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小佳 (潮州市文化館 廣東 潮州 521000)
如果說素描是一切造型藝術的根本,那么素描靜物寫生就可以說是根本中的根本。因為素描靜物寫生是針對造型藝術中最為基本的元素展開研究,例如比例、透視、以及物體形體結構上的規(guī)律,還有表現(xiàn)出線條運用、物體質感、空間關系等等。這正是在素描中別的內(nèi)容無法體現(xiàn)出來的。
作為繼幾何形體素描訓練后的更進一步的基礎訓練,靜物素描其所體現(xiàn)的范圍十分廣泛,靜態(tài)的人、桌子、建筑物、餐具、靜態(tài)風景等都能用來當做寫作的素材,而且這也是色彩靜物的前提訓練,這在許多院校專業(yè)考試中都被作為了高考科目,特別是一些設計類院校,在入校后仍然把靜物素描作為基礎訓練之一。對于靜物素描的繪畫能力不單單是美術高考的必然要求之一,也是一切學習美術的人們的必須要掌握的能力。
靜物之間也是存在差別的,其分為很多種類。例如光滑的瓷器、柔軟的棉衣、帶毛的毛毯等。對于形體質感的表現(xiàn),是藝術表現(xiàn)以及繪畫造型的關鍵的要素,我們可以利用色調、線條和筆觸的對比變化來展現(xiàn)質感。素描靜物在寫生中的質感表現(xiàn)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在進行素描靜物寫生的時候,繪畫者必須首先要對所要繪畫的靜物進行深入觀察,進而利用自己的素描能力將其展現(xiàn)出來。
質感是感受客觀事物質量的依據(jù)。是人在欣賞某些造型美術作品時,對造型物表面的質地如金屬的堅硬,玻璃、陶瓷的光澤,呢絨的細軟,人體皮膚的細膩以及如量度(如大小、長短、多少、寬窄、厚薄、輕重及其對比關系等)的感受所達到的程度。它是通過模仿客觀對象的視覺與觸覺的感受來塑造物體的,如光滑、生澀、柔軟、剛硬、透明、混濁、細膩、粗重等。越能逼真地再現(xiàn)客觀事物的不同的材質,其質感就越高。再現(xiàn)造型藝術的關鍵特征之一就是非常真切的把造型物的量度以及質地表達出來,這不光是作品內(nèi)容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也是形式美的關鍵因素。美術家往往通過各種美術手段制成作品中物象的質量感,以加強物象的真實性和藝術表現(xiàn)力。質量感的獲得有賴于美術家熟練地運用物質材料和掌握美術造型技巧。
在藝術作品中,質感的表現(xiàn)是動人的基礎。在一幅缺乏質感的繪畫作品中,觀者會感覺空洞,缺乏真實感,自然少了觀者與繪畫作品之間的共鳴,作品也就不會感人了。因為好的素描能喚起、激發(fā)人的心靈,凈化人。而主題思想的表達和情感的表現(xiàn)又必須依靠再現(xiàn)性元素形式來展現(xiàn)。所以寫實素描中的再現(xiàn)性要素與表現(xiàn)性要素二者之中的任何一方都不宜偏廢忽略,只強調其中一方面。因此,它們之問兩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素描所表現(xiàn)的問題是非常豐富的,不僅要對物象的再現(xiàn),也要對精神內(nèi)涵的追求和挖掘。正如英國的畫家培根所說:“真正的畫家不是按照事物實際存在的樣了來畫它們,而是根據(jù)他們對這些事物的感覺來畫他們?!?/p>
引進,可以使繪畫內(nèi)容變得十分豐滿。更為欣賞者與畫家提供了再造想象、參與創(chuàng)造的空間,這使得欣賞者與畫家的審美情趣被很大程度上吸引過來,讓繪畫與現(xiàn)實的距離保持在一個很好的范圍之內(nèi)。作品是否有質感,關鍵因素是藝術家意識形態(tài)的注入以及材料工具的選擇。材料和工具其本身是沒有生命的,然而,因為畫家情感的注入以及質感的引進就變得不同。拿米開朗基羅的天頂畫《創(chuàng)世紀》其中上帝點化亞當來說,指尖一點,他立即就變成的一個有生命的人。這就代表著質感所承載藝術內(nèi)涵空間的的延伸。質感語言的進步并非前輩大師畫面效果的復制,也并非成功模式的累加。它的價值展現(xiàn)在藝術作品的時代性以及創(chuàng)造性上。質感不光光是質感本身,而是一種精神表達的方式;不單單是形式,還是藝術本身內(nèi)容的展現(xiàn)。藝術家只有將其本身對自然、社會以及人生的領悟及各種內(nèi)心感情,真切的、細膩的融入質感之中才可以創(chuàng)作出有著強大生命力的作品來,以致挖掘出質感的巨大潛能,使其變?yōu)橥苿蝇F(xiàn)在素描靜物寫生不斷前進的動力。
在素描靜物寫生中,點、線、面的形狀、明暗、質感等藝術元素,像是音樂中的節(jié)奏和音符,通過畫面上的虛實起伏變化,演奏出一場美妙的旋律。就像俄國抽象大師康定斯基認為的那樣:畫家其實與音樂家做著同樣的事,都在追求“內(nèi)在精神”。對于寫實素描,我們要充分調動隱藏在具體物象上的抽象形式因素,更注重藝術的表現(xiàn)力。結合自己的氣質和特點,把握各種要素的表現(xiàn)性特點,組織畫面,表達白己真實的情感。素描是一種將感受付諸表達的過程,賦予畫面質感,是一種觀念和精神的產(chǎn)物。
