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淑珍
小學生處于特定的年齡階段,其好玩、好奇心強的特點決定了其學習習慣的特征。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死板單一,已不能滿足當前教學需求,亟待改進。信息技術的出現(xiàn)與運用讓死氣沉沉的小學語文課堂重新煥發(fā)了勃勃生機,它在小學語文識字、閱讀、寫作三方面教學中體現(xiàn)出特有的促進作用,讓小學生在實踐操作中提升語文綜合能力。
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識字教學顯得尤為重要,但從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來考慮,識字教學又成為當前教學的一個難點。尤其是一年級學生,有意注意的時間短,需要認識與識記的漢字又很多,這就對當前的識字教學成果提出巨大的挑戰(zhàn)。當前小學階段需要認識的常用字就達到3000字,如果只是一味在課堂上單一進行領讀、跟讀、背誦、背寫等機械模式,學生不僅學不牢這些漢字,而且會對學習失去興趣與信心。針對以上問題,如果讓信息技術參與進來,識字課堂的教學效果會有質的改變。
傳統(tǒng)識字教學直接桎梏了學習與教學效率的提升,新時代的教學就要有符合時代精神的教學手段,信息技術應運而生,將其運用到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同時結合小學生愛玩好動的特征,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置一些識字游戲,在玩中學,在愉悅的課堂氣氛中記,這樣小學生在積極性高漲與趣味性十足的氛圍中牢牢記住了教學任務所要求的漢字,從而提升教學效率。
多媒體課件可以輕松地將一個生字變成或派生出多個生字,使得小學生直觀形象的記憶需求被充分滿足,不僅僅記住了本來的生字,還同時記住了跟它有關的多個漢字,且記憶牢固。如“日”,在教學時就可以出示一張美麗的太陽的圖片,然后慢慢由畫變字,同時讀出“日”的讀音,形象地將音形意整合、鮮活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并強調其結構構建。學生記牢之后,教師開始由此拓展,利用多媒體展現(xiàn)一個清晨早操的動畫,引出“早”這個字,再由萬家燈火、炊煙裊裊引出“晚”字,它們都與太陽有關,所以都有“日”字旁。以此方法依此展現(xiàn)“明”“景”“晶”“旱”等字。
由此,學生通過觀察記憶,不僅僅記住了最基本的字,同時記牢了與之相關的許多字,同時通過形象的圖片和語境展示了解了字的含義與識字的一些基本方法,這樣對識字的興趣得以持續(xù),輕松愉悅地完成學習任務。
閱讀分析一篇文章需要一定的心境支持,如果學生對閱讀本就沒有興趣,那讓他分析一篇文章就如同嚼蠟,無味且痛苦。反之,若學生對閱讀興趣高漲,那本身存有的主動性就會成為激發(fā)其努力思考、精密分析的動力。信息技術首先要完成的就是創(chuàng)造一定的語言情境,讓學生在聲情并茂、圖文結合的課堂中感受到閱讀的魅力,激發(fā)興趣、啟動思維。如《西湖》一課,教師可以制作精美的課件,在欣賞美麗的西湖圖片或在相應視頻的陪襯和渲染當中,讓學生進行感情朗讀,既刺激了學生眼、耳、口、心的感受,同時也有學習的情景和氛圍,最重要的是學生通過欣賞圖片和畫面,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已經有了初步的理解與記憶。這樣節(jié)省了教師的“長篇大論”和“無休止”講解的寶貴的教學時間,同時也對學生學習新知識提供了輕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在愉快、幸福的課堂自主學習,獲得成就感。
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所呈現(xiàn)的多姿多彩的音響、視頻、文字等資源和信息,成為新課改下幸福課堂實現(xiàn)的手段之一。但是不必每節(jié)課都去絞盡腦汁地運用多媒體,只是需要它的時候,可以恰當應用,真正的課堂還是需要教師組織和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掌握學習方法,體現(xiàn)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性學習。
信息技術的產生讓閱讀不再局限于書本,大量的電子書籍讓學生盡情徜徉在知識的海洋中。在教師適度引導下,學生可以在電子書庫中接觸大量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擁有豐富的知識積累,情感體驗也更加個性化,閱讀變得立體起來。閱讀課堂有信息技術的加入也變得更加靈活機動,教師可布置一些課前預習或課后復習的作業(yè),讓學生運用信息技術來實踐化操作,或搜集資料,或討論交流,獨立創(chuàng)新地解決所遇到的問題,將傳統(tǒng)課堂徹底改革優(yōu)化,提高學習效率。
如學習《荷花》一課,文章中有很多處描寫荷花婀娜的姿態(tài)、嬌柔的身姿的句子,學生在讀文中積累了這些生動、優(yōu)美的句子,但是如何真正理解“羞澀的打著朵兒”等?教師可以選取荷花開放的視頻,用3分鐘的時間進行播放,學生在觀看中與課文中的句子進行對比和整合,或許可以理解文章中描寫荷花的句子的真正意思,或許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讓學生大膽地想象荷花的美麗。
因此,多媒體教學手段并不是課堂教學必須體現(xiàn)的主體,它只是為課堂教學服務的新型手段。這種輔助教學手段,能夠有神有色地把傳統(tǒng)課堂中不能很好呈現(xiàn)給學生的資源和信息進行有效整合,使小學生更喜歡上語文課,捕捉到他們天真、頑皮的性格特征,從而順利地進行教學。
寫作對于部分小學生來說是最頭疼的事情了,如何讓小學生滿心歡喜地學會寫作、輕松寫作呢?首先,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來激發(fā)興趣,在興趣趨使下敢說、敢想、敢寫,進而達到能力提升的目的,此時可以將信息技術引入進來。如以“秋游”為題寫作,教師可讓學生在課下先收集一些圖片與資料,然后利用多媒體讓學生在輕音樂中感受秋天的美景,之后在清新愉悅的氛圍中開始秋游的描繪,可先說后寫,激發(fā)學生積極性與興趣,從而提升寫作能力。
小學生剛剛接觸文章,更幾乎沒動過筆,因此,起步應從模仿開始。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展示范文,并進行分析,讓學生了解寫作的基本技巧與要領,然后適度引導可借鑒的地方,讓學生一點一點深入地通透作文為何物、從何處入手等,然后循序漸進,逐步提升。
比如,在學習完《船長》這一課后,教師可將這一課相關的精彩例文用多媒體展示在大屏幕上,然后用鼠標進行圈點,努力激起學生美感,與學生一起欣賞并摘出美妙語句,適當時刻還可以圖文對照,從而激發(fā)學生產生練筆的欲望,用《船長》這一課學到的寫作方法,當堂進行寫作練習,不斷地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讓學生愿意進行自我書面表達,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信息技術的出現(xiàn)打破并創(chuàng)新了傳統(tǒng)小學語文課堂,讓枯燥單調的語文教學變得多姿多彩、妙趣橫生,其巨大貢獻不可估量。教師應適應時代的要求,努力學習更新信息技術方面的知識,為能更好地讓小學語文課堂煥發(fā)持久活力而不斷充電,讓以信息技術為先導的探究式課堂更具創(chuàng)造性與綜合實踐性,讓學習效率與教學效率達到雙提升。
[1]朱訓玲.妙用多媒體課件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1).
[2]陸慶高.彰顯多媒體教學在數(shù)學課堂中的優(yōu)勢[J].中小學電教,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