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統(tǒng)儉 王 營 (徐州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消化科,江蘇 徐州 221006)
重癥急性胰腺炎(SAP)是一種特殊類型的急性胰腺炎,病情兇險、預后差、病死率高〔1〕,是一種急腹癥,在胰腺炎的發(fā)生中占有重要比例,高達10% ~20%〔2〕。目前,該疾病多在消化科及ICU進行診治,多采用非手術方式糾正和阻止患者病情惡化〔3〕,常規(guī)治療使患者治愈率提高至 70%〔4〕,但仍有提升空間。我院對老年SAP患者行奧美拉唑聯(lián)合生長抑素治療,取得滿意療效。
1.1 一般資料 我科室2005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98例老年SAP患者,符合2004年《中國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診斷標準〔5〕。根據(jù)住院號隨機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9例。觀察組男26例,女23例,年齡65~79〔平均(67.4±5.7)〕歲;對照組男29例,女20例,年齡66~78〔平均(67.8±5.4)〕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嚴重程度等基線特征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行SAP常規(guī)治療,行胃腸減壓,補充水、電解質,止痛,抗感染,糾正酸堿失衡,抑制胰液、胃液分泌,維護器官功能等對癥治療。在此基礎上,觀察組加用奧美拉唑(常州四藥制藥有限公司)40 mg靜注每12 h/次,生長抑素(默克雪蘭諾制公司)6 mg,24 h維持滴注,治療7 d。
1.3 判斷和評估標準〔6〕臨床療效:無效:生命體征不穩(wěn)定,癥狀不變或加重,觀察指標未好轉;有效:生命體征穩(wěn)定或改善,癥狀改善,觀察指標處于恢復狀態(tài);顯效:生命體征穩(wěn)定,癥狀消失,觀察指標恢復正常;有效率是有效和顯效患者數(shù)的百分比。記錄以下指標:平均住院時間、腸道恢復時間、腹痛腹脹緩解時間、血淀粉酶正常時間、尿淀粉酶正常時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和死亡率。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16.0軟件,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或χ2檢驗。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93.9%(46/49),顯著高于對照組71.4%(35/49),其中無效3 vs 14例,有效14 vs 22例,顯效32 vs 13例(χ2=8.612,P <0.05)。
2.2 兩組癥狀指標比較 觀察組平均住院(20.4±1.6)d、腸道恢復(2.4±1.3)d、腹痛腹脹緩解(2.0±0.7)、血淀粉酶(4.2±1.3)d和尿淀粉酶(6.5±1.7)d恢復至正常時間均顯著低于對照組[(25.2±1.9)d、(3.7±1.6)d、(3.5 ±0.8)d、(6.9 ±1.7)d和(9.9±1.9)d](均P <0.05)。
2.3 兩組預后比較 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8.2%(4/49)〕及死亡率〔4.1%(2/49)〕顯著低于對照組〔36.7%(18/49)〕、〔16.3%(8/49)〕(均P<0.05)。其中肺部感染2 vs 7例,胰腺假性囊腫1 vs 6例,腹腔囊腫1 vs 5例。
SAP主要是由于膽道疾病、暴飲暴食和酗酒等導致的急腹癥。在正常人體內,通常具有多重防御機制保護胰液胰腺功能正常,但當正常的防御功能遭受破壞,胰酶增加、感染、胰管阻塞時,胰液就會對胰腺和周圍組織進行自身消化〔7〕,從而發(fā)生胰腺炎。SAP尤其是老年患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幾乎達到100%,不僅影響消化系統(tǒng),且對心臟、呼吸、腎臟、血液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等都可能造成一定危害〔8〕。因此,及時正確的治療重癥胰腺炎有助于搶救患者提高預后。目前,非手術治療方式是該疾病治療的首選,通常采用胃腸減壓,補充水、電解質,配合營養(yǎng)支持,解攣止痛,抗感染,糾正酸堿失衡,抑制胰液、胃液分泌,維護器官功能等對癥治療〔9〕,也有醫(yī)院使用生長抑素用于常規(guī)治療效果滿意。
