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飛(唐山市豐南區(qū)醫(yī)院骨科,河北唐山 063300)
股骨干骨折是臨床骨科常見病,多由強大暴力所致,如汽車撞擊、重物砸壓、輾壓或火器傷等,骨折多為粉碎、碟形或近似橫行,骨折斷端移位明顯,軟組織損傷也較嚴重。由于骨折產生的應力改變,使許多內固定效果不理想,并發(fā)癥較多[1]。本研究采用帶鎖髓內釘治療,取得較好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07年1月至2011年7月骨干骨折患者98例,男58例、女40例,年齡17~76歲,平均47.22歲;致傷原因包括車禍傷、重物壓傷、墜落傷、機器傷等;橫斷骨折50例,斜型骨折30例,粉碎型骨折18例;按隨機數字法均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年齡、性別、致傷原因、骨折類型等資料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觀察組采用帶鎖髓內釘內固定法治療:連續(xù)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自轉子頂點向近側作一長約8~10cm切口,觸摸并顯露梨狀窩,在C型臂線機引導下用骨錐鉆透骨皮質、擴髓,擴髓至較選用髓內釘的直徑小于1.0mm,搖擺式插入長度和直徑適合的髓內釘,連接瞄準器,調整手柄,使髓內釘位于股骨正中。(2)對照組采用鋼板內固定法治療:硬膜外麻醉,取大腿外側切口或前外側切口,以骨折斷端為中心,切開皮膚及皮下組織12~16cm,顯露骨折斷端,清除骨折斷端間凝血塊及纖維組織,用6~12孔加壓鋼板置于股骨外側或前外側,電鉆打孔,螺絲釘固定。
1.3 觀察指標 術中失血量、手術時間、術后并發(fā)癥(感染、骨不連、畸形愈合等)及治療效果(分為優(yōu)、良、可、差,總有效包括優(yōu)及良)[2]。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校正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顯著性檢驗水準為α=0.05,P<0.05為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術中失血量、手術時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均小于對照組(P<0.05);隨訪1~3年(平均1.25年),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5.92%,高于對照組的83.67%(P<0.05),見表1。
表1 股骨干骨折患者不同手術方法術中指標及治療效果比較[x±s或%(n),n=49]
股骨干骨折內固定的目的在于獲得解剖復位,并使骨折端穩(wěn)定,在骨折順利愈合的條件下,早期進行膝關節(jié)功能活動。因此,正確選擇內固定方法,正確操作,防止內固定失敗,是手術成功的關鍵[3]。加壓鋼板治療采用鋼板和滑動螺絲釘,雖能解剖復位,固定牢固,但由于鋼板和螺絲釘對骨質的壓迫及應力集中,可造成鋼板下皮質骨壞死、吸收、骨質疏松等,導致螺絲釘松動或退出[4];加壓鋼板固定骨折需廣泛暴露及較大范圍的骨膜剝離,影響骨折斷端的供血,加重手術創(chuàng)傷,術后愈合時間及內固定物取出時間相應延長;鋼板固定易產生應力遮擋現象,在鋼板拆除后如不注意保護,可導致再次骨折[5]。
帶鎖髓內釘在髓腔內與腔壁相嵌,通過骨折遠近端橫形鎖釘,使髓內釘在骨干中軸線上呈面狀固定,使整個長骨形成整體,主釘所受張應力和壓應力最小,增加了穩(wěn)定性,較普通髓內釘具有更強的抗旋轉、成角及分離移位功能[6];對骨折端周圍軟組織創(chuàng)傷小,避免了鋼板內固定時廣泛剝離組織、破壞供血、偏心固定、應力遮擋、骨質疏松、伸膝裝置粘連等缺點[7];采用彈性固定技術,可與鎖釘及皮質骨間存在微動及生理應力,有利于骨痂生長,促進骨折愈合[8]。帶鎖髓內釘治療術后無需外固定,能夠充分滿足早期而正確的功能鍛煉,發(fā)揮肌肉對血液循環(huán)的“水泵”作用,改善肌組織及骨內血循環(huán),增加肌營養(yǎng),促進愈合。早期功能鍛煉對骨折端產生的應力刺激,有利于新生骨痂再塑形,避免肌萎縮,增強肌肉力量,促進功能恢復[9]。本研究結果也證實帶鎖髓內釘固定術治療股骨干骨折術中失血量、手術時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均小于鋼板內固定術,且總有效率更,說明帶鎖髓內釘固定術創(chuàng)傷小、并發(fā)癥少,治療效果好。
總之,帶鎖髓內釘固定術治療股骨干骨折療效可靠,值得臨床應用[10]。但需要注意的是:術前應拍攝標準且足夠長度的X線片,確定髓內釘長度和直徑,判斷髓腔是否畸形及合并其他部位骨折脫位;進釘時應適當擴髓,增大髓腔,選用較粗髓內釘,增加釘-骨接觸面,提高穩(wěn)定性;瞄準器的各關節(jié)螺釘要擰緊,手柄方向及刻度要與所選髓內釘長度一致,置定位棒及鉆孔要準確,以免遠端鎖釘困難;非特殊情況下盡量不用動力性鎖釘,以免造成短縮、成角、不穩(wěn)、無法早期活動等[11]。
[1]徐強,王小兵,劉顯東.微創(chuàng)順行髓內釘系統(tǒng)在治療股骨干骨折的臨床應用[J].創(chuàng)傷外科雜志,2012,14(4):363-364.
[2]蔣協(xié)遠,王大偉.骨科臨床療效評價標準[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260.
[3]崔永生.交鎖髓內釘固定治療股骨干骨折的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刊,2011,38(11):62-63.
[4]張軍.交鎖髓內釘治療股骨遠端骨折47例[J].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2005,21(10):1222-1223.
[5]陳軍,黃明輝.成人股骨干中段骨折的手術治療[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l2,6(8):74-75.
[6]劉立源,陳灼,鐘輝華.股骨干骨折加壓鋼板治療并發(fā)癥原因探討[J].臨床醫(yī)學工程,2012,19(2):250-251.
[7]孫緒謙,張大江,董志強.交鎖髓內釘治療股骨干骨折應注意的問題[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2,16(2):189-190.
[8]雷安,陳芙蓉,張志偉,等.股骨帶鎖髓內釘遠端鎖釘操作技巧及體會[J].實用骨科雜志,2006,12(1):69-70.
[9]陸偉.股骨干骨折手術內固定35例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1,5(14):37-38.
[10]任前貴,王興國.鎖定加壓鋼板治療股骨干粉碎骨折48例[J].實用骨科雜志,2011,17(5):458-459.
[11]管明.交鎖髓內釘固定治療股骨干骨折的療效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4):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