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全 王少霞
舒血寧注射液與疏血通注射液治療腦血栓療效觀察
郭玉全 王少霞
目的 比較舒血寧注射液與疏血通注射液治療腦血栓的療效。方法 120例腦血栓患者分為Ⅰ、Ⅱ、Ⅲ三組, Ⅰ組40人, 應(yīng)用丹參注射液治療, Ⅱ組40人, 應(yīng)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療;Ⅲ組40人,應(yīng)用舒血寧注射液治療。結(jié)果 Ⅱ組、Ⅲ組的治療療效明顯優(yōu)于Ⅰ組(P<0.05)。Ⅱ組、Ⅲ組各指標并無顯著性差異(P>0.05)。結(jié)論 舒血寧注射液與疏血通注射液治療腦血栓都有著相對較好的療效, 值得在臨床上推廣研究。
舒血寧;疏血通;腦血栓;療效觀察
腦血栓是在腦動脈粥樣硬化和斑塊基礎(chǔ)上, 在血流緩慢,血壓偏低的條件下, 血液的有形成分附著在動脈的內(nèi)膜形成的血栓, 稱之為腦血栓[1]。當前, 腦血管疾病為發(fā)病率、致殘率以及病死率較高的一類疾病, 而腦血栓在腦血管疾病中占的比例又最高, 因而, 腦血栓應(yīng)該及時盡早的治療。本次研究以本院神經(jīng)內(nèi)科住院期間120例腦血栓患者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三組, 每組40人分別應(yīng)用丹參注射液、疏血通、舒血寧治療;并對三組的治療效果進行了分析, 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以本院神經(jīng)內(nèi)科住院期間120例腦血栓患者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三組, 每組40人, 三組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會議修訂的診斷標準,其均經(jīng)過顱腦CT以及MRI檢查等檢查確診,所有患者均為首發(fā), 發(fā)病時間均于24 h內(nèi)。同時排除腦出血患者。Ⅰ組40人,男22例, 女18例, 平均年齡為(63.3±11.7)歲;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重型12例、中型20例、輕型8例;應(yīng)用丹參注射液治療。Ⅱ組40人, 男21例, 女19例, 平均年齡為(64.5±11.8)歲;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重型11例、中型20例、輕型9例;應(yīng)用疏血通治療。Ⅲ組40人, 男22例, 女18例, 平均年齡為(64.3±12.0)歲;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重型12例、中型21例、輕型7例;應(yīng)用舒血寧治療。經(jīng)統(tǒng)計學分析, 三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與病情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120例腦血栓患者分為Ⅰ、Ⅱ、Ⅲ三組, Ⅰ組40人為對照, 應(yīng)用丹參注射液治療;Ⅱ組40人, 用疏血通注射液每天6 ml加入生理鹽水250 ml中靜滴治療;Ⅲ組40人,用舒血寧注射液每天20 ml加人生理鹽水250 ml中靜滴治療。
1.3 臨床療效評定
1.3.1 按照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shù)會議通過的腦卒中患者臨床療效評定標準將臨床療效分為六類, 即基本痊愈: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減少91%~100%, 病殘程度為0級;顯著進步: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減少46%~90%, 病殘程度1-3級;進步: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8%~45%;無變化: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減少或增加在17%以內(nèi);惡化: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增加18%以上;死亡:在治療過程中死亡。前三類作為有效;后三類類作為無效。
1.3.2 治療前后三組患者均根據(jù)神經(jīng)功能評分(NDS評分)比較治療前后神經(jīng)功能狀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 計量資料用( x-±s)表示, 組間比較用t檢驗或卡方檢驗, 當P<0.05時, 說明具有顯著性差異。
2.1 三組患者臨床療效情況比較 治療后, Ⅰ組基本治愈數(shù)(率)為6(15%)、顯著進步數(shù)(率)為9(22.5%)、進步數(shù)(率)為17(42.5%)、無效數(shù)(率)為4(10%)、惡化數(shù)(率)為4(10%)、死亡數(shù)(率)為0(0), 有效率為80%;Ⅱ組基本治愈數(shù)(率)為14(35%)、顯著進步數(shù)(率)為16(40.0%)、進步數(shù)(率)為7(17.5%)、無效數(shù)(率)為2(5%)、惡化數(shù)(率)為1(2.5%)、死亡數(shù)(率)為0(0), 有效率為92.5%;Ⅲ組基本治愈數(shù)(率)為13(32.5%)、顯著進步數(shù)(率)為15(37.5%)、進步數(shù)(率)為9(22.5%)、無效數(shù)(率)為1(2.5%)、惡化數(shù)(率)為2(5%)、死亡數(shù)(率)為0(0), 有效率為92.5%;Ⅰ組對照組與Ⅱ組、Ⅲ組的基本治愈數(shù)(率)、顯著進步數(shù)(率)、進步數(shù)(率)、無效數(shù)(率)、惡化數(shù)(率)、有效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Ⅱ組、Ⅲ組的治療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Ⅰ組(P<0.05)。Ⅱ組與Ⅲ組各指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1 三組患者NDS評分情況比較 治療前, Ⅰ組NDS評分為(8.14±1.07)分, Ⅱ組NDS評分為(8.10±1.11)分, Ⅲ組NDS評分為(8.13±0.09)分;治療后, Ⅰ組NDS評分為(6.52±1.17)分, Ⅱ組NDS評分為(3.24±1.79)分, Ⅲ組NDS評分為(3.19±2.07)分;三組患者治療后與治療前相比差異都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Ⅱ組、Ⅲ組的治療療效明顯優(yōu)于Ⅰ組(P<0.05)。Ⅱ組、Ⅲ組之間差異并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目前, 臨床最常用的治療腦血栓藥物為舒血寧注射液與疏血通注射液, 舒血寧注射液為一種強有力的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抑制劑, 它能有效的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降低血粘度, 減少微血栓形成, 從而達到改善血液流變狀態(tài)的目的,并同時對抗PAF所介導的炎癥反應(yīng)及對抗腦血管的損害作用, 從而改善腦循環(huán), 改善肢體運動功能障礙[2]。而疏血通注射液為一種中藥制劑, 主要成為為水蛭和地龍, 它可以同時的作用于腦血管患者病程的多個環(huán)節(jié), 不僅可以減少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缺損, 更能起到一些止痛作用。
本次研究中, Ⅰ組對照組與Ⅱ組、Ⅲ組的基本治愈數(shù)(率)、顯著進步數(shù)(率)、進步數(shù)(率)、無效數(shù)(率)、惡化數(shù)(率)、有效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Ⅱ組、Ⅲ組的治療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Ⅰ組(P<0.05)。Ⅱ組、Ⅲ組相比較, 各指標差異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分析NDS評分情況可以發(fā)現(xiàn), 三組患者治療后與治療前相比差異都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三組組間相互比較來看, Ⅱ組、Ⅲ組的治療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Ⅰ組(P<0.05)。Ⅱ組、Ⅲ組之間差異并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個研究結(jié)果與前人的研究結(jié)果是一致的。
本次通過對本院治療的120例患者詳細的臨床觀察、研究與分析結(jié)果顯示, 舒血寧注射液與疏血通注射液治療腦血栓都有著相對較好的療效, 值得在臨床上推廣研究。
[1] 田中臣, 馮興霞, 沈梅.舒血寧注射液治療腦血栓療效觀察.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 2008,46(1):83.
[2] 劉振東.腦血栓聯(lián)合治療的臨床療效觀察.醫(yī)學信息, 2011, 24(5):1335.
262200 山東省諸城市人民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科(郭玉全);諸城市婦幼保健院(王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