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娥
PICC置管配合化療泵在胃腸道腫瘤患者中的應用及護理體會
李娥
目的 探討PICC置管配合便攜式化療泵在胃腸道腫瘤患者中的應用及護理。方法分析我科68例患者應用PICC置管配合便攜式化療泵持續(xù)化療的情況,并對患者進行化療及置管期間的護理和指導。結果68例患者化療期間發(fā)生靜脈炎1例,經(jīng)處理好轉,全部患者順利完成化療;化療泵持續(xù)應用保證5-FU的最佳有效血藥濃度,提高了治療的效果。結論PICC置管配合便攜式化療泵持續(xù)化療安全、準確,患者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相對較輕,達到了規(guī)范治療的效果,對提高化療患者的生活質量及保證治療效果有積極意義。
PICC置管;化療泵;應用;護理
我國胃腸道腫瘤的發(fā)病人數(shù)眾多,目前主要治療手段是采用手術切除聯(lián)合術后化療,而化療方案常用大劑量5-氟尿嘧啶(5-Fu)持續(xù)靜脈滴注,因化療藥劑量大,濃度高,療程長,對外周靜脈的刺激大,采用外周靜脈穿刺很容易導致藥液外滲和外漏,引起靜脈炎[1]。
經(jīng)外周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目前廣泛應用于胃腸外營養(yǎng)、長期輸液治療、靜脈輸入毒性、刺激性和化療等藥物的患者,具有創(chuàng)傷性小、操作便捷、保留時間長和并發(fā)癥少的優(yōu)點,可減少頻繁穿刺而帶來的痛苦,確保化療藥物安全使用[2];化療泵利用泵內彈性儲藥囊的彈性收縮的作用,控制進藥的速度,定時、定量將藥注入患者體內,恒定的維持藥物在體內的血藥濃度,最大限度的殺傷腫瘤細胞,增強抗癌細胞活性[3]。我科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對68例胃腸腫瘤患者進行PICC置管配合便攜式化療泵持續(xù)靜脈化療,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我科接受手術及術后聯(lián)合化療患者68例,均經(jīng)病理組織學證實為惡性腫瘤。年齡32~69歲,平均年齡48.32歲,其中男43例,女25例,胃癌37例,直腸癌17例,結腸癌14例。
1.2 方法
1.2.1 PICC置管方法 選用美國BD公司生產(chǎn)的PICC導管,導管全長65 cm。PICC置管由2名專職護士協(xié)同操作,穿刺首選貴要靜脈。患者平臥,側手臂外展90°,穿刺點定于肘窩下兩橫指處。測量從預穿刺點沿靜脈走向到右胸鎖關節(jié)反折再向下至第三肋間隙長度,測量穿刺點上方10 cm處手臂周長。建立無菌區(qū),用生理鹽水沖洗手套滑石粉,鋪洞巾,用20 ml注射器抽取稀釋肝素鹽水,預沖導管和穿刺針,修剪導管長度,助手在消毒區(qū)外扎止血帶,操作者以15°~30°進針,穿刺成功撤出針芯,將PICC導管自插管鞘中緩慢勻速地推進至腋靜脈時,讓患者頭轉向穿刺側,下頜緊貼肩部以防止導管誤入頸靜脈,插管至預定長度后,在鞘的末端處壓迫止血并固定導管,撤出導管鞘及導絲,連接正壓接頭,然后用20 ml生理鹽水脈沖式?jīng)_管,正壓封管,無菌紗布覆蓋,用3 m無菌透明敷貼固定。置管后記錄:穿刺導管的名稱、批號、型號及長度,基礎臂圍,導管留在體外的長度,置管日期及置管以后的不良反應和拔管時間,并跟蹤記錄導管尖端X線所示位置,標準位置是上腔靜脈中下1/3處[4]。
1.2.2 化療泵使用方法 采用美國百特公司生產(chǎn)的便攜式化療泵,打開外包裝旋開加藥口處護帽,用無菌注射器將配好的化療藥物經(jīng)加藥口注入儲液囊內,旋緊加藥口處護帽。打開出藥口,連接輸液延長管,排盡管道內空氣,將延長管與PICC的可來福接頭連接緊密。臨床一般用為2 d(48 h)的泵或者是5 d(120 h)的泵,2 d泵每小時輸液量為5 ml,5 d泵每小時輸液量為2 ml。配藥時遵醫(yī)囑將5-FU加入便攜式彈性輸液泵,一般為240 ml的泵容量減去所加藥量,再加上5%葡萄糖溶液240 ml。
68例患者穿刺置管成功率為100%。主要并發(fā)癥為置管部位外周靜脈炎1例,靜脈炎是PICC最常見并發(fā)癥,文獻報道發(fā)病率2.6%~9.7%[5],經(jīng)硫酸鎂液濕敷治愈完成治療。全部病例順利完成全程化療,化療后毒性作用減輕,患者攜帶方便,休息得到了保證,提高了療效及患者的生活質量。
3.1 置管前護理 PICC不同于一般的靜脈穿刺,患者及家屬都有壓力,擔心穿刺失敗。護士應充分評估患者靜脈條件、心理承受能力,嚴格掌握適應證、禁忌證,配以PICC的健康宣教手冊,耐心細致地向患者及家屬講解置管的目的、置管的優(yōu)缺點、可能發(fā)生的并發(fā)癥以及術中如何配合,待患者及家屬同意并簽定知情同意書后方可置管。置管前病房紫外線消毒30 min,室內減少不必要的人員走動。同時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消除緊張、恐懼心理,避免因心理緊張引起血管痙攣和血管收縮造成穿刺失敗。