質感對素描節(jié)奏改變的描述效果非常好,反光能力較強的東西跳躍感、節(jié)奏感以及動感也都非常強烈,容易撥動人們的情緒。反光能力較弱的東西則非常委婉、柔弱,有利于安撫人們的情緒。我們可以從許多畫家的素描作品中看出來:畫面中的水平線、垂直線、中斜線、向心式、三角形、圓形、立方形等構圖要素,能整體地體現(xiàn)崇高、興奮、輕松、沉悶、危險、絕望等象征圖式,造成畫面的緊張感或舒展感等感受。畫家們在繪畫過程中,幾乎很少僅僅只利用一種元素來展現(xiàn)作品,而是經(jīng)常利用很多繪畫元素來展現(xiàn)一個作品。但是盡管運用了很多繪畫元素,卻不混亂,因為有一個繪畫元素作為其主要展現(xiàn)元素,來構成作品的基本形式感。這一選擇應取決于作品內(nèi)容所反映出來的主要傾向。我們從質感展開分析:
美術作品常常需要利用一些特定的材質來來充分表達其中心思想,材質本身的審美性能會對其作品的藝術特色和形式造成直接影響,也就是說材質對于繪畫作品的展現(xiàn)和帶給觀賞者的感覺是起著一定作用的。在靜物寫生的過程中,要想完成非常好的結構素描,就必須把明暗作為考慮之外的事情,而始終把線作為貫穿其作品的表現(xiàn)手段。使得比例、透視以及結構能夠更加的深化。去除掉影響整體效果的部分舍掉,把不能被展現(xiàn)的部分與能夠看見的部分連接起來,完美的展現(xiàn)物體的結構。描繪人體明暗時,可以從明暗交界線著筆,先畫暗部,留出亮部。畫暗部時,開始線條要密一些,從物體的暗部到投影以及較暗的背景一起畫,這樣就可以達到氣韻連貫。然后再描繪出暗部的不同的調子,與交界線挨的很近的調子應重些。
深入刻畫結構素描:深層次的展現(xiàn)物體的結構,把物體的特征以及細微的小細節(jié)。淋漓盡致的展現(xiàn)物體的表現(xiàn)力,線條要充分展現(xiàn)疏密、粗細、強弱之間的對比,以及表達情趣、意境等等。
深入刻畫明暗素描:從全局出發(fā),反復比較,深入觀察,精心深入地描繪物體的質量感、明暗變化、立體感和空間感。要利用各種方式描繪出豐富的內(nèi)容,表現(xiàn)深刻的、能夠觸動人們心靈的效果。最后進行整體調整,從整體關系出發(fā),強調突出重要部分,明確黑自灰關系,加強對比,主次分明,加強藝術感染力。不僅如此,還必須要對對象進行必要的擴大、提煉,盡量的使作品能夠更加完美。
阿思海姆在其杰出的著作《視覺思維》中有幾段話很是值得我們深思:“藝術是人類取得活動空間的基本手段,產(chǎn)生于人類理解自身和理解他生存的世界的需要”?!八囆g不管作為一種目的還是作為一種手段都是與科學相當接近的?!薄耙坏┪覀冋J識到創(chuàng)造性思維在任何一個認識領域都是知覺思維,藝術在普通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便變得十分明顯了?!?/p>
或許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夠運用素描更好地展現(xiàn)出靜物寫生的質感。
我們應該對于靜物素描的寫生重新認識。對于素描靜物寫生中的表現(xiàn)性要素與再現(xiàn)性要素也要有更深層次的把握,這兩個方面是相互聯(lián)系、不可分割、缺一不可的。目前,素描靜物寫生中的再現(xiàn)性因素研究者對此比較關注,而對于表現(xiàn)性因素的研究則比較忽略,造成作品只是著重表像,不能深刻打動觀賞者,不能觸動人心。因此我們要用實際客觀的出發(fā)點重新認識,不能忽視作品的表現(xiàn)性要素,其應該與素描的再現(xiàn)性要素相互借鑒、互相配合,以更加飽滿的情感去感動觀賞者。在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時要與個人的性格與感覺相結合,充分掌握各種因素的特點,要有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素描中的各元素不同的表現(xiàn)手法和不同的形態(tài)對于人們的視覺造成影響的同時,也傳遞了不同的情感信息。這些表現(xiàn)性因素怎樣才能在素描作品中被充分展現(xiàn)出來,加強作品的藝術感染力,是現(xiàn)今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
[1]范瀟.素描風格中線的轉變[D].中國美術學院 2008.
[2]覃道義.素描表現(xiàn)形式嬗變中的情感表達[D].中國美術學院 2008.
[3]全玲.對寫實素描的思考[D].東北師范大學 2006.
[4]游峭.以素描的名義[D].重慶大學 2006.
[5]李向兵.素描的再認識[D].安徽師范大學 2006.
[6]鄒榮華.論素描的色調[D].西北民族大學 2006.
[7]謝愛.論西方素描對現(xiàn)代中國畫造型的影響[D].首都師范大學 2007.
[8]方子虹.結構素描:方增先素描造型研究[D].中央美術學院 2007.
[9]羅龍.從“迪塞諾”造型觀念看中國當代素描教學[D].湖南師范大學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