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佳麗 (山西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山西臨汾 041000)
有人說音樂是永恒的信仰,也有人說酷愛音樂的民族必然是一個智慧民族,也是一個優(yōu)秀的民族。然而西方古典音樂有著燦爛輝煌的歷史。奴隸社會中,古希臘、古羅馬的音樂文化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中世紀宗教音樂占有統治地位,其特點是以歌唱為主的多聲部音樂形式;11世紀,世俗音樂和民間音樂的發(fā)展在文藝復興時期逐漸被器樂取代,器樂的重要地位,為西方古典音樂打下基礎。
西方古典音樂往往在傳播過程中涵蓋了層次美感,以一種層層疊進的表現形式,將一部作品表現得淋漓盡致。對于古典音樂的欣賞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學習古典音樂是一個逐漸深入的過程,同樣欣賞古典音樂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初級階段,古典音樂所散發(fā)的氣息需要人們將個人情感的融入和樂曲的想象。伴隨著音調的高低起伏,將個人情感由淺入深并與音調相結合,想象音調所帶來的感性美和藝術美。
高級階段是對低級階段欣賞的加深,通過低級階段的欣賞對古典音樂的初步了解,進而加深對古典音樂作品的標題、創(chuàng)作背景以及生活經歷進行全面透徹的了解。豐富和聯想當時作曲創(chuàng)作者創(chuàng)作情感,通過將創(chuàng)作者情感與樂曲相結合,進而達到人曲合一的境地。
最后階段要在初級階段和高級階段的基礎上對古典音樂進行整體感悟。將內心深處所洋溢的感知之情,全部融入到整個樂曲當中,充分體驗到音樂的獨到之美,讓音樂與心靈得到進一步的升華。
西方古典音樂經歷了幾百年的時間考驗和洗禮,以永久的傳承魅力在世界音樂傳播中廣泛流傳。也許這就是人類藝術的結晶。它跨越國家、地域、時間、民族、文化,但卻傳遞著同一種藝術魅力。
古典音樂的發(fā)展普及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是西方文明中重要的一部分。其實,一個文化的發(fā)展離不開一個民族的發(fā)展,是民族發(fā)展的結晶。西方古典音樂以浪漫主義為代表,將一種浪漫主義氣息深入到民族。從而賦予了西方人士的浪漫主義情懷。
伴隨著西方古典音樂發(fā)展和變革,古典音樂在不同時期所呈現的背景也不同。但大多古典音樂主要以某個時期創(chuàng)作派為代表,如莫扎特音樂的風格代表了清新、秀美的藝術風格,而貝多芬的音樂卻代表了那個時代人民生活的痛苦與歡樂,重點激勵人們斗爭的熱情。隨著歷史時代的發(fā)展,人們對于追求音樂的風格也不同。
音樂是生活中的一縷清泉;音樂是陶冶情操的熔爐。當今社會的復雜現象已經讓人們在生活中迷失了自我。然而西方古典音樂對加強個人修養(yǎng),陶冶個人情操具有一定的作用。生活中繁重的工作壓力已經讓人們疲憊不堪,這個時候不坐下來,聆聽一部古典音樂作品,震撼心靈、激發(fā)情感,讓自己的靈魂得到一次升華。
不同風格的音樂作品所表達的情感和意境就不相同,音樂作為一種藝術手法,需要通過意境將其表現出來。同時音樂也包含了藝術思想在內的豐富內涵。它之所以被世人稱之為音樂史上的經典,是因為它以優(yōu)美的旋律給人以百聽不厭的享受,通過一種完美的旋律將音樂作品展現給欣賞者,欣賞者對音樂作品所表達的內容含義進行深入的體會,同時將音樂作品的融入到不同的意境當中,從而音樂作品就會有不同的表現,欣賞者從中得到完美的藝術享受,這就是音樂的獨具魅力。
音樂語言依靠它特有的各種表現手段,包括旋律、節(jié)奏、音色、力度等要素構成了音樂形象。聽眾要對不同的要素具有一定的敏銳感受力和理解能力,良好的分辨和記憶能力。因為不同的音樂作品都有自己不同表現風格和主題,但每一部音樂的發(fā)展都離不開主題的變化,聽眾應努力培養(yǎng)自己具有依靠聽覺去感受器樂化主體的能力。通常培養(yǎng)這樣能力的同時離不開對音樂作品語言的熟悉。
各個流派都有不同的藝術風格,了解古典音樂流派和風格,聽眾必須對作曲者所處的時代、環(huán)境、經歷、遭遇、身世等有所了解,同時還要了解他人寫作詞曲的動機(包含一些音樂作品的形式和手法)。通常在音樂演奏的同時,聽眾需要集中精力,情感要隨著音樂情感起伏變化而變化,在內心傳遞一種訊號,伴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起伏變化。
曲式作為音樂長期發(fā)展的結構格式,決定了音樂作品主體的表現形式,只有了解并掌握音樂作品的曲式才能夠進一步體會到音樂作品內容所涵蓋的整體形式美。音樂作品的結構形式不僅表現在對詞曲創(chuàng)作者的背景、時代、身世以及個人經歷上,同時也表現在音樂作品本身的藝術魅力。
音樂的藝術魅力在于精妙不在于多,而且欣賞古典音樂需要要分層次化欣賞。首先,面對一部音樂作品并對其進行欣賞時,最好的采取分段和整體欣賞相結合的方法。注重情感上的投入要與樂曲相融合,同時也要對音樂熟悉,追隨音樂在演奏過程中所散發(fā)的氣息;要理性的對作品進行研究,希望通過作品文字介紹和講解能夠幫助我們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其次,可以分層次聆聽和感受音樂作品的旋律、節(jié)奏。最后,整體把握音樂作品并對其進行欣賞,感受音樂有表及里,由淺入深節(jié)奏變化。
到音樂廳聽現場演奏可以將演奏環(huán)境、演奏者、演奏樂曲和演奏意境進行相結合。形成一幅完美的藝術畫卷,讓聽眾感受古典音樂在實際的演奏過程中所具有的藝術美,同時聽眾可以將自己置身其中聆聽和感受古典音樂本身所具有的藝術特色,通過藝術作品的感染力,以及音樂作品的吸引力,讓欣賞者感受古典音樂所帶來的藝術盛宴是一次完美的享受,對于提升個人素養(yǎng)和欣賞能力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欣賞古典音樂的典雅之美以及音樂作品的豐富內涵,采取暢通無阻、自由、和諧的欣賞方式,將會是音樂欣賞者得到一次完美的享受??傊?,在西方音樂藝術發(fā)展中,古典音樂以其獨特的魅力,洋溢著耀眼的光芒,讓人時時刻刻眷戀著它的獨特魅力。同時西方古典音樂也是西方音樂藝術的史上的奇葩,它不僅裝飾著西方燦爛的音樂文化,同時為世界音樂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1]馮長春.《黃自音樂美學思想的基本觀點及其本質探微》[J]2003.3.
[2][美]艾倫科普蘭著,丁少良譯.《怎樣欣賞音樂》[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4,8.
[3]周海宏. 《同構聯覺---音樂音響與其表現對象之間轉換的基本環(huán)節(jié)》[J]1990,3
[4]于潤洋主編. 《西方音樂通史》[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