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輝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護理體會
陳曉輝
目的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有效護理方法進行探討。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本科共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6例,對其進行綜合護理,觀察護理效果。結果76例患者經過精心治療和護理好轉出院。結論綜合治療和精心護理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發(fā)展、提高患者的肺功能和醫(yī)囑的依從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護理;體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由一種具有氣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預防及治療的疾病,氣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進行性發(fā)展。常并發(fā)肺心病和呼吸衰竭,影響生活質量,甚至威脅生命。在我國居死亡原因的第三位,居農村死因的首位[1]。一年來,本院收治患者76例,通過評估患者健康狀況及心理因素,組織患者及家屬共同制定護理計劃,給予實施,使患者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復肺功能,生存質量大大提高。現將護理措施介紹如下。
1.1臨床資料 本組患者76例,男40例,女36例;年齡48~85歲,平均68歲;病程5~33年。均有不同程度慢性咳嗽、咳痰,胸悶,氣喘和呼吸困難。肺功能及動脈血氣分析證實有不同程度的通氣功能障礙,伴有不同程度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其中Ⅰ型呼吸衰竭29例,Ⅱ型呼吸衰竭47例。經過治療及精心護理,患者的肺功能改善,生活質量大大的提高。
1.2方法 給予患者有效抗感染、氧療、預防和控制心力衰竭、糾正酸堿平衡失調及電解質紊亂、控制心律失常等治療及進行有針對性的細致周到的護理。
1.3結果 76例經治療和護理病情好轉出院。
2.1心理護理 患者因長期患病,社會活動減少,經濟收入降低等因素失去自信,已形成焦慮和抑郁的心理狀態(tài),常對病情和預后有顧慮,心情憂慮,甚至對治療喪失信心,要多了解和關心患者的心理狀況,經常巡視,允許患者提問和表達恐懼心理,讓患者說出或寫出引起焦慮的因素,教會患者自我放松等緩解焦慮的辦法,以增強患者自信心。
2.2病情觀察 觀察咳嗽,咳痰及呼吸困難的程度,呼吸的頻率、節(jié)律、深度,監(jiān)測生命體征,尤其是血壓、心率和心律的變化,監(jiān)測動脈血氣分析、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狀況,為診斷與治療提供可靠的依據,并根據血氣分析的結果調整呼吸機的參數。呼吸困難伴低氧血癥者,遵醫(yī)囑給于氧療。氧流量1~2 L/min。
2.3保持呼吸道通暢 濕化氣道,痰多粘稠難以咳出的患者需多飲水,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是改善通氣、防止和糾正缺氧與二氧化碳潴留的前提。護理措施包括濕化氣道、有效咳嗽及協助排痰,建立人工氣道。
2.3.1濕化和霧化療法 其目的是濕化呼吸道、稀釋痰液。常用濕化劑有蒸餾水、滅菌注射用水、生理鹽水。在濕化劑中加入藥物(如痰液溶解劑、支氣管舒張劑、激素等)以霧化方式吸入,以達到祛痰、消炎、止咳、平喘的作用。
2.3.2機械吸痰 可經患者的口、鼻腔、氣管插管內進行負壓吸痰。每次吸痰時間不超過15 s,兩次吸痰間隔時間>3 min。并在吸痰前、中、后適當提高吸入氧的濃度,避免吸痰引起低氧血癥。
2.3.3有效咳嗽 協助排痰 如晨起時咳嗽。排除夜間聚集在肺里的痰液,就寢前,咳嗽排痰有利于患者的睡眠??人詴r,患者取坐位,頭略前傾,雙肩放松,曲膝,前臂墊枕??人院蠡謴妥?,進行放松性深呼吸。給予胸部叩擊和體位引流,有利于分泌物的排出。
注意觀察藥物的療效和不良反應。
3.1藥物應用護理 應注意各種藥物用法、用量、用藥時間、速度、稀釋方法,使藥物在血液中始終保持足夠的濃度。有嚴重肺功能不全,精神不安者,用鎮(zhèn)靜藥要慎用,因能抑制呼吸,促使肺性腦病的發(fā)生,必要時可用少量鎮(zhèn)靜劑,如水合氯醛,但禁用嗎啡、可待因等。
3.2對癥治療護理 排痰化痰。鼓勵患者咳嗽,并幫助變換體位,輕拍背以利排痰,痰干結者給糜蛋白酶霧化吸入稀釋痰液或給超聲霧化和氧壓霧化吸入藥化痰。也可用藥物口服祛痰藥,如溴已新偶見惡心,轉氨酶增高,消化性潰瘍者慎用。鹽酸氨溴索是潤滑性祛痰藥,不良反應較輕。解痙平喘。有喘息癥狀給予氨茶堿類制劑平喘。
根據患者病情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熱量、易消化的飲食,補充機體必需營養(yǎng)物質,預防營養(yǎng)不良及呼吸機疲勞的發(fā)生。宜少食多餐,避免易于產氣的食物,以免腹部飽脹,使膈肌上抬而影響呼吸。便秘時,應多進食富含纖維素的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暢,避免用力排便。
5.1腹式呼吸訓練 取立位(也可取半臥位或坐位),左、右手分別放在腹部和胸前。全身肌肉放松,靜息呼吸。吸氣時用鼻吸入,盡力挺腹,胸部不動;呼氣時用口呼出,同時收縮腹部,胸廓保持最小活動幅度,緩慢呼深吸,增加肺泡通氣量。7~8次/min,如此反復訓練,10~20 min/次,2次/d。熟練后逐步增加次數和時間,使之成為不自覺的呼吸習慣。
5.2縮唇呼吸鍛煉 用鼻吸氣用口呼吸,呼氣時口唇縮攏似吹口哨狀,持續(xù)慢慢呼氣,同時收縮腹部。吸與呼時間之比為1 ∶ 2或1 ∶ 3??s唇的程度與呼氣流量由患者自行選擇調整,以距口唇15~20 cm處同水平的蠟燭火焰隨氣流傾斜又不至于熄滅為止。
5.3肌肉放松訓練 采用放松體位,坐時取前傾依靠位,頭向前靠,置于前面的被子或枕墊上,雙手置于被子內或枕墊下,防止呼吸過快,利于腹式呼吸;站立時,雙手可置于身后下拉,以固定肩胛帶,并使身體稍前傾,有助于腹式呼吸。
戒煙是預防COPD的重要措施,應對吸煙者采取多種宣教措施勸導戒煙。避免或減少有害粉塵,煙霧或氣體的吸入,防治呼吸道感染對預防COPD也十分重要。對于患有慢性支氣管炎的患者應指導其進行肺通氣功能的監(jiān)測,及早發(fā)現慢性氣流阻塞,及時采取措施。加強營養(yǎng),增強體質,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激動,吸煙者指導戒煙,指導患者深呼吸和縮唇式呼吸以鍛練肺功能。
總之,COPD患者病情復雜,病程長,并發(fā)癥多,護理困難。為了提高療效,降低病死率,精心的護理有重要意義。強調心理、營養(yǎng)、對患者的教育與管理、長期氧療、氣道分泌物去除、呼吸鍛煉等有利于COPD患者的盡快康復,延長患者壽命,明顯改善其生活質量。
[1] 尤黎明,吳瑛.內科護理學.第五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75-80.
472000 河南省三門峽市中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