生長抑素具有抑制胰酶胰液和增加患者免疫力的功能〔10〕。重癥胰腺炎患者會產(chǎn)生眾多的生長抑素受體,使用生長抑素治療可以與之結合〔11〕,從而減少合成環(huán)磷酸腺苷和胰腺外分泌。此外,生長抑素還具有降低血流量和抑制迷走神經(jīng)興奮的作用〔12〕,從而減少胰酶和胰液的分泌,延緩炎癥進程。奧美拉唑是質子泵抑制劑,胃黏膜壁是其主要靶細胞〔13〕,奧美拉唑能夠影響胃黏膜壁細胞的H+-K+-ATP酶的活性,降低其活性,從而抑制胃酸和胰液分泌,且作用效果強且持久;此外,奧美拉唑還有效改善胃黏膜血流量〔14〕,從而改善急性期預后。由此可見,生長抑素和奧美拉唑是兩種機制完全不同的藥物,但已有研究證明〔15〕,這兩種藥物單獨作用于重癥胰腺炎均具有顯著療效。
本研究結果說明聯(lián)合用藥有效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大大縮短患者的治療時間;此外,本研究結果與石瑩〔16〕研究結果一致。因此,老年重癥胰腺炎患者采用生長抑素聯(lián)合奧美拉唑治療效率高,癥狀改善明顯,縮短治療時間,且并發(fā)癥少,死亡率降低,值得臨床推廣。
1 毛恩強,湯耀卿,李 磊,等.重癥胰腺炎急性反應期控制性液體復蘇策略〔J〕.中華外科雜志,2007;45(19):1331-4.
2 Howard TJ.The role of antimicrobial therapy in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J〕.Surg Clin North Am,2013;93(3):585-93.
3 管向東,孫冠青.重癥胰腺炎的多臟器功能支持與替代治療〔J〕.中華急診醫(yī)學雜志,2011;20(2):120-3.
4 李庭贊,陳志坦,朱傳會,等.鼻膽管引流對內鏡下逆行胰膽管造影術后胰腺損害預防的臨床觀察〔J〕.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2012;6(21):6678-81.
5 中華醫(y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胰腺疾病學組.中國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草案)〔J〕.中華消化雜志,2004;24(3):190-2.
6 應德琴.生長抑素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臨床療效觀察〔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1;15(11):41-3.
7 路小光,戰(zhàn)麗彬,康 新,等.中性粒細胞彈性蛋白酶在重癥胰腺炎急性肺損傷中的表達及大黃附子湯的干預作用〔J〕.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10;27(12):1901-4.
8 Andersson B,Andrén-Sandberg A,Nilsson J,et al.Survey of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in surgical departments in Sweden〔J〕.Scand J Gastroenterol,2012;47(8-9):1064-70.
9 遲 強,張新宇,周軍德,等.重癥胰腺炎早期腸內免疫營養(yǎng)臨床研究〔J〕.中華損傷與修復雜志,2010;5(6):746-51.
10 方力爭,方 強,林 玲,等.生長抑素及生長激素對重癥急性胰腺炎外周血中性粒細胞凋亡的干預作用〔J〕.中華急診醫(yī)學雜志,2005;14(4):316-8.
11 Botoi G,Andercou O,Andercou A,et al.The manage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according to the modern guidelines〔J〕.Chirurgia(Bucur),2011;106(2):171-6.
12 Pavlidis P,Crichton S,Lemmich Smith J,et al.Improved outcome of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J〕.Crit Care Res Pract,2013;89(21):107-9.
13 何振平.重癥胰腺炎病程與治療的臨床進展〔J〕.中華消化外科雜志,2008;7(6):478-80.
14 王春亭,曲 鑫.重癥急性胰腺炎的診治進展〔J〕.中華急診醫(yī)學雜志,2012;21(10):1080-3.
15 Pezzilli R,Zerbi A,Di Carlo V,et al.Practical guidelines for acute pancreatitis〔J〕.Pancreatology,2010;10(5):523-35.
16 石 瑩.生長抑素與奧美拉唑聯(lián)合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臨床療效〔J〕.肝膽外科雜志,2012;20(6):417-9.