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重貴
·經(jīng)驗交流·
手法整修閉合穿針治療跟骨骨折
魏重貴
目的 探討手法整修閉合穿針治療跟骨骨折的臨床療效。方法 對本院2009年6月~2012年10月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在透視下采用手法整修閉合穿針治療跟骨骨折的16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本組所有患者術后3個月骨折都順利愈合, 術后6~8周拔出克氏針。行踝關節(jié)功能鍛煉后隨訪1~1.5年, 康復效果均滿意。結論 對未波及跟距關節(jié)面或波及跟距關節(jié)面后外和淺內兩個主要骨折塊較完整的跟骨骨折應用手法整修閉合穿針治療手術時間短、創(chuàng)傷小、療效好、費用低,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手法整理修閉合空針;跟骨骨折;療效
跟骨在人體負重和行走中起重要作用。跟骨骨折形態(tài)多樣,約占全身骨折的2%[1],跟骨骨折若處理及治療不當, 有可能使患者形成患肢功能障礙, 致殘率達到30%[2]。鞏義市康店衛(wèi)生院2009年6月~2012年10月采用透視下手法整修閉合穿針治療跟骨骨折16例。經(jīng)隨訪發(fā)現(xiàn)臨床療效滿意。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07年6月~2011年10月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16例, 男性10例, 女性6例。年齡35~55歲,平均(41.5±3.5)歲。致傷原因高處墜落傷14例, 車禍2例,合并傷脛骨平臺骨折1例, 雙側跟骨骨折2例。
1.2 治療方法 手術一般在傷后4 h內進行, 如果局部腫脹嚴重或存在張力性水泡, 手術可推遲到傷后10~14 d, 待腫脹消退后再手術。采用硬膜外麻醉, 有助于松馳下肢肌肉, 獲得滿意的復位效果。此手術應在透視下進行, 單側跟骨骨折用健側臥位, 雙側取仰臥位, 屈膝90°, 助手把住患足盡量跖屈, 術者兩手掌跟用力扣擠跟骨兩側, 同時盡量向下牽引恢復跟骨結節(jié)角, 側位軸位透視, 如骨折復位良好, 取跟腱內外側緣, 由跟骨結節(jié)向前鉆入兩枚克氏針, 克氏針穿越骨折線至載距突, 為增加穩(wěn)定性, 可固定至舟骨或骰骨上, 松開牽引, 再次透視滿意后針尾留于皮外, 截除多余鋼針, 術后抬高患肢, 石膏托制動4~6周后, 開始踝部非負重功能鍛煉, 3個月內禁止負重[3]。
本組病例所有患者術后3個月后骨折都順利愈合, 術后6~8周拔出克氏針。行踝關節(jié)功能鍛煉, 隨訪1~1.5年, 康復效果滿意, 主要表現(xiàn)為:患足功能良好, 活動無明顯受限,足部外形無明顯異常, 足跟高度恢復, Bohler角(跟骨結節(jié)關節(jié)角)明顯改善所有病例針孔均無感染。三例針孔有少量分泌物, 經(jīng)換藥后好轉。
克氏針內固定操作簡單, 對設備的要求不高, 對骨及周圍軟組織損傷小, 有利于關節(jié)部位骨折的固定和愈合??梢杂每耸厢樈?jīng)皮固定骨折以維持用非手術方法難以維持的復位, 克氏針內固定針尾可留在皮下或皮外, 骨折愈合后容易移除, 免除二次手術損傷, 恰當?shù)倪x擇手術適應癥, 透視下手法整修閉合穿針內固定治療跟骨骨折, 具有手術時間短、創(chuàng)傷小、費用低, 是治療跟骨骨折的一種好方法。
本研究的手術適應癥與手術要點:⑴未波及跟距關節(jié)面的跟骨骨折;②波及跟距關節(jié)面后外和淺內兩個主要骨折塊較完整的跟骨骨折;③骨折塊大, 跟距關節(jié)面移位不大, 無明顯壓縮的跟骨骨折。
跟骨骨折的治療原則是恢復距下關節(jié)的對位關系和跟骨結節(jié)關節(jié)角 維持正常的足弓高度和負重關系, 因此良好的手法整修是手術的關鍵, 術中通過擠壓恢復跟骨的寬度, 通過牽引和撬撥恢復跟骨的高度和Bohler, 并盡可能恢復跟距關節(jié)面平整, 對于整修后跟距關節(jié)面, 跟骨外形恢復不夠理想的, 應轉入手術行切開復位內固定[4]。
綜上所述, 隨著近年來對跟骨骨折的不斷深入研究, 目前對跟骨骨折的病理機制及跟骨的生物力學和治療結果的不斷探討, 對跟骨發(fā)生的骨折在治療上應考慮各方面的因素, 從而選擇一個最佳的治療方案, 使跟骨的功能最大限度地恢復。
[1] 皮佑輝, 陳穩(wěn)生, 江廣榮, 等.經(jīng)皮撬撥復位穿針法治療跟骨關節(jié)內骨折.中國骨傷, 2006, 19(6):361-362.
[2] 張曉光, 李金亮.微創(chuàng)撬撥復位多枚克氏針聯(lián)合空心釘固定治療跟骨骨折的臨床觀察.北京醫(yī)學, 2012, 34(11):1013-1014,
[3] 崔玉增, 徐群生, 苗振林, 等.微創(chuàng)中空釘內固定結合釘內植骨治療跟骨骨折30例療效觀察.創(chuàng)傷外科雜志, 2012, 14(6):533.
[4] 王大鵬.撬撥復位克氏針固定加外用中藥治療跟骨骨折.中醫(yī)臨床研究, 2012, 4(15):42,
451272 鞏義市康店衛(wèi)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