiàn),也即贈與所附的條件已經(jīng)不能成就,受贈與方應當返還贈與財產(chǎn)。
其實這些觀點都有不妥之處,如果按數(shù)額確定戀愛中的贈與關系,那么量變引起質(zhì)變的界點在哪里呢?并且因為當事人經(jīng)濟條件的不同,窮人相濡以沫已經(jīng)倍加珍貴,而富人贈與豪宅未必傷其九牛之一毛,如何把這種經(jīng)濟因素考量進去?如果把戀愛之間的財產(chǎn)關系視為是附條件贈與,戀愛解體都可以按照不當?shù)美埱蠓颠€,那么戀愛之時出手闊綽,分手之時借法律討錢,法律豈不成了花花公子們移情別戀的幫兇?
這還真是一道難解的法律難題。
最要命的是,豪宅、名車、鉆戒的“價值”還在不斷植入愛情之中,其昂貴和稀有的屬性使愛情被等級化,這實際上暗示著人們愛情理念的蛻變,對抽象化的“愛情”崇尚與癡迷已經(jīng)逐步回歸到對物質(zhì)證明“永恒”的執(zhí)迷。這注定了這道難題非但難以消解,還將繼續(xù)下去。
即便是被愛情沖昏了頭腦,也要“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不能智商下降到法律上“無民事行為能力”的地步。如果非得送點什么,建議你學學影星李晨,送一顆“心形石頭”,然后告訴她這是你“偶然在一個地方撿回來的一顆天然的石頭心,經(jīng)歷了風沙和碰撞,變成了這個形狀。但愿愛情像這顆心一樣,堅固而經(jīng)得住一切考驗?!?/p>
這不是騙人嗎?沒辦法,愛情向左,法律向右。如果你非要用物質(zhì)來證明愛情,分手了就別來求助于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