3.2 置管后的護理 穿刺成功后24 h更換敷貼,檢查穿刺點有無滲血腫脹,一般情況下,每周換敷貼及正壓接頭一次,如被污染、潮濕隨時更換,攜帶此導管可淋浴,但應避免盆浴、泡浴。淋浴前用保鮮膜在肘彎處纏繞兩三圈,上下邊緣用膠布貼緊。化療結束后用生理鹽水10 ml脈沖式?jīng)_管,再用10 ml針筒抽取100 u/ml肝素液2 ml正壓封管。每日觀察穿刺點有無紅腫、滲血、滲液,外留導管的長度,測量置管上臂臂圍并作好記錄。如管腔內出現(xiàn)回血后及時沖管,保持管腔通暢;避免從導管采血,輸入血液制品及蛋白后要沖管,保持管道通暢;每次輸液前檢查導管長度,確保治療順利進行,指導患者穿脫衣服時避免牽拉導管,以防脫出。
3.3 化療泵應用的護理 化療泵作為一種輕便、易攜帶的輸液裝置,護理時首先要保持通暢,因為化療泵的管道比較細長,容易發(fā)生扭曲、打折,從而影響治療的進行,因此在治療的過程應中經(jīng)常巡視。其次,在連接化療泵時,要標明輸入藥物的名稱、劑量、速度及起始時間,做好床頭交接班,做到班班交接;最后加藥時避免注入空氣,以免膠囊內壓力增加影響輸液時間。
5-Fu為嘧啶類抗代謝藥物,通過抑制胸苷酸而抑制DNA,進入血漿后的半衰期為10~15 min,主要作用于增殖期旺盛的細胞周期內的細胞,選擇性地殺傷S期細胞又迅速失活,屬于時間依賴性藥物,采用持續(xù)高濃度靜脈緩慢滴注,可通過維持穩(wěn)定的血藥濃度而增強抗癌活性,從而獲得最佳療效[6]。但由于化療泵內的藥物量大、濃度高,對外周靜脈的刺激性大,靜脈炎的發(fā)生率很高,且需反復外周靜脈穿刺,很容易導致藥物外滲和外漏,所以在患者需執(zhí)行持續(xù)化療前,我們?yōu)榛颊咝兄行撵o脈置管,保證患者的持續(xù)化療順利完成。
PICC置管不良反應少、維護簡單、不影響日常生活,可留置體內1年,避免反復穿刺疼痛,真正實現(xiàn)無痛輸液。采用PICC置管術后,化療藥物通過PICC管道注入上腔靜脈等大靜脈,血流量達2500 ml/min[7],能迅速降低液體滲透壓和藥物濃度,可長期輸入高滲性及刺激性藥物,避免淺靜脈反復穿刺及藥物外滲給患者帶來的痛苦。正確的維護方法及連續(xù)優(yōu)質的護理能有效延長PICC的使用時間,據(jù)國內報道留置時間可達253 d[8]。
應用PICC置管配合化療泵持續(xù)化療,能維持輸液速度和輸液量而不受液體粘度、位置高低等因素影響,輸液速度在整個用藥過程中完全準確,速度均勻。有利于5-氟尿嘧啶在血管里的有效濃度,使患者始終處于一個平穩(wěn)狀態(tài)下接受治療,從而使毒性反應癥狀大大減輕,保證化療效果,有利于患者進行多療程治療,提高了患者治療的依從性,有效地預防并發(fā)癥,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值得臨床推廣。
[1] 黃瑾.采用持續(xù)化療泵對胃腸道腫瘤患者化療的護理.護理研究,2003,17(3):332.
[2] 柏興華,蘇蘭若.PICC在腫瘤化療病人的應用及護理現(xiàn)狀.護理研究,2008,22(5):1324-1326.
[3] 陳小敏.便攜式化療泵在胃腸道腫瘤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及護理對策.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9):47-48.
[4] 張華,劉純艷.經(jīng)外周導入中心靜脈置管的相關問題及應用.國際護理學雜志,2008,27(11):4.
[5] 王秀榮,蔣朱明,馬恩陵.640例經(jīng)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的回顧.中國臨床營養(yǎng)雜志,2002,10(2):133-134.
[6] 周建明,龔枕夏,譚清和,等.不同方法輸注氟尿嘧啶、亞葉酸鈣聯(lián)合奧沙利鉑治療晚期消化道腫瘤的臨床研究.臨床腫瘤學雜志,2003,8(6):436.
[7] 譚海梅,伍美娟,陳秀強,等.PICC置管的臨床觀察及護理研究.實用護理雜志,1999,15(11):37.
[8] 李曉華,程華.PICC在腫瘤患者中應用的護理體會.臨床護理雜志,2005,4(3):7-8.
515041 廣東省汕頭大學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普外